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教学大纲
(供中西医结合专业使用)
前言
教材:王雪峰主编,姬承武副主编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年第1版。(现改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教学对象:中西医结合专业。
大纲说明:《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是以中医理论几西医理论为指导,研究儿童生长发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的一门学科。在培养应用人才的目标下,通过学习中、西医基础理论,结合儿科专业教学、临床实践,培养中西医结合新型的医学人才,为保障儿童健康服务。
本大纲是本着实用原则,参照西医《儿科学》和《中医儿科学》教学大纲的内容、格式、要求,结合当前儿科医疗保健特点和学生的学制情况编写的,旨在通过学习中西医两方面适宜的广度、深度的知识素材基础上,努力沟通联系,寻求彼此的结合点,尽量使中西医两种临床思维模式在临床实践中形成某种程度的协调一致,从而达到中西医有机地结合。
本大纲总学时数126学时,其中课堂讲授102学时,实践课24学时,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多媒体、挂图、图片、音视教材、教学模型、实体病人等教具进行直观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目的要求与内容
第一章 绪 论
【目的要求】
1.了解中西医两种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简史。
2.熟悉中、西医儿科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学术进步及其对中医学术发展的影响。
3.掌握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发展的学术成就。
【教学内容】
1.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的概念,及与中医儿科学、西医儿科学的联系和区别。
2.中医儿科学的形成与发展、西医儿科学的发展和引入,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的发展及取得的进展。
3.中医儿科学理论体系形成及特点:《内经》、《伤寒论》、《诸病源候论》等对中医儿科学术体系建立的影响:钱乙、陈文中、董汲、万全、等医家对中医儿科理论体系完善的影响。
4.西医儿科理论体系形成简介及特点。
5.重点介绍西医引入中国以后,中西医结合的进展、取得的成就和发展前景。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
【教学时数】
课堂讲授1学时
第二章 儿科学基础
第一节 年龄分期与生长发育
【目的要求】
1.了解儿童生长发育过程、规律、特点。
2.了解古代小儿年龄分期。
3.掌握儿童常用的生理常数,现代小儿年龄分期及其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1.讲述小儿形体增长和功能发育的过程、规律、特点。讲解现代小儿年龄分期及其临床意义:(1)胎儿期的正常发育,(2)新生儿期的正常发育,(3)婴儿期的正常发育,(4)幼儿期的正常发育,(5)幼童期的正常发育,(6)儿童期的正常发育,(7)青春期的正常发育。
2.详细讲解儿童常用的生理常数的计标方法和临床应用。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组织小组讨论。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2学时
第二节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目的要求】
1.熟悉小儿五脏生理特点。
2.掌握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以利于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
【教学内容】
1.讲述中医儿科的生理、病理特点、讲解“稚阴稚阳”“纯阳”的含义。
2.西医学方面从解剖,生理生化、营养代谢、免疫、病理、临床等讲述儿科特点。3.从中、西医两方面相互论证、说明儿科生理、病理特点。
3.重点讲述脾常不足、肺常不足、肾常虚、肝常有余、心常有余的含义及临床意义。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组织小组讨论。
【教学时数】
课堂讲授2学时
第三节 小儿喂养与保健
【目的要求】
1.了解合理喂养,预防保健对小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2.熟悉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混合喂养三种喂养方式与添加辅食的时间和方法。
3.了解幼儿期、幼童期、儿童期膳食的配制以及婴儿的喂养方法。
4.熟悉各年龄期的保健原则以及预防接种的实施步骤。
【教学内容】
1.讲解合理喂养对小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2.讲解各年龄小儿对热量、水份、营养物质的需要以及对护理、教养、体格煅炼等具体要求。
3.重点讲解母乳喂养的优点、哺乳方法、断乳时间及注意事项。
4.讲解人工喂养、混合喂养的适应证,尤其乳类的选择,牛乳及其他代用品的使用方法。
5.讲解添加辅食的重要性、添加的原则、种类及时间。
6.讲解幼儿、幼童、儿童膳食的配制原则、种类和方法。
7.讲解小儿传染病管理原则,实施办法以及预防接种的种类,指导操作技能和实施程序。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临床见习,实物示教,技能操作示范或配合电化教学。
【教学时数】
临床见习或自习1学时
第四节 儿科诊法概要
【目的要求】
1.熟练掌握儿科病史的采集,书写和体格检查的内容程序、方法、及其特点。
2.熟悉小儿指纹诊法和临床应用。
【教学内容】
1.讲解儿科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内容、程序、方法及特点、注意事项。
2.讲解儿科病案书写内容、格式、方法及注意事项。
3.重点讲解望诊在小儿四诊中的重要作用。
4.讲解小儿四诊内容特点及其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临床见习,电化教学。
【教学时数】
课堂讲授2学时
第五节 治疗概要
【目的要求】
1.熟悉儿科用药、治疗特点、原则。
2.掌握小儿药物用量折算方法(包括中医、西医)。
3.熟悉儿科常用的中医内治法、外治法及其适应证。
4.熟悉儿科西医治疗措施。
【教学内容】
1.讲解儿科中西医用药治疗特点,原则。
2.详细讲解小儿药物用量折算方法。
3..讲解儿科常用的中医内治法、外治法及其适应证。 .
