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全在线
搜索更多精品课程:
热 门:外科内科学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皮肤性病学骨科学全科医学医学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急诊医学传染病学医学影像药 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毒理学生物技术制药生药学中药学药用植物学方剂学卫生毒理学检 验:理化检验 临床检验基础护 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 社区护理五官护理护理学内科护理护理管理学中 医: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针灸学刺法灸法学口 腔: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正畸口腔修复口腔组织病理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医学生物学分析化学医用化学其 它:人体解剖学卫生统计学人体寄生虫学仪器分析健康评估流行病学临床麻醉学社会心理学康复医学法医学核医学危重病学中国医史学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外科学 > 南华大学 > 正文:讲稿:第五十九章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其他疾病
    

讲稿-泌尿外科讲稿:第五十九章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其他疾病

外科学讲稿:第五十九章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其他疾病:第五十九章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其他疾病第一节 包皮疾病一、包皮过长:包皮完全复盖阴茎头,但能自由向上翻转称为包皮过长。若能经常清洗,保持包皮腔清洁,可不处理。若有反复感染,可行包皮环切术。二、包茎:包皮完全复盖阴茎头而且不能上翻至阴茎冠状沟称为包茎。可分为:(一)生理性包茎:新生儿包皮内面和头表面有轻度粘连,阻碍包皮翻转至冠状沟,这种包茎称为生理性包茎。生后2~3年内随着上皮粘连被吸收而自然消失

第五十九章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其他疾病

第一节 包皮疾病

一、包皮过长

包皮完全复盖阴茎头,但能自由向上翻转称为包皮过长。若能经常清洗,保持包皮腔清洁,可不处理。若有反复感染,可行包皮环切术。

二、包茎

包皮完全复盖阴茎头而且不能上翻至阴茎冠状沟称为包茎。可分为:

(一)生理性包茎:新生儿包皮内面和头表面有轻度粘连,阻碍包皮翻转至冠状沟,这种包茎称为生理性包茎。生后2~3年内随着上皮粘连被吸收而自然消失。

(二)真性包茎:指三岁以后包皮仍不能翻转至冠状沟者。有时包皮口小如针尖,妨碍阴茎发育,排尿时尿液在包皮内积聚,使包皮膨大如球。这种包茎需在9岁以前作包皮环切术,否则容易引起包皮龟头炎、尿道外口狭窄。包皮垢积聚可形成包皮垢结石,长期刺激可诱发癌变。长期排尿困难可影响肾功。小儿病人可引起尿频和夜间尿床。

(三)继发性包茎:包皮过长者由于创伤,感染引起包皮口疤痕形成,造成包皮口狭窄,包皮不能上翻。这种包茎称为继发性包茎,需作包皮环切术。

三、嵌屯包茎

包皮口稍紧,用力可将包皮翻转至冠状沟,如未立即使之复位,包皮口卡于冠状沟处,使静脉回流受阻,远端的龟头和包皮水肿,称为嵌屯包茎。病人有剧痛、甚至有排尿困难,严重者可引起包皮、龟头坏死。早期可用手法复位,水肿较重时可针刺放液后复位。不能复位时,可先作狭窄环背切开,使包皮复位。伤口愈合后再作包皮环切术。如有可能也可同时作包皮环切术。

第二节 精索静脉曲张

一、发生率

精索蔓状静脉丛扩张、弯曲、延长称为精索静脉曲张。多见于青年人,多发生于16~25岁之间,发病率在15%左右,99%发生于左侧,双侧约占1%。

二、病因

(一)解剖因素:

睾丸和附睾的血液经精索静脉回流,精索静脉可分为三组,他们在外环处有侧枝循环互相交通。

后组:精索外静脉→腹壁下静脉→股静脉→髂外静脉。

中组:输精管静脉→膀胱上静脉→髂内静脉。

前组:精索内静脉:睾丸、附睾的静脉主要通过精索蔓状静脉丛回流,静脉丛在腹股沟管内合并为2~4条静脉,穿过内环至腹膜后合成一条静脉,称为精索内静脉。右侧精索内静脉向上斜行进入下腔静脉;左侧呈直角进入左肾静脉。精索静脉曲张多见于左侧的原因是:

1、左精索内静脉长,呈直角进入肾静脉,血流受到一定阻力。左肾静脉附近的左精索内静脉无瓣膜,因此血液容易倒流。

2、左精索内静脉位于乙状结肠之后,易受肠内粪便的压迫,影响血液回流。

(二)生理因素:

青壮年性机能较旺盛,阴囊内容物血液供应旺盛。所以有些精索静脉曲张可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消失。另外,长久站立,增加腹压也是发病困素。

