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列表     本站测试中,内容每天更新!欢迎常来坐坐!  [凌云  2006年5月17日]        
 |网站首页 |医学考研 |考研院校 |医药考试 |医学图谱 |在线动画 |
 |视频下载 |医学课件 |医学E书 |医学软件 |医学商城 |临床技能 |
 |医学英语 |医学论坛 |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
...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医学考研 >> 中医专栏 >> 复习试题 >> 文章正文
  针灸试题(A型题51-100)           ★★★ 【字体:
针灸试题(A型题51-100)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时间:2006-10-4 0:33:03

希望对大家中医考研有所帮助
51.根据《素问·痿论》,痿证的治疗取穴主要原则是
 
 A.取足厥阴肝经穴
 B.取足太阴脾经穴
 
 C.取足阳明胃经穴
 D.取足太阳膀胱经穴
 
 E.取足少阴肾经穴与督、任脉
 答案 C
 
52.针刺治疗疾病的手法,总的归纳为
 
 A.补虚泻实
 B.提插补泻
 
 C.开合补泻
 D.补法与泻法
 
 E.平补平泻
 答案 D
 
53.平补平泻法是:
 
 A.既有补法成份,也有泻法成份
 B.既不是补法,也不是泻法
 
 C.以补为主,兼有泻法
 D.以泻为主,兼有补法
 
 E.进针后均匀提插、捻转,得气后出针
 答案 E
 
54.迎随补泻法中的泻法是:
 
 A.针尖逆着经脉,顺经而刺
 B.针尖顺着经脉,逆经而刺
 
 C.针尖顺着经脉,顺经而刺
 D.针尖逆着经脉,逆经而刺
 
 E.针尖垂直经脉,逆经而刺
 答案 D
 
55.迎随补泻法中的补法是:
 
 A.针尖垂直经脉,顺经而刺
 B.针尖逆着经脉,逆经而刺
 
 C.针尖顺着经脉,顺经而刺
 D.针尖逆着经脉,顺经而刺
 
 E.针尖顺着经脉,逆经而刺
 答案 C
 
56.开阖补泻法中补法的操作方法是
 
 A.出针后不按针孔
 B.出针时摇大针孔
 
 C.边出针,边摇大针孔,出针后揉按针孔
 D.出针后揉按针孔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D
 
57.开阖补泻法中泻法的操作方法是
 
 A.出针时按针孔
 B.边出针,边摇大针孔,出针后揉按针孔
 
 C.出针时不摇大针孔,出针后不按针孔
 D.出针时摇大针孔,出针后不揉按针孔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D
 
