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次课 授课时间:2006 年 2 月 20 日
课程名称 | 内科学 | 年级 | 03本 | 专业、层次 | 临床医学、中医(含皮肤)、麻醉、高起班 | |||
授课教师 | 湛晓勤 | 职称 | 教授 | 课型(大、小) | 大 | 学时 | 2 | |
授课题目(章、节) | ||||||||
基本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注明页数) | 叶任高主编.内科学(人卫版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罗慰慈主编、现代呼吸病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 钱元城主编、呼吸治疗的基础与临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 |||||||
目的与要求: 掌握COPD的概念;掌握COPD的诊断、肺功能、X线特点;了解慢支、肺气肿的病理改变;熟悉COPD的治疗原则。 | ||||||||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内容: 1、COPD的定义及流行病学—10分钟 2、病因、发病机制—10分钟 3、病理及病理生理改变—5分钟 4、临床表现—8分钟 5、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10分钟 6、诊断与严重程度分级—12分钟 7、鉴别诊断和并发症—8分钟 8、治疗—15分钟 9、预防—2分钟 教学方法: 结合典型病例进行讲授;以问题为中心:什么是COPD?COPD的肺功能诊断标准是什么?COPD急性加重期治疗方法是什么?有哪些支气管扩张剂?如何使用? | ||||||||
教学重点及如何突出重点、难点及如何突破难点 重点:COPD的概念及诊断标准,COPD的分级。 难点:COPD的肺功能诊断标准;COPD急性加重期的治疗。 如何突破难点 以设问和提问的形式加强记忆。 : | ||||||||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 ||||||||
基本内容 | 教学手段 | 课堂设计和时间安排 |
1、COPD的定义及流行病学 一、概念: COPD 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病因不十分清楚,但认为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2、病因、发病机制 (一) 吸烟 (二) 大气污染 (三) 感染 (四) 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 (五) 其他 3、病理及病理生理改变 (一)病理解剖改变: 1. 气道炎症 2. 2..腺体增生: 3. 3.肺结构破坏,气道阻塞 4. 4.肺气肿改变 (二)病理生理改变 其特征性的病理生理改变包括:黏液高分泌,纤毛功能失调,气流受限,气体交换异常,肺动脉高压,肺心病。 1、 通气功能障碍 2.肺换气功能障碍: 3.肺动脉高压 4、临床表现 1)咳嗽 2)咯痰: 3.)气短或呼吸困难 4)喘息和胸闷: 5、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 1.X线胸片 2.胸部CT 3.肺功能测定 4.血气分析 5.其他:痰液检查等 6、诊断与严重程度分级 1.)诊断www.med126.com/jianyan/:有吸烟等高危因素,有典型的临床表现,体征,FEV,FEV/FVC下降且不完全可逆,RV/TLC≥40%即可诊断。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是诊断COPD的必备条件(吸入支气管扩张药后FEV/FVC<70%即FEV<80%预计值可确定为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 2.)分级 七、鉴别诊断和并发症 1. 支气管哮喘 2. 支气管扩张 3. 肺结核 4. 肺癌 八、并发症 1. 慢性呼吸衰竭 2. 自发性气胸 3. 肺源性心脏病 九、治疗 <一>稳定期治疗 停止吸烟: 控制职业性环境污染 支气管舒张剂 1上腺受体激动剂 2抗胆碱药 3、茶碱类 4、祛痰药 长期家庭养疗 <二>急性加重期治疗 1、 制感染 2、 制性氧疗:FiO在28%—30% 3、 畅通呼吸道:祛痰、解痉 4、 糖皮质激素运用 十、预防 | 幻灯片 幻灯片 简图 简表 简图 幻灯片 简图 简表 简图 幻灯片 设问 设问 简图 简表 简图 幻灯片 幻灯片 幻灯片 幻灯片 幻灯片 幻灯片 | ★-重点,☆-难点, ★COPD的定义? (10分钟) COPD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及病理生理改变与临床表现是什么? (20分钟) ★COPD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 (10分钟) (第1节课完) ☆COPD诊断与严重程度分级及其鉴别诊断和并发症是什么? (20分钟) COPD的治疗及预防? (15分钟) |
小 结 | COPD的概念及诊断标准、的分级是重点,COPD的肺功能诊断标准及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是难点,再次强调其内容。 :(5分钟) (第2节课完) |
复 习 思 考 题 、 作 业 题 | 什么是COPD?COPD的肺功能诊断标准是什么? |
下 次 课 预 习 要 点 | 肺心病的诊断,X线、ECG、心彩超的诊断标准?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原则? |
实 施 情 况 及 分 析 | 1、通过收集教学反馈信息及时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进一步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2、教学反馈信息来源包括:学生课后提问及反馈,同行专家听课,本室老师听课,师生座谈会及学生填写反馈信息表等; 3、www.med126.com学生对多媒体课件用于教学的反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