(三)其它因素:

腹膜后肿瘤、肾肿瘤、肾积水等压迫精索内静脉可引起症状性或继发性精索静脉曲张。原发者平卧时很快消失,继发者常不消失或消失很慢。

三、诊断

(一)临床表现:

1、病人可完全无症状,仅在查体时发现。

2.患侧阴囊或睾丸有坠胀感或坠痛,阴囊肿大,站立时患侧阴囊及睾丸低于健侧,阴囊表面可见扩张、迂曲之静脉。摸之有蚯蚓团状软性包块,平卧可使症状减轻或消失。

3.病人可有神经衰弱症状,如头痛、乏力、神经过敏等。有的病人有性功能障碍

4.精索静脉曲张有时可影响生育。精索静脉曲张者9%有不育,男性不育者有39%是精索静脉曲张引起的。严重者可引起睾丸萎缩。期原因是患侧阴囊内温度升高并反射至对侧、使精原细胞退化、萎缩、精子数减少;或是由于左肾上腺分泌的五羟色胺或类固醇经左精索内静脉返流入睾丸,引起精子数减少。

(二)检查:

对继发性精索静脉曲张应注意检查腹部、应作静脉肾盂造影排除肾脏肿瘤。临床上可将精索静脉曲张分为三度:

1度(轻度):站立时看不到阴囊皮肤有曲张静脉突出,但可摸到阴囊内曲张之静脉,平卧时曲张之静脉很快消失。

2度(中度):站立时可看到阴囊上有扩张的静脉突出,可摸到阴囊内有较明显的曲张之静脉,平卧时包块逐渐消失。

3度(重度):阴囊表面有明显的粗大血管,阴囊内有明显的蚯蚓状扩张的静脉,静脉壁肥厚变硬;平卧时消失缓慢。

四、治疗

无症状的轻度精索静脉曲张不需治疗。

非手术治疗:较度精索静脉曲张或伴有神经衰弱者可托阴囊、冷敷等。

手术治疗:较重的精索静脉曲张、精子数连续三次在2千万以下或有睾丸萎缩者;平卧时曲张之静脉可消失者,可行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手术途径有:

1、经腹股沟管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与疝切口相同,显露精索,找出精索内静脉主干及其分枝,将其结扎。此手术途径简便,常用。可同时结扎扩张的精索外静脉和睾丸引带静脉,如术中用手术显微镜,效果更好,复发率低,并发症少。

2、经髂窝途径:左下腹斜切口,推开腹膜,于腹膜后、髂外动脉前找到精索内静脉予以结扎、其优点是若于此处误伤精索内动脉亦不会引起睾丸萎缩。缺点是不能同时处理交通支。

3、最近有人将导管经下腔静脉、左肾静脉插至左精索内静脉,然后注入5%鱼肝油酸钠或明胶海绵与钢圈,栓塞此静脉,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缺点是静脉有畸形,有侧枝循环则不适于栓塞,而且需要特殊设备。

第三节 鞘膜积液

 一、概念:

正常睾丸鞘膜囊内有少量液体(2~3ml),供滑润、保护睾丸用。如果液体过多即为鞘膜积液。而鞘膜积液的概念应包括鞘膜积水、鞘膜积血、鞘膜积脓和鞘膜乳糜肿。

二、解部要点

(一)鞘膜原是腹膜的一部分。胎儿7、8月时,睾丸从腹膜后下降,牵拉腹膜经腹股沟管进入阴囊。这样就形成了腹膜鞘状突,构成鞘状突的腹膜称为鞘膜;精索部分的鞘膜称为精索鞘膜,睾丸部分称为睾丸鞘膜。睾丸鞘膜又可分为脏层和壁层,复盖睾丸及附睾表面的称为鞘脏层,与阴囊壁相接触者为鞘膜壁层。

(二)在胎儿出生前腹膜鞘状突从腹股沟内环和睾丸上方两处开始闭合。最后精索部鞘膜成为一条纤维索,仅睾丸部鞘不闭合,成为鞘膜囊。

(三)如精索部鞘膜完全未闭合,则可形成交通性鞘膜积水;如闭合不全则可形成婴儿型鞘膜积水或精索鞘膜积液。如精索部鞘膜完全闭合,积液发生于睾丸鞘膜囊内,称为睾丸鞘膜积液

