北京大学医学部 复旦大学医学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 中国医科大学 武汉大学医学院 重庆医科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 河北医科大学 山东大学医学院 查看110所医学院校
全国|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湖北|江苏|安徽|山东|上海|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吉林|广东|河南|四川|重庆|辽宁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医学考研 > 公共基础 > 政治复习 > 正文:考研政治复习辅导: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考研政治复习辅导: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更新时间:2006/9/9 医学考研论坛 在线题库 评论

一、资本流通形式与商品流通形式的区别 

 
下面来看看2003年真题:G-W-G′之所以被称为资本的总公式,是因为它_________.


A、既包括买的过程,又包括卖的过程B、既包括商品运动,又包括货币运动


C、概括了各种资本运动的一般特征


D、概括了资本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共同特征


E、体现了资本运动的根本目的


分析:G-W-G′之所以被称为资本的总公式,是因为它概括了各种资本运动的一般特征:资本家使自己的资本处于不断运动状态的目的都是为了使资本发生价值增殖,得到剩余价值。所以选项C、E为正确答案。


选项A和B是作为商品交换媒介的货币的运动过程的内容,不是作为资本的货币的特征,所以不正确。选项D本身叙述就是错误的。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的重要条件


劳动力在任何社会都是生产的基本要素。但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1、劳动者有人身自由;2、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劳动力是特殊的商品,它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它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价值可以还原为劳动者维持自己及其家属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它包括三个部分:1、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为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生产技术而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一般商品在使用时,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其价值也消失或转移到其他商品中。而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创造假制,而且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部分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它自身的价值的源泉。


三、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及其特征


资本主义生产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剩余价值为目的的生产。其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


2000年真题: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关键是运用____________.


A、商品二因素原理


B、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原理


C、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原理


D、劳动二重性原理


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不仅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同时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价值形成过程是价值增殖过程的基础。价值形成过程既是活劳动所创造新价值的过程,又是物化劳动即生产资料的旧价值的转移过程。这两重过程式以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为基础的。所以这题的正确答案为选项D.


四、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借助于工人的具体劳动,把原有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其价值量没有发生变化,叫做不变资本。


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劳动力的使用不仅创造出自身价值而且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使这部分预付资本价值量发生了变化,叫做可变资本。


2001年真题:资本家经营的畜牧场中的种牛,属于_____________.


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  C、固定资本


D、流动资本  E、生产资本


分析:我们已经知道了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的概念,种牛是属于生产资本,同时也是不变资本、固定资本,所以这一题正确答案为A、C、E.


五、剩余价值率、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叫做剩余价值率(m′=m/v)。剩余价值率正确反映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从而绝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以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的。


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个别资本家的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产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得到的更多的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的来源也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每个资本家改进生产技术的直接动机;而各个资本家竞相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使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2002年真题: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________.


A、单个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降低商品个别价值的结果


B、单个资本家压低劳动力价值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C、资本家延长工人劳动时间增加工人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


D、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分析: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每个资本家改进生产技术的直接动机;而各个资本家竞相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使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所以选项D是正确的。


选项A是资本家获得了超额剩余价值;选项B是单个资本家得到相对剩余价值;选项C是资本家获得了绝对剩余价值。都不符合题意,所以不对。


本期总结:这部分知识虽然是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但其内容具有一致性,可以用来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某些问题。所以考生在学习时,在把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运用原理分析说明现实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的能力。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