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全在线
搜索更多精品课程:
热 门:外科内科学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皮肤性病学骨科学全科医学医学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急诊医学传染病学医学影像药 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毒理学生物技术制药生药学中药学药用植物学方剂学卫生毒理学检 验:理化检验 临床检验基础护 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 社区护理五官护理护理学内科护理护理管理学中 医: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针灸学刺法灸法学口 腔: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正畸口腔修复口腔组织病理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医学生物学分析化学医用化学其 它:人体解剖学卫生统计学人体寄生虫学仪器分析健康评估流行病学临床麻醉学社会心理学康复医学法医学核医学危重病学中国医史学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医学免疫学 > 泸州医学院 > 正文:医学免疫学授课教案:第十次课
    

医学免疫学-授课教案本科理论教案:

医学免疫学:授课教案本科理论教案 第十次课:第10 次课 授课时间: 课程名称医学免疫学年级2006专业、层次临床等 本科授课教师高 燕职称讲师课型(大、小)理论学时5授课题目超敏反应基本教材及主要参考书陈慰峰,主编. 医学免疫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目的与要求: 掌握 超敏反应的概念及分型;各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I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熟悉 各型超敏反应的代表性疾病。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复习:&nb执业药师sp;

第  10  次课   授课时间:  

课程名称

 医学免疫学

年级

2006

专业、层次

临床等  本科

授课教师

高 燕

职称

讲师

课型(大、小)

理论

学时

5

授课题目

超敏反应

基本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陈慰峰,主编. 医学免疫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目的与要求:

掌握   超敏反应的概念及分型;各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I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熟悉   各型超敏反应的代表性疾病。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复习:&nb执业药师sp;  5分钟

超敏反应    10分钟

Ⅰ型超敏反应   60分钟

Ⅱ型超敏反应   60分钟

Ⅲ型超敏反应   30分钟

Ⅳ型超敏反应   30分钟

小结   5分钟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重点及如何突出重点、难点及如何突破难点:

重点:

各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I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难点:

各型超敏反应的发病机制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基本内容

教学手段

课堂设计和时间安排

复习

超   敏  反   应

一、概念:

 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致敏后,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异常免疫应答。其具特异性和记忆性。

与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的关系。由von Pirquet提出的变态反应一词,意指机体第二次接触相同抗原后所出现的改变了的免疫反应;Richet和Portie将因多次注射动物血清所引起的异常反应称为过敏症,以与保护性免疫应答反应相区别。

二、简介:

5000年前:我国传统医学记载

4000年前:埃及国王死于此类疾病

1902年:动物过敏症概念-Portier   Richet

1906年:变态反应概念-Von  pirquet  

三、分型:

1963年Gell和Coombs根据超敏反应发生的速度、机制和临床特点等,将超敏反应划分为Ⅰ型、Ⅱ型、Ⅲ型、Ⅳ型。

Ⅰ型(速发型-发生速度最快,一般在第二次接触相同抗原后数分钟内出现临床反应,习惯上将速发型超敏反应称为过敏反应)

Ⅱ型(细胞毒型或细胞溶解型;刺激细胞分泌增加和功能亢进,即刺激型超敏反应)

Ⅲ型(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

Ⅳ型(迟发型)

Ⅰ型超敏反应(速发型)
 immediate hypersensitivity

 特 点: 

①由IgE抗体介导;

②反应发生快、消退快,以生理功能紊乱为主;

③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

一、参与的主要成分

(一)变应原/过敏原:

(经吸入或食入等途径进入体内)选择性地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IgE抗体引起变态反应的抗原性物质,又称过敏原。

常见变应原:

1、天然变应原:10~20kD的可溶性蛋白质抗原。如花粉、尘螨、真菌、昆虫、皮屑或羽毛、食物。

1)吸入性变应原:植物花粉、真菌、螨等;

2)食物变应原:牛奶、鸡蛋、鱼、虾等;