三、病因

(一)原发性鞘膜积液

1、原因不明。可能是鞘膜分泌增加、吸收减少或是由于未发现的或已愈合的睾丸附睾炎引起。

2、腹膜鞘状突未闭合,腹腔内液体流入腹膜鞘状突内形成先天性鞘膜积液

(二)继发性鞘膜积液

睾丸、附睾炎症、结核、阴囊内丝虫病睾丸肿瘤、阴囊手术、创伤均可引起继发性鞘膜积液,液体内常含有白细胞。

四、分类

(一)睾丸鞘膜积液:积水在睾丸鞘膜囊内。这是成人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二)婴儿型鞘膜积液:精索部鞘状突在内环处闭合,闭合处以下之鞘状突成为一个梨形囊,但不与腹腔相通。也称精索、睾丸鞘膜积水,多见于婴儿期。

(三)交通性鞘膜积液:也称先天性鞘膜积水。鞘状突完全未闭合、鞘膜囊与腹腔相通。平卧时鞘膜囊内液体可流入腹腔,站立时腹腔内液体又可流入鞘膜囊内,鞘膜囊时大时小。是幼儿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四)精索鞘膜积液:精索部鞘状突在腹股沟内环处和睾丸上方均闭合,但精索部鞘状突本身并未闭合,仍留有一囊,位于阴囊上方或腹股沟管内,不与腹腔及睾丸鞘膜囊相通。

五、诊断

(一)临床表现:鞘膜积液的主要表现是局部包块、逐渐长大。可有坠痛、胀痛、牵扯痛。积液过多、包块过大者可引起阴茎内缩、影响排尿与性生活,使病人活动不便。

(二)检查:睾丸鞘膜积液和精索鞘膜积液一般为球形或卵园形。婴儿型鞘膜积液呈梨型,在腹股沟处逐渐变细。交通性鞘膜积液呈球形或梨形,平卧时可缩小或消失。有时交通孔道很小,长时间卧床才能略微缩小,所以容易误诊为婴儿型鞘膜积水或睾丸鞘膜积液。包块表面光滑、有弹性、呈囊样感,张力小者可有波动感。精索鞘膜积水可在其下方摸到睾丸,有时误认为有三个睾丸。其他类型的鞘膜积水常摸不清患侧睾丸、附睾。除交通性鞘膜积液外,都不能还纳。鞘膜积水透光试验均为阳性;如鞘膜囊壁增厚、内容物混浊、有出血,也可以不透光。疝、睾丸肿瘤、阴囊血肿透光试验为阴性,但小儿疝也可能透光。所以不能冒然进行穿刺。

(三)鉴别诊断

1、与腹股沟斜疝的鉴别:交通性鞘膜积液与腹腔相通处极狭小,仅能通过液体,不能通过肠管或网膜,而疝则可通过。所以疝有以下特点:①疝囊颈较粗大,皮下环增大。②疝内容物可以还纳或过去有还纳史,还纳时有咕噜声。③咳嗽有冲击感。④叩之呈鼓音、无波动感,可摸到睾丸,有时可听到肠鸣音。⑤透光试验,疝为阴性。

2、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①鞘膜积血:有外伤史,阴囊皮肤常有淤斑。其重量也较积液为重。

②睾丸肿瘤:质坚硬、不光滑而有特殊的沉重感,多无触痛。包块后方可摸到附睾,透光试验阴性。

③鞘膜乳糜肿:有丝虫病的特点:粗腿大旦、腹股沟淋巴结增大、血内嗜伊红细胞增高、夜间血内查到微丝蚴。阴囊包块透光试验为阴性,穿刺抽液可查到微丝蚴,液体为乳糜性。

精液囊肿:多位于附睾头,穿刺液为乳白色,可查见精子。

3、穿刺抽液:可以明确诊断,但穿刺前必须明确病变不是疝,透光试验为阳性。穿刺前最好先作B超检查。

六、治疗

(一)婴儿期各种鞘膜积液均有自愈的机会,所以2岁以内不需手术。小的、无症状的成人鞘膜积水也可暂不治疗。

(二)穿刺抽液并注入硬化剂:在阴囊前壁穿刺、抽出囊内液体,然后注入5%鱼肝油酸钠、盐酸奎宁(13.33%)、四环素溶液或无水酒精等。每周一次,一般需2~4次。有时注射后可引起附睾炎、睾丸炎等并发症。对交通性鞘膜积液是禁忌的,对囊壁很厚、多房性囊肿或伴有附睾、睾丸病变者也不适用。所以至今仍未被广泛接受。

(三)手术治疗:睾丸鞘膜积液、婴儿型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可用鞘膜翻转术或鞘膜大部切除术。交通性鞘膜积液应经腹股沟切口,近内环处结扎腹膜鞘状突并将远端鞘膜囊翻转或切除。对继发性鞘膜积液必须治疗原发病。

