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医学考研考研院校执业医师执业药师执业护士
卫生资格医学图谱医学下载医学英语临床技能理论教学
医学论坛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最新更新
...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理论教学 >> 基础学科 >> 生理学 >> 文章正文
  第六节 清除率           ★★★ 【字体:

清除率(clearance,C)(肌酐清除率,自由水清除率)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7-8-24 医学论坛
( 关键词:清除率;肌酐清除率;自由水清除率 )

一、清除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清除率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把一肾在一定时间内排出的物质的量,同当时该物质在血浆中浓度联系起来,因而能更她地说明肾排出某物质的能力。为了讲清楚它的涵意,现举例说明。某甲每分钟尿量为1ml(V=1ml/min),尿中某物质的浓度(U)为100mg/100ml,血浆中该物质的浓度(P)为1mg/100ml。某乙每分钟尿量为0.8ml(V=0.8ml/min),尿中该物质的浓度(U)为50mg/100ml,血浆中该物质的浓度(P)为0.32mg/100ml。经计算,甲肾的该物质排泄量应为U×V=0.8ml/min×50mg/100ml=0.4mg/min。从每分钟该物质排泄量的多少来看,甲肾的功能似乎比乙肾好,其实则不然。因为甲血浆中该物质的浓度比乙肾血浆中的高三倍多,甲肾清除血浆中该物质比较容易,而乙肾则比较困难。所以,从清除血浆中该物质的能力业看,还应该将血浆中浓度(P)这一因素考虑过去。这样,甲肾将该物质从血浆中清除掉的能力为:

  U×V/P=[(100mg/100ml)×1ml/min ]/(1mg/100ml)=100ml/min

  乙肾为:U×V/P=[(50mg/100ml)×0.8ml/min ]/(0.32mg/100ml)=125ml/min

  由此可见,从肾清除血浆中某物质的功能角度来说,乙肾的功能要比甲肾好。

  清除率(clearance,C)是指肾在单位时间(一般用每分钟,min)内能将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的某些物质完全清除出去,这个被完全清除了某物质的血浆毫升数就长为该物质的清除率(ml/min)。其具体计算需要测量三个数值:U(尿中某物质的mg/100ml),V(每分钟尿量,ml/min),P(血浆中某物质的浓度,mg/100ml)。因为尿中该物质均来自血浆,所以,U×V=P×C 亦即 C=U×V/P

  根据上式就可计算出各种物质的清除率。例如,Na+清除率的计算方法如下:测得尿量V为1ml/min,尿Na+浓度U为28mmmol/L,血浆Na+浓度P为140mmol/L,Na+清除率

  C=[280mmol/L×1ml/min ]/(140mmol/L)=2ml/min

  表示肾每分钟清除了2ml血浆中所含的所有Na+。各种物质的清除率并不一样。例如,葡萄糖的清除率为0,因为尿中不含葡萄糖(U=0mg/100ml);而尿素则为70ml/min,等等。因此,清除率能够反映肾对不同物质的清除能力。通过它也可了解肾对各种物质的排泄功能,所以它是一个较好的肾功能测量方法。

  这里需要指出,所谓每分钟被完全清除了某物质的血浆毫升数,仅是一个推算的数值,实际上,肾并不一定把某1ml血浆中的某物质完全清除掉,而可能仅仅清除其中的一部分。但是,肾清除该物质的量可以相当于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的该物质的量。所以说,清除率所表示的血浆毫升数是一个相当量。

  二、测定清除率的理论意义

  测定清除率不仅可以了解肾的功能,还可能测定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量和推测肾小管转运功能。

  (一)测定肾小球滤过率

  肾小球滤守率可通过测定菊粉清除率和内生肌酐清除率等方法来测定。

  1.菊粉清除率 肾每分钟排出某物质的量(U×V)应为涌小球滤过量与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量和分泌量的代数和。设肾小球滤过率为F;肾小囊囊腔超滤液中某物质(能自由滤过的物质)的浓度(应与血浆中的浓度一致)为P;重吸收量为R;分泌量为E。则U×V=F×P-R+E。如果某物质可以自由滤过,而且既不被重吸收(R=0)也不被分泌(E=0),则U×V=F×P,就可算出肾小球滤过率F。菊粉(inulin,也称菊糖)是符合这个条件的物质,所以它的清除率就是肾小球滤过率。医学线网站www.med126.com

  ∵      U×V=F×P

  ∴      F=U×V/P=C

  前文已提出,肾小球滤过率约为125ml/min。这个数值就是根据菊粉的清除率测得的。例如,静脉滴注一定量的菊粉以保持血浆浓度恒定,然后分别测得每分钟尿量(V)为1ml/min,尿中菊粉浓度(U)为125mg/100ml,血浆中菊粉浓度(P)为1mg/100ml,菊粉清除率可用下式计算:

  C=U×V/P=[(1ml/min)×(125mg/100ml)]/(1mg/100ml)=125ml/min

  所以,肾小球滤过率为125ml/min。

  2. 内生肌酐清除率 由于菊粉清除率试验操作复杂,临床上改用较为简便的内生肌酐清除率试验,也以较准确地测得肾小球滤过率。所谓骨生肌酐,是指体内组织代谢所产生的肌酐。试验前二、三日,被试者禁食肉类,以免从食物中摄入过多的外来肌酐。其它饮食照常,但要避免强烈运动或体力劳动,而只从事一般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受试者血浆中的肌酐浓度(平均在1mg/L左右)以及在一昼夜内肌酐的尿中排出总量都比较稳定。这样,在进行肌酐清除率试验时,就不必另给肌酐溶液,只需从第三天清晨起收集24小时的尿,合并起来计算其尿量,并测定混合尿中的肌酐浓度。抽到少量静脉血,测定血浆中的肌酐浓度,按下式可算出24小时的肌酐清除率。

  肌酐清除率=[尿肌酐浓度(mg/L)×24小时尿量(L)/血浆肌酐浓度(mg/L)](L/24h)

  肌酐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在肾小管中很少被重吸收,但有少量是由近曲小管分泌的。给正常人滴注肌酐,使血浆中浓度高达10-100mg/100ml时,近曲小管分泌肌酐的量增多,此时肌酐清除率可大于菊粉清除率,达175mg/ml。内生肌酐在血浆中的浓度相当低(仅0.1mg/100ml),近曲小管分泌的肌酐量可忽略不计,因此内生肌酐清除率与菊粉清除率相近,可以代表肾小球滤过率。然而,由于测定方法(用苦味酸显色)上的问题,实际测得的数据一般偏低。我国成人内生肌酐清除率平均为128L/24h。

[1] [2] 下一页

...
文章录入:凌云    责任编辑:凌云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无关,请遵守相关法律
    评论加载中...
    网 名: *(必填项) ·论坛交流·
    Email: QQ号: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
    内容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医用化学 目录
    病理学教学目录
    生理学目录
    医用化学 目录
    第一章 溶液 总论
    第一节 溶解度
    第二节 溶液的组成量度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
    第二章 电解质溶液 总论
    第一节 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离解
    第二节 酸碱质子理论
    第三节 沉淀-溶解平衡
    第三章 PH值与缓冲溶液
    生理学目录
    第一节生理学(physiology)的研究对象和
    第二节 生理学发展简史
    第三节 生理功能的调节
    第四节 生理功能的调节控制
    第一章 绪论参考资料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第二节 细胞的跨膜信号传递功能
    第三节 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诉我们,欢迎您提供意见和建议!医学考研网,执业医师,执业药师,执业护士 站长:凌云 皖ICP备06007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