2、药物或化学物质:属半抗原。如青霉素、磺胺、普鲁卡因等。

3.其它:某些酶类物质

注:特应性个体:也就是过敏性体质(素质)个体,具有对环境中常见抗原产生IgE抗体应答的倾向性。正常人的血清中,IgE含量最低(5类Ig中,IgE含量最低、半衰期最短、分解率最高、对热最不稳定的Ig)而对于特应性素质个体,特异性IgE含量异常增高。与遗传密切相关。

(二)变应素/反应素,即特异性IgE、亲细胞抗体

P-K试验:1921年Prausnitz将鱼过敏的好友Kustner的血清注入自己前臂皮内,一定时间后将鱼提取夜注入相同位置,结果注射部位很快出现风团和红晕反应,他们将引起此反应的因子称为反应素。目前,临床上用于诊断变态反应的皮肤试验也由此衍生而来。45年后(即1966年),Ishizaka经研究证实,引起Ⅰ型超敏反应的反应素主要是特异性IgE,并将其称为变应素。

*亲细胞抗体。IgE具同种组织细胞亲嗜性,其对同种或有近缘关系的动物细胞具特异性亲和力(亲细胞性),故称为亲同种细胞性抗体(简称亲细胞抗体)。它可通过其Fc 段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IgEFc受体 (FcεRⅠ)结合,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

*主要由鼻咽、扁体、气管、支气管及胃肠道粘膜下固有层浆细胞产生。这些部位也是过敏原易于侵入机体并引起超敏反应的好发部位。

(三)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表达高亲和力的IgEFc受体,被激活后脱颗粒,释放生物活性介质。

(四)嗜酸性粒细胞:

主要分布在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的粘膜组织中,在血液循环中含量较少。Ⅰ型超敏的炎症灶中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患者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也增高。

具有正、负调节作用(双重性):通常嗜酸性粒细胞不表达高亲和性的FcεRⅠ,有很高的脱颗粒临界阈,它可直接吞噬肥大细胞释放的嗜碱性颗粒,能释放组胺酶灭活组胺等,起负调节;但当它们被某些CK,如IL-3,IL-5,PAF(血小板活化因子)激活后,也可表达高亲和性的FcεRⅠ,这些变化使嗜酸性粒细胞脱颗粒临界阈降低,导致脱颗粒,释放各种生物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可杀伤寄生虫和病原微生物,也可引起组织细胞损伤。

 二、发生过程和机制  图

(一) 致敏阶段:

变应原进入特应性个体后,可选择性诱导特异性B细胞产生IgE,后者以其Fc与靶细胞表面的FcεRⅠ结合,使机体处于对该变应原致敏状态,而表面结合有特异性IgE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称为致敏靶细胞。通常机体受变应缘刺激后2周即可致敏,致敏状态可维持数月或更长,如长期不接触相同变应原,致敏状态可逐渐消失。

(二) 发敏或激发阶段

 发生条件:相同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当二价或多价抗原与致敏靶细胞表面2个以上相邻的IgE结合后,可使膜表面FcεRⅠ交联,继而移位、聚集、变构,致靶细胞活化、脱颗粒、释放生物活性介质。

1、常见介质

(1)储备介质:

 组胺:引起痒感,平滑肌收缩。

 激肽原酶 :生成缓激肽,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疼痛

(2)新合成介质:

 白三烯(LTs)—LTC4、LTD4、LTE4组成。引起持久而强烈的平滑肌收缩,是诱发哮喘的主要物质

 前列腺素D2(PGD2)—作用与LTs相似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增强超敏反应

 细胞因子—IL-4等

(三)效应阶段

是指生物活性介质作用于效应组织和器官,引起局部或全身过敏反应的阶段。

基本病理生理改变: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腺体分泌增加

2、 反应类型:

(1)即刻/早期/速发相反应:再次接触抗原后数秒/数分钟内发生,可维持数小时,主要由组胺引起。

(2)晚期/迟发相反应:再次接触抗原后2~8小时,持续数日,主要由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引起。称变态反应性炎症,长期反复发作造成不可逆组织损伤。

三、常见的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一)全身性过敏反应:

  1、药物过敏休克:以青霉素引发的最为常见,此外头孢菌素、链霉素、普鲁卡因(局部麻醉药)、有机碘、黄胺类药物等也可引起。

(1) 发生机理:青霉素的分子量较小,通常无免疫原性,但青霉素分子、降解产物、制剂杂质与体内组织蛋白结合,形成完全抗原,获得免疫原性。

(2)注意事项:

临用前配制。

初次注射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在少数情况下,初次注射青霉素也可发生过敏性休克,这可能与患者曾经以下列方式接触过青霉素或青霉素样物质有关:①曾使用过青霉素污染的注射器或其他医疗器材;②从空气中吸入青霉素降解产物或青霉孢子等;③皮肤、粘膜接触过青霉素降解产物。

任何途径均可引起,肌注最常见。

抢救措施: 注射肾上腺素等。

2、血清过敏性休克(血清过敏症):

临床上应用动物免疫血清(如伤风抗毒素和白喉抗毒素)进行治疗或紧急预防时,有些患者可因曾经注射过同种动物的血清制医学全在线剂而发生过敏性休克。这是因为动物免疫血清对于人体来说是异种物质,能使少数过敏体质者产生抗异种蛋白质的特异性IgE。近几年,由于免疫血清的纯化,血清过敏症的发生率已大大降低。

(二)呼吸道过敏反应:

 过敏性鼻炎:主要因吸入植物花粉引起,也叫花粉症或枯草热,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是人群中最常见的变态反应之一,主要表现为喷嚏、鼻痒、鼻塞、流鼻涕等。

支气管哮喘:是由于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而引起的哮喘和呼吸道困难,组胺等介质与速发相哮喘发作有关,而白三烯和细胞释放的酶类引起的炎症反应则在迟缓相哮喘持续发作有关和疾病延续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三)消化道过敏反应:

过敏性胃肠炎:进食鱼、虾、、蛋、牛奶等食物或服用某些药物后,可发生,主要表现为进食数分钟至1小时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样休克。

原因:胃肠道SIgA遗传性地缺乏、减少,并大多伴有蛋白水解酶缺乏,故患者肠粘膜防御作用减弱,肠壁易受损,肠内某些食物

(四) 皮肤过敏反应:

可由药物、食物、羽毛、花粉、油漆、肠道寄生虫或冷热刺激等引起,主要表现为皮肤荨麻疹、湿疹、特应性皮炎。大多数人有家族史,对理化刺激特别敏感,病变以皮疹为主,特点是剧烈瘙痒。

四、防治原则

(一)  避免接触变应原:最有效

 直接皮肤实验:前臂内侧皮内注射0.1ml稀释变应原,15~20分钟后观察。红晕、风团的直径>1cm,或无红肿但有痒感,或全身有不适为阳性。

(二)  脱敏治疗

1、异种免疫血清脱敏疗法

对象:抗毒素皮试阳性但必须使用者

方法:小剂量、短间隔(20~30分钟)、多次注射

机制:分批脱敏。即是少量过敏原进入机体内,与有限的致敏靶细胞上的IgE结合,作用后释放生物活性介质较少,不足以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并能及时被清除,无累积效应。经过短时间内少量多次反复注射抗毒素,可使机体内致敏靶细胞中预存的颗粒逐渐消耗,机体处于暂时脱敏状态,当最终注入大剂量抗毒素时,则不会发生过敏反应。

缺点:脱敏是暂时的。经过一段时间,细胞又可合成新的颗粒,致机体重新致敏。

2、特异性变应原脱敏疗法(减敏疗法)

对象:已查明变应原而难以避免接触

方法:小剂量、间隔较长时间(7天左右)、反复多次皮下注射。

机制:产生特异性IgG封闭抗体。即改变了过敏原进入机体的途径,诱导机体产生大量特异性IgG类循环抗体,该种IgG可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竞争再次进入机体的过敏原,从而阻断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

3、药物治疗

(1)抑制生物活性介质合成和释放:

 阿司匹林、色甘酸二钠、肾上腺素

(2)生物活性介质拮抗药:

 苯海拉明、扑尔敏、乙酰水扬酸

(3)改善效应器官反应性药物:

 肾上腺素、葡萄糖酸钙、氯化钙、维生素C

 五、Ⅰ型超敏反应的特点

 1、一般发生快、消退快

 2、由特异性IgE抗体介导

 3、引起生理功能紊乱性疾病,少见严重组织细胞损伤

 4、存在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特应性素质个体或过敏体质个体。

Ⅱ型超敏反应

又称细胞溶解型或细胞毒型,是由靶细胞表面的抗原与抗体结合后,在补体、巨噬细胞和NK细胞的作用下引起的以细胞溶解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应答。

一、发生机制:

抗体与靶细胞膜上的相应抗原结合后,可通过3条途径杀伤靶细胞

⑴激活补体经典途径,使靶细胞发生不可逆的破坏或溶解,此即补体介导的细胞毒作用(complement mediated cytotoxicity, CMC);也可通过C3b等补体的裂解产物介导的调理作用;局部补体活化后产生的过敏毒素(如C3a、C5a),对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有趋化作用,活化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产生水解酶和细胞因子等,引起组织的损伤。

⑵通过NK细胞、巨噬细胞或中性粒细胞上的Fc受体与膜抗原-抗体复合物上的Fc结合,发挥ADCC作用、调理作用,从而杀伤或吞噬靶细胞。

⑶抗细胞表面受体的自身抗体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导致细胞功能紊乱,表现为受体介导的对靶细胞的刺激或抑制作用。

(一) 靶抗原

根据诱发Ⅱ型超敏反应的靶细胞的种类和靶抗原的来源,可以将靶抗原分为4类:

1、同种异型抗原—ABO血型抗原、Rh血型抗原、HLA

2、变性的自身抗原—某些自身抗原成分发生变性,可致被免疫系统视为“非己”,导致自身抗体的产生。感染和理化(如辐射、热、化学制剂等)因素可致。

3、吸附在自身组织细胞表面的外来抗原—药物或抗原抗体复合物。某些化学制剂可作为载体或半抗原进入机体,体内的细胞或血清的某些成分(如血细胞碎片,变性DNA等)可作为半抗原或载体与之构成完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4、共同抗原——外源性抗原与正常组织细胞间具有共同抗原。

靶细胞:正常组织细胞、改变的自身组织细胞、被抗原修饰的自身组织细胞。

(二) Ⅱ型超敏反应特点:

 1、由IgG或IgM抗体介导

 2、补体、吞噬细胞、NK细胞参与作用

 3、以细胞溶解为主要病理反应

二、常见的Ⅱ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一) 输血反应:ABO血型不符多见

ABO血型抗原是人红细胞上最主要的血型抗原系统

1、ABO血型系统特点:

(1)机体中存在天然抗A、抗B抗体,IgM,不能通过胎盘。

(2)ABO血型抗原存在于红细胞外的其它组织细胞和体液中,唾液中含量高。

2、机理: 

  供者(A型) :A抗原、抗B抗体

  受者(B型):B抗原、抗A抗体

  供者(O型):H抗原、抗A、B抗体

  受者(A型):A抗原、抗B抗体

如将A型供血者的血误输给B型受血者。由于A型血的红细胞上有A抗原,B血型的血清中有抗A抗体,两者结合后,激活补体等,使受血者的红细胞溶解破坏,引起溶血、血红蛋白尿等。因此,在输血的供者和受者之间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是指用受血者血清与供血者红细胞(主试验)以及受血者红细胞与供血者血清(副试验)交叉)十分重要。

有时也可因反复输入异型HLA的血液,在受者体内诱发抗白细胞或抗血小板抗体,导致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破坏。

(二)新生儿溶血症

1、Rh血型系统特点:

(1)大多数人为Rh阳性。

(2)正常人血清中无天然抗Rh抗体。

(3)抗Rh抗体多为IgG,能通过胎盘 。

2、机理:母亲为Rh-,胎儿为Rh+,少见;母子间ABO血型不符,多见。当第一胎分娩时,可因产道损伤或胎盘早剥,胎儿Rh+红细胞进入RH-的母体内,刺激母体产生抗Rh抗体;当母体第二次妊娠,而胎儿任为Rh+时,则母亲的IgG类抗Rh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的红细胞结合,导致红细胞溶解,引起流产或新生儿溶血症。在我国,由于大多数人为Rh+,而且我国提倡计划生育,故Rh血型不符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并不多见。