第四节 隐睾

一、定义:

隐睾为先天性阴囊内没有睾丸,它包括睾丸下降不全、睾丸异位和睾丸缺如。睾丸下降不全系指出生后睾丸未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降至阴囊底部而停留在下降途中的某一部位,包括停留在腹腔内者。临床上常将睾丸下降不全称为隐睾。睾丸异位是睾丸离开正常下降途径、到达会阴部、股部、耻骨上、甚至对侧阴囊内。睾丸缺如是指一侧或两侧无睾丸,约占隐睾病人的3~5%。在新生儿中大约有4~10%的男婴出生时睾丸未完全降至阴囊内,生后仍在继续下降,至1岁时隐睾发生率仅为1~2%,在成人约为0.4%。单侧隐睾较双侧多,约为5∶1。

二、病理

睾丸下降不全的原因有两种学说:1.内分泌因素:如果母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不足或睾丸本身有缺陷而对该激素不发生反应,常常引起双侧睾丸下降不全。2.机械因素:如精索血管过短、睾丸引带或腹股沟管发育不良、睾丸和腹膜后组织粘连、提睾肌变异等阻碍睾丸下降。这种情况常引起单侧睾丸下降不全。

睾丸长期停留在不正常的位置可引起不良后果:

1.睾丸萎缩:阴囊具有自行调节温度的能力,使阴囊内温度较腹腔低1.5~2.5℃,以维持睾丸的发育和精子形成。睾丸未下降至阴囊内,生后2年内还只有轻度的组织改变,在2~5岁以后就会引起睾丸发育不全或萎缩。所以两侧隐睾可使90%的病人不育。

2.恶性变:隐睾患者恶性变的危险较正常阴囊内睾丸大20~48倍;而腹腔内睾丸恶性变的危险较腹股沟睾丸大5倍。睾丸先天性缺陷以及睾丸处于不正常的位置、周围温度较高是隐睾发生恶性变的原因。一般认为睾丸固定术并不能予防恶性变,但有人认为10岁以前作睾丸固定可减少恶性变的机会。

3.易外伤:睾丸位于阴囊内,活动度较大,外伤的机会较小。位于腹股沟的睾丸,当腹肌收缩时腹股沟管也收缩,其中的睾丸即受到挤压。腹腔内睾丸也经常受腹压改变的挤压。

4.睾丸扭转:隐睾之睾丸可能有睾丸引带、提睾肌附着异常或睾丸鞘膜的附着异常,形成“钟垂样改变”,因而易于发生睾丸扭转。

5.其他:隐睾患者大约65%合并斜疝。空虚的阴囊可引起自卑感、精神苦闷、性情孤僻。

三、诊断

隐睾患者常因阴囊空虚、内无睾丸来就诊。也有以“疝”为主诉而就诊者,或因双侧隐睾、婚后不育而来作检查的。诊断一般不困维。但对于摸不到睾丸的隐睾与睾丸缺如的鉴别应予重视,因为后者不需要手术。

如果病人染色体为XY型,血清卵泡刺激素(FSH)升高,血清睾丸酮(T)降低,而且睾丸酮的水平对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刺激无反应,则为双侧睾丸缺如,不需要手术探查。

对于单侧睾丸缺如术前难以确诊,激素试验是正常的。生殖腺静脉造影、腹腔镜检查、B超、CT扫描对诊断可能有帮助,必要时仍需手术探查。

四、治疗

(一)内分泌治疗:

双侧隐睾可先试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方法如下:1.每日肌注500μ,共20~30天,总量为10,000~15,000μ,2.隔日肌注1,000μ,总量同上。3.隔日肌注3,300μ,共3次,总量为10,000μ。应在3~5岁以前进行激素治疗,如果激素治疗无效,不宜继续应用或重复应用,应改为手术治疗。

(二)手术治医学招聘网疗:

对于单侧隐睾或用激素治疗无效的双侧隐睾均应手术治疗。

1、手术时机:建议作睾丸固定的年龄越来越早。目前多认为在2岁以前作手术较好。对于低位隐睾亦可在6岁以前作手术。

2、手术方法:经腹股沟斜切口,找到睾丸,充分游离精索和输精管,将睾丸固定于阴囊内。双侧隐睾如果不能固定于阴囊内,应保留一个睾丸并尽可能将其放在皮下,以保留其内分泌功能。对于青春期以后的单侧隐睾,尤其是高位的、摸不到睾丸的隐睾,应作睾丸切除,以防止癌变。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