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理论教学 > 临床专科 > 眼科学 > 正文:第四节 衣原体性结膜炎
    

衣原体性结膜炎

 

  (五)诊断:典型的沙眼诊断并不困难,但是要确诊早期沙眼,必须具备下面条件:

  1.上睑结膜血管模糊,乳头肥大,及滤泡形成等,主要是出现在睑板部上缘,或上穹窿部及内、外眦部。

  2.角膜上缘有血管翳。

  3.必要时作睑结膜刮片,在结膜上皮细胞中可找到包涵体。或培养分离出沙眼衣原体(图5-6)。

图5-5沙眼角膜血管翳

图5-6 结膜上皮细胞内的沙眼包涵体

  (六)鉴别诊断

  (七)并发症及后遗症

  1.睑内翻及倒睫:在沙眼的后期,病变可侵及睑板,因瘢痕组织收缩而变短,加之睑结膜,特别是睑板上沟部位因瘢痕而收缩,遂使睑板向内弯曲如舟状,形成典型的睑内翻倒睫。倒睫亦可单独发生,乃由于毛囊附近受病变侵犯后产生的瘢痕所致。倒睫的长期刺激,可使角膜浅层呈现弥漫性点状浸润,继而上皮剥脱,形成溃疡,称沙眼性角膜炎或沙眼性角膜溃疡,此时病人异物感、怕光、流泪、疼痛、及视力模糊等症状。应及时作内翻矫正及电解倒睫术,以免造成严重的损伤。

  2.沙眼性角膜溃疡:在血管翳的末端有灰白色点状浸润,一旦破溃,即形成浅层溃疡,这些溃疡可以互相融合,形成小沟状溃疡。这种由沙眼血管翳所引起的溃疡,与倒睫所引起者,均称为沙眼性角膜溃疡。前者以用药物治疗为主,后者应做手术矫正睑内翻倒睫。

表5-4 沙眼的鉴别诊断表

  沙眼 春季性结膜炎 结膜滤泡症 慢性结膜炎
病因 沙眼衣原体 过敏原 与腺样体质有关 细菌及环境因素
病变部位 上睑及穹窿部结膜 上睑及角膜周围结膜 下睑及下穹窿部结膜 整个睑结膜
结膜病变        
1.表面 不透明,肥厚、血管模糊 肥厚,呈乳白色 不肥厚、不充血,血管清楚 不肥厚、微充血、血管清楚
2.乳头 肥大、密集、粗糙样、 硬而扁平、如铺路砖头其间有沟 粗糙不平、绒毛状
3.滤泡 半透明、大小不等、排列不整齐、互相融合、易破 透明、排列整齐,圆形、可自行吸收
4.瘢痕
角膜变化 有血管翳 围绕角膜周围有灰黄色胶样隆起
结膜刮片 可见包涵体 找到嗜酸细胞
其他  合并症多,能致 多见于春夏,发作时奇痒 可痊愈 可痊愈

  3.上睑下垂:由于上睑结膜及睑板组织增生肥厚,使上睑重量增加;同时病变侵及苗勒氏肌和提上睑肌,使提睑功能减弱,因而发生上睑下垂,治疗仍以沙眼为主。

  4.沙眼性眼干燥症:由于结膜表面瘢痕化,将结膜的付泪腺及杯状细胞完全破坏,泪腺排泄管在上穹窿部的开口也被封闭,粘液和泪液完全消失,结膜及角膜变干燥,严重时结膜角膜呈弥漫性实质性混浊,上皮角化、肥厚,形似皮肤、视力极度降低,此时应点鱼肝油或人工泪液(含有甲基纤维素methylcellutose)以减轻结膜、角膜干燥。或行泪小点封闭术,以减少泪液的流出。

  5.泪道阻塞及慢性泪囊炎,沙眼衣原体侵犯粘膜,可引起泪小管阻塞,或鼻泪管阻塞,进而形成慢性泪囊炎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2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