母-胎ABO血型不符的情况很普遍,引起新生儿溶血症并不少见,但通常发生症状较轻。其原因有:①母亲的天然ABO血型抗体为IgM,不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同时,ABO血型抗体可封闭进入母体内胎儿内的胎儿红细胞表面的异型血型抗原,故可阻断IgG类血型抗体的产生。②ABO血型抗原除存在于红细胞外,在其他组织细胞上也可表达,且血清中也有游离的血型抗原,故进入胎儿体内的ABO血型抗体首先与游离血型抗原结合,减少了对胎儿红细胞的影响。

3、预防:产后72 h内给母亲注射Rh抗体,以免胎儿红细胞的Rh抗原使母亲致敏,可预防因Rh抗原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ABO血型不符的新生儿溶血症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方法。

(三)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

 可能与遗传、药物、某些病毒感染有关。例如甲基多巴类药物具有强氧化作用,可使成熟红细胞表面抗原变性;流感病毒也可改变红细胞膜抗原。停药或病毒感染终止后,此类贫血症状即可消失。

(四) 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

药物作为抗原决定基能与血细胞膜蛋白或血浆蛋白结合,成为完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可药物抗原决定基的抗体。这种抗体与结合有药物的红细胞、粒细胞或血小板作用,或与 药物结合,形成Ic,再与具有Fc受体的红细胞、粒细胞或血小板结合,可分别引起药物性溶血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引起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常见药物有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青霉素、安替比林奎尼丁氯霉素、磺胺等。

(五)肺-肾综合征:Goodpasture综合征或肺出血肾炎综合症:

其病因尚未完全确定,可能是病毒(如流感病毒)感染或吸入有机溶剂造成肺组织损伤,引起抗原性改变而诱生自身抗体。此病多见于男性,临床特点为咯血、贫血及进行性肾功能衰竭,严重者死于肺出血或尿毒症。

(六)甲状腺功能亢进:Graves病。

 机理:。患者体内产生了针对甲状腺细胞表面的甲状腺刺激素(TSH)受体的抗体,属IgG类,其半衰期远比刺激素长,称长效甲状腺刺激素(LATS)。它与甲状腺细胞表面的甲状腺刺激素受体结合,刺激甲状腺细胞合成和分泌过多的甲状腺素,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

 特点:Graves病为一种特殊的Ⅱ型超敏反应,称为抗体刺激型超敏反应。

(七)重症肌无力

是由抗自身受体的抗体介导的功能抑制性疾病。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产生了针对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ACh)受体的自身抗体。这种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后,使之内化并降解,导致肌细胞对运动神经元释放的乙酰胆碱反应性不断降低,引起以骨骼肌无力为特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八)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Ⅲ型超敏反应

又称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超敏反应,其主要特点: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形成中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或称循环Ic,沉积在局部或全身毛细血管基底膜,通过激活补体,并在血小板、中性粒细胞等的参与下,引起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由此引起的疾病称为免疫复合物病(ICD)。

一、发生机理 

(一) 中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的形成:

1.抗原持续性存在;是形成循环Ic的先决条件

2.抗原的性质:可溶性抗原、单价或双价抗原(Ic的大小与抗原分子表面同一种抗原决定基的数目有关)

3.抗体的性质:主要是IgG和IgM,也可以是IgA。在循环Ic形成的过程中,抗体的浓度、亲和力也起重要作用。抗体分子质量越大,形成的Ic越大。抗体对抗原有高亲和力时,形成体积大而稳定的Ic;亲和力较低时,则易产生分子量较小的可溶性Ic;中等亲和力时,则易沉积于毛细血管壁,引起ICD。

4.抗原与抗体的比例:

抗原量稍多于抗体,IC分子量100万KD,沉降系数约19S,并长期存在于循环中,在某些情况下,此Ic可随血流沉积在某些部位的毛细血管壁或嵌积在肾小球基底膜,引起Ⅲ型超敏反应。

