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医学考研考研院校执业医师执业药师执业护士
卫生资格医学图谱医学下载医学英语临床技能理论教学
医学论坛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最新更新
...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理论教学 >> 基础学科 >> 病理学 >> 文章正文
  第六节 卵巢肿瘤           ★★★ 【字体:

卵巢肿瘤(卵巢上皮性肿瘤,卵巢性腺间质肿瘤,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卵巢良性囊肿,卵巢癌)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7-8-25 医学论坛

 

  (二)粘液性肿瘤

  1.粘液性囊腺瘤(mucinous cystadenoma)是上皮性肿瘤中较常见的一种肿瘤。主要来源于卵巢表面上皮,向宫颈内膜上皮分化;另一来源是良性囊性畸胎瘤的单胚叶生长,其上皮和肠上皮相似,并可见杯状细胞。多发生于30~50岁妇女,多数为单侧,很少为双侧。

  病理变化

  肉眼观,囊性肿块大小不一,一般直径15~30cm,甚至50cm以上,小者直径仅1cm。圆或卵圆形,表面光滑,常为多房性,内含浓稠粘液。囊内壁光滑,很少有乳头。镜下上皮为单层高柱状粘液上皮,胞浆含清亮粘液,核位于基底部(图13-18),大小形状比较一致,染色质纤细,无明显核仁,亦无核分裂像。间质为纤维结缔组织。

图13-18 卵巢粘液性囊腺瘤

瘤组织腺体扩大成囊,被覆囊壁的瘤细胞呈高柱状,核位于基底部,胞浆含大量粘液,(图中呈浅色透亮状)

  2.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borderline mucinous cystadenoma)亦为低度恶性癌,形态结构介于良、恶性粘液性囊腺瘤之间。五年存活率为95%~98%。

  病理变化

  肉眼观与良性粘液性囊腺瘤无明显区别,但半数病例囊内壁可见乳头和包膜增厚,乳头或为简单分支,但多为生长活跃有复杂纤细分支的乳头。镜下,上皮高柱状,增生成2~3层,并失去极向,有轻或中度异型性,核分裂像可见。间质少,但无间质浸润。

  良性及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偶尔可自行穿破,使粘液性上皮种植在腹膜上继续生长并分泌粘液,形成腹膜假粘液瘤(pseudomyxoma peritonei)。

  3.粘液性囊腺癌(mucinous cystadenocarcinoma),大部分患者年龄在40~60岁。

  病变

  肉眼观,肿瘤体积常较大,囊性或囊实性,表面光滑,常与周围器官粘连。20%为双侧性。多为多房性伴有实性区域,实性区为灰白色或质松脆的乳头状物,常伴出血坏死。囊内含有粘血性混浊液体。镜下,腺体密集,形状不规则,腺体上皮多超过3层,上皮细胞明显异型性,核仁明显,病理核分裂像易见。间质较少,可见包膜及间质浸润。根据上皮的分化程度可分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3型:①高分化型,多数呈腺样结构,上皮高柱状,排列成3~4层以上(图13-19),含较多粘液,常有小乳头,可见一些核分裂像;②中分化型,腺体不规则,间质少,上皮异型性,排列乱,多层,核分裂像增多;③低分化型,腺样结构大部消失,上皮细胞分化差,核异型性明显,有多数核分裂像,常发生出血坏死,偶见粘液上皮。

图13-19 卵巢粘液性囊腺癌

呈腺样结构,癌细胞高柱状,多层,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像易见,仅少量粘液空泡形成

  扩散与转移

  卵巢粘液性囊腺癌可直接蔓延至阔韧带、输卵管和子宫,包膜浸润的癌细胞也可向腹腔内脱落或沿淋巴管扩散而转移,转移部位以盆腔、腹腔腹膜及各器官浆膜层为主,还包括大网膜、阑尾及对侧卵巢等。粘液性囊腺癌的5年存活率为46%~70%。

  二、卵巢性腺间质肿瘤

  本组肿瘤系来源于原始性腺中的性索及间质组织,包括粒层细胞瘤、泡膜细胞瘤、纤维瘤、支持细胞——间质细胞瘤、两性母细胞瘤及伴有环状小管的性索瘤等,大多数能产生性激素,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最常见的是粒层细胞瘤和泡膜细胞瘤。

  (一)粒层细胞瘤

  粒层细胞瘤(granulosa cell tumor)约占卵巢肿瘤的1%~9%,好发年龄为45~55岁,少数也可发生于青春期前或幼女。肿瘤常产生雌激素,在青春期前表现性早熟、乳房增大、出现阴毛和初潮提前等;在青春期后则由于引起子宫内膜增生症而出现月经紊乱。

  病理变化

  肉眼观,肿瘤呈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大小不等,多数小于15cm,表面光滑,常有完整的包膜。切面多为实性,质地稍硬,肿瘤呈黄白色,有些可呈囊性变,常有坏死出血区。多为单侧性。镜下,瘤细胞多呈小圆形或多角形,胞浆少。核圆、椭圆或梭形,核膜清楚,核内常可见纵沟,核染色质细,可见1~2个核仁,核分裂像较少见。组织学类型有以下几种:分化较好的瘤细胞常排列成小卵泡型(图13-20),呈菊形团或小腺泡状,中央为粉染蛋白液或退化的细胞核,称Call-Exner小体;有的排列呈大卵泡型、梁柱型或岛状等;分化较差的瘤细胞常排列呈弥漫型或波纹状、脑回状或肉瘤样构型。

图13-20 粒层细胞瘤

瘤细胞排列成小卵泡型,部分细胞核呈现核沟 

  粒层细胞瘤为低度恶性肿瘤,预后尚好,晚期复发是该瘤的特点。5年存活率为80%~90%,10年存活率为70%左右。转移和复发多发生在腹腔内,远处转移很少。若浸润包膜或破裂,肿瘤可侵及邻近器官或对侧卵巢。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文章录入:凌云    责任编辑:凌云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无关,请遵守相关法律
    评论加载中...
    网 名: *(必填项) ·论坛交流·
    Email: QQ号: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
    内容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医用化学 目录
    病理学教学目录
    生理学目录
    医用化学 目录
    第一章 溶液 总论
    第一节 溶解度
    第二节 溶液的组成量度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
    第二章 电解质溶液 总论
    第一节 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离解
    第二节 酸碱质子理论
    第三节 沉淀-溶解平衡
    第三章 PH值与缓冲溶液
    病理学教学目录
    病理学绪论
    第一章第一节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概述
    第二节 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其基本病理过程
    第三节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
    第四节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第五节 细胞损伤的原因和机制
    第二章 损伤的修复总论
    第一节 再生
    第二节 纤维性修复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诉我们,欢迎您提供意见和建议!医学考研网,执业医师,执业药师,执业护士 站长:凌云 皖ICP备06007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