58.头针感觉区的位置是在
 
 A.运动区前移0.5厘米处
 B.运动区前移1.0厘米处
 
 C.运动区后移0.5厘米处
 D.运动区后移1.0厘米处
 
 E.运动区后移1.5厘米处
 答案 E
 
59.呼吸补泻法中补法的操作方法是
 
 A.呼气时捻转,吸气时提插
 B.呼气时提插,吸气时捻转
 
 C.呼气时出针,吸气时进针
 D.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
 
 E.呼气时捻转提插,吸气出针
 答案 D
 
60.呼吸补泻法中泻法的操作方法是
 
 A.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
 B.吸气时提插,呼气时捻转
 
 C.呼吸时提插,吸气时捻转
 D.吸气时出针,呼气时进针
 
 E.吸气时捻转提插,呼气时出针
 答案 A
 

61.徐疾补泻法中泻法的操作方法是
 
 A. 进针慢,多捻转,出针快
 B. 进针快,多捻转,出针慢
 
 C. 进针快,少捻针,出针慢
 D. 进针慢,少捻针,出针快
 
 E. 进针快,少捻针,快出针
 答案 B
 
62.徐疾补泻法中补法的操作方法是
 
 A. 进针快,少捻针,出针慢
 B.进针慢,多捻针,出针快
 
 C. 进针慢,少捻针,出针快
 D. 进针快,多捻针,出针慢
 
 E. 进针慢,多捻针,慢出针
 答案 C
 
63.捻转补泻法中补法的操作方法是
 
 A. 捻转角度大,频率慢,用力轻
 B. 捻转角度小,频率快,用力重
 
 C. 捻转角度大,频率快,用力重
 D. 捻转角度小,频率慢,用力轻
 
 E. 捻转角度小,频率慢,用力重
 答案 D
 
64.捻转补泻法中泻法的操作方法是
 
 A. 捻转角度小,频率快,用力重
 B. 捻转角度大,频率慢,用力轻
 
 C. 捻转角度小,频率慢,用力轻
 D. 捻转角度大,频率慢,用力重
 
 E. 捻转角度大,频率快,用力重
 答案 E
 
65.发热汗出,微恶寒,咳嗽痰稠,咽痛,口渴,鼻燥,脉浮数,舌苔薄黄治疗配穴处方当用
 
 A.大椎、曲池、合谷、十宣
 B.大椎、曲池、合谷、外关、鱼际
 
 C.合谷、列缺、风门、风池、足三里
 D.合谷、列缺、肺俞、太阳
 
 E.风池、风府、丰隆、迎香、尺泽
 答案 B
 
66.一患者双下肢关节游走性疼痛,肿胀,时有寒热,舌苔黄腻,脉浮;治疗 除对症取 穴外,整体取穴还应配
 
 A.肾俞、关元
 B.膈俞、气海
 
 C.商丘、足三里
 D.大椎、曲池
 
 E.膝眼、太溪
 答案 B
 
67.一患者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两手松撒,二便失禁,四肢逆冷,鼻鼾息微, 脉细弱。治疗首选配方是
 
 A.水沟、十二井穴、太冲、丰隆
 B.水沟、行间、神阙(灸)、气海
 
 C.关元(灸)、神阙(灸)
 D.百会(灸)、膻中(灸)、大椎(灸)、水沟
 
 E.水沟、十二井穴、复溜、内关
 答案 C
 
68.治疗阴虚牙痛,一般都在主穴的基础上加用
 
 A. 风池、肾俞
 B.风府、太溪
 
 C. 太溪、行间
 D. 太溪、丰隆
 
 E. 照海、阳池
 答案 C
 
69.阴虚火旺所致鼻衄,其治疗应取
 
 A.风池、迎香
 B.合谷、少商
 
 C.内庭、上星
 D.太溪、太冲、通天
 
 E.以上都不取
 答案 D
 
70.虚火牙痛除取合谷、下关、颊车外,还应配
 
 A.外夫、风池
 B.内庭、少海
 
 C.太溪、行间
 D.二间、足三里
 
 E.太冲、内庭
 答案 C
 


71.肝胆火旺之耳聋、耳鸣,下列各组配穴除……外,皆可协调配用
 
 A.医风、听会
 B.中渚、侠溪
 
 C.太冲、丘墟
 D.丰隆、劳官
 
 E.肝俞、太溪
 答案 D
 
72.治疗肠痈,下列穴位除……以外都可选用
 
 A.上巨虚
 B.天枢
 
 C.地机
 D.阑尾
 
 E.丘墟
 答案 E
 
73.治疗实热症咽喉肿痛应选用
 
 A.大椎、身柱(温灸)、风门、合谷
 B.少商、尺泽、合谷、陷谷、关冲
 
 C.太溪、照海、鱼际
 D.命门、肾俞、太溪、照海、涌泉
 
 E.十宣、鱼际、解溪
 答案 B
 
74.治疗肝胆火盛型目赤痛,除主穴外,应加用
 
 A.行间、光明
 B.太冲、丘墟
 
 C.侠溪、行间
 D.大敦、足临位
 
 E.侠溪、太冲
 答案 C
 
75.风袭经络所致太阳经头痛的治疗配穴处方应选
 
 A.百会、通天、行间、阿是穴
 B.后顶、天柱、昆仑、阿是穴
 
 C.上星、头维、合谷、阿是穴
 D.率谷、太阳、委中、阿是穴
 
 E.列缺、风池、百会、阿是穴
 答案 B

[1] [2] 下一页

资料提供:医学全在线 www.med126.com
加载中....
文章录入:凌云    责任编辑:凌云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西医第6版教材新增知识点
    西医第6版教材新增知识点
    关于复试-----写给不认识导师
    西医综合考研用书推荐
    灸试题(A型题1-50)
    中医基础试题-2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
    内科护理学试题
    中药学试题(选择题)
    中国研究生教育地区竞争力相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诉我们,欢迎您对本站提出意见和建议!交流群:3145194 站长:凌云 皖ICP备06007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