(二) 沉积的影响因素

1、血管活性胺类物质的作用:组胺、5-羟色胺可使血管内皮细胞间隙增大,不仅增加了血管的通透性,还有助于循环Ic在血管内皮间隙的沉积和嵌入。

2、局部解剖和血液动力学因素: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关节滑膜、心肌等处的毛细血管壁。上述部位的毛细血管迂回弯曲,血流缓慢,易产生涡流;其该处毛细血管内血压较高,这些因素都有利于Ic的沉积。

(三)组织损伤机制:

Ic不是引起组织损伤的直接原因,而是引起组织损伤的始动原因。组织损伤机制包括以下因素:

1、补体的作用:激活补体经典途径,通过细胞溶解作用加重局部组织细胞损伤。在激活过程中产生C3a、C5a等过敏毒素,使肥大细胞和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炎性介质,引起局部水肿;C5a是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可吸引中性粒细胞聚集于Ic沉积部位,引起组织损伤。

2、中性粒细胞的作用:

中性粒细胞浸润是Ⅲ型超敏反应病理学的主要特征之一。局部聚集的中性粒细胞在吞噬Ic的过程中,可通过释放蛋白水解酶,胶原酶,弹性纤维和碱性蛋白等,使血管基底膜和周围组织细胞发生损伤。

3、血小板的作用:

Ic和C3b可使血小板活化,产生5-羟色胺等血管活性胺类物质,引起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导致充血和水肿;也可以使血小板聚集,激活凝血机制,在毛细血管内形成微血栓,造成局部组织缺血,继而出血,加重局部组织细胞的损伤。

二、特点:

1、由IgG、IgM介导

2、中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局部或全身毛细血管 基底膜

3、补体,血小板、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参与作用

4、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三、常见的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一)局部免疫复合物病

抗原在入侵局部与体内已产生的相应抗体结合,形成Ic,导致局部病变。

1、Arthus反应(阿瑟氏反应):1903年Arthus发现,用马血清经皮下反复多次免疫家,数周后,再次注射马血清时,可在注射局部出现红肿、出血和坏死等剧烈炎症反应。实验性Ⅲ型超敏反应。机制:抗原不断由皮下向血管内渗透,血流中相应的抗体由血管壁向外弥散,两者相遇于血管壁,形成沉淀性Ic,沉积于小静脉血管壁基底膜,导致坏死性血管炎甚至溃疡。

2、人类局部过敏反应(类Arthus反应):

常见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局部反复注射胰岛素后,刺激产生高水平胰岛素抗体;再次注射胰岛素后数小时甚至1小时内,可在注射局部出现水肿、充血,继而出血、坏死,数日后逐渐消退。

反复吸入动植物蛋白、粉尘、真菌孢子等,也可出现类似反应。如农民肺,即农民患者吸入嗜热放线菌或菌丝后6~8小时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临床上还有许多与此类似的肺部Ⅲ型超敏反应,根据患者的职业或过敏原的性质给予相应的名字,如养子病、干乳洗涤者肺、皮革者肺、红辣椒者病等。

(二)全身性免疫复合物病

1、血清病:通常发生在用抗毒素治疗破伤风或白喉时,初次注射大量抗毒素(马血清)后1-2周,出现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关节肿疼和一过性蛋白尿。具有自限性,停止注射抗毒素后,症状可自行消退。注射血清的量越大,发病率越高。

原因:抗血清抗体已经产生,动物血清尚未完清除,两者结合形成循环Ic,引起沉淀的相应部位组织损伤。

大量使用磺胺、青霉素等药物时,也可引起类似反应,称为血清病样反应或药物热。用抗毒蛇抗体治疗蛇咬伤,用鼠源性单克隆抗体治疗恶性中毒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可出现血清病。由于一次注射大剂量异种蛋白质抗原引起的血清病称为急性血清病,因反复注射异种蛋白质抗原引起的血清病称为慢性血清病。

2、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一般发生于A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2~3周,80%以上的肾小球肾炎属Ⅲ型超敏反应,也可由其他微生物感染引起,如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伤寒沙门菌、乙型肝炎病毒、疟原虫等。

3、类风湿关节炎:

持续感染使自身IgG分子变性,刺激机体产生以IgM为主的自身抗体,称类风湿因子(RF)。反复产生的RF与变性IgG结合形成Ic,沉积于关节滑膜,引起类风湿性关节炎

4、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抗核抗体。

由于体内持续出现DNA-抗DNA复合物,并反复沉积于肾小球、关节或其他部位细胞内膜,引起肾小球肾炎、关节炎和脉管炎等,该病常反复发作,经久不愈。

皮肤蝶形红斑、多脏器损害。

5、过敏性休克样反应:   赫氏反应

当血液中迅速出现大量Ic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样反应。如注射大剂量青霉素治疗钩体病或梅毒时,可发生赫氏反应,这是由于短时间内大量病原体被破坏,释放出大量抗原,在血流中与抗体结合形成Ic,激活补体,产生大量过敏毒素,引起休克。

6、毛细支气管炎

部分原因是婴儿在胚胎期从母体获得了抗呼吸道合胞病毒抗体,出生后再感染此类病毒,即可形成Ic,沉积于肺毛细血管,发生严重的病毒性肺炎

Ⅳ型超敏反应

发生与补体和抗体无关,是一种以单个核细胞浸润和细胞变性坏死为主要特征的超敏反应,称为细胞介导型超敏反应。体内致敏T细胞再次与相应抗原接触时,由于产生淋巴因子以及足够多的单个核细胞聚集在炎症区域都需要一定时间,因而反应发生较迟缓,一般在再次接触抗原后48~72小时发生,故称为迟发型超敏反应。

一、发生机制:

   1、与细胞免疫过程基本相同。

   2、单个核细胞浸润和组织细胞损伤为主要特征。

   3、称为细胞介导型超敏反应。

   4、有CD4+Th2细胞的参与,由活化的嗜酸性粒细胞介导。

   5、无抗体、补体参与。

二、常见的Ⅳ型超敏反应

1.结核菌素试验:

典型的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局部表现。已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但已痊愈或接种过卡介苗的人或动物,体内存在针对结核分枝杆菌的致敏T细胞,若经前臂皮内注射结核菌素或结核分枝杆菌的纯蛋白衍生物(PPD)后,可在局部引起典型的迟发型超敏反应,为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表现为注射抗原12小时后,局部开始出现红肿、硬结,24~48小时达高峰,以后逐渐消退,严重者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皮肤溃疡或累及皮下组织。正常人或动物对结核菌素呈阴性反应。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有一定抵抗力。

2、传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胞内寄生菌、病毒和真菌感染。如结核、麻风

3、接触性皮炎:药物、化学物质。

可发生剥脱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是一种皮肤致敏的迟发型超敏反应。抗原通常是小分子化合物,包括青霉素\磺胺等药物,染料\油漆\化妆品\塑料\二硝基氯苯(DNCB), 二硝基氟苯(DNFB)等.这些物质与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湿疹和皮炎.此类小分子化合物的抗原决定基与表皮细胞角质蛋白质结合,形成完全抗原,进入淋巴结

4、移植排斥反应:

迟发型超敏反应的一个显著临床表现是移植排斥反应。在同种异体的移植排斥反应中,受者的免疫系统首先被供者的特异性HLA致敏,经克隆增殖后,致敏T细胞到达靶器官,识别移植的异体抗原,导致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局部浸润等炎症反应,甚至移植器官的坏死。

小   结

一、I 型超敏反应个体差异最突出

二、临床实践中遇到的超敏反应常为混合型

三、某些药物可引起不同类型的超敏反应

四、同一疾病可有几种类型超敏反应机制的共同

参与

(补充)

————5分钟——

————10分钟——

————60分钟——

————60分钟——

————30分钟——

————30分钟——

————5分钟——

免疫细胞概述

T淋巴细胞

一、T细胞的发育与分布:

★ 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 

★二、T淋巴细胞的主要表面分子

三、T细胞亚群和功能:  

★ 表型

   

1. 试述各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和常见疾病。

2. I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是什么?

肿瘤免疫、移植免疫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