4.讲解儿科西医治疗措施:护理及一般处理、饮食疗法、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介绍近年来儿科治疗新进展。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电化教学。
【教学时数】
自习1学时
第六节 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和液体疗法。
【目的要求】
1.了解小儿体液平衡特点。
2.掌握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教学内容】
1.讲解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2.重点讲解脱水、低钾血症、高钾血症、酸碱平衡紊乱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3.介绍液体疗法的常用溶液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电化教学。
【教学时数】
课堂讲授2学时
第三章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第一节 新生儿分类、特点与护理
【目的要求】
1.了解新生儿学的研究范围、任务、特点。
2.熟悉新生儿的医学命名和分类。
3.了解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要点
【教学内容】
1.介绍新生儿学的研究范围、任务、含义及特点。
2.讲解新生儿的医学命名和分类。
3.介绍正常足月儿与早产儿的外观特点、生理特点、及护理特点。
4.介绍新生儿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教学方法】
自学为主,结合辅导。
【教学时数】
自习1学时
第二节 新生儿黄疸
【目的要求】
1.了解新生儿胆红素代射特点。
2.掌握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3.熟悉病理性黄疸的常见病因及诊断、治疗。
【教学内容】
1.讲解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2.重点讲解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3.介绍病理性黄疸常见病因及诊断。
1.重点讲解病理黄疸的西医治疗及中医辩证论治。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为主,结合临床见习,病案讨论。
【教学时数】
课堂讲授2学时
第三节 新生儿硬肿症
【目的要求】
1.了解硬肿症的发病原因及机制。
2.熟悉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表现。
3.掌握硬肿症的诊断及西医治疗、中医辩证论治,及相关外治法。。
【教学内容】
1.中西两方面介绍硬肿症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2.重点讲解硬肿症的诊断及临床特点(部位、顺序、硬肿特点)病情分度标准。
3.讲解中医对硬肿症的辩证论治。
4.西医复温法、中医外治法。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结合临床见习,病案讨论。
【教学时数】
课堂讲授1学时
第四节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目的要求】
1.了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因和病机。
2.熟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分度。
3.掌握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西医治疗原则。
【教学内容】
1.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因和病机。
2.重点讲述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分度。
3.中医对该病的认识及辨证要点。
【教学方法】
自习,结合临床见习或病例讨论。
【教学时数】
自习1学时
第四章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节 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相关检查
【目的要求】
1.了解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2.了解小儿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特点。
3.了解与肺常不足的相关性
【教学内容】
1.介绍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2.介绍小儿呼吸系统常免疫特点及常用检查方法。
3.与肺常不足的相关性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1 学时
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目的要求】
2.了解中西医两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及临床表现。
3.熟练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并发症诊断与鉴别诊断,掌握中、西医两套防治方法。
【教学内容】
1.讲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含义、范围、流行病学特点与中医感冒的关系。
2.讲解中西医两方面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3.详细讲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西医学分型(一般类型、特殊类型)并发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4.重点讲解中西医治疗原则、防治措施及治疗新进展。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结合临床见习或病案讨论。
【教学时数】
课堂讲授l学时
第三节 急性支气管炎
【目的要求】
1.了解急性支气管炎的概念、流行病学特点。
2.从中西医两角度理解其病因病机。
3.熟悉急性支气管炎的诊断、鉴别诊断。
4.掌握中西医两方面的治疗原则、防治措施。
【教学内容】
1.介绍急性支气管炎的含义、范围,与中医咳嗽的关系,儿童流行病学特点。
2.介绍中西医两方面对急性支气管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3.讲解急性支气管炎的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4.讲解急性支气管炎的中医辩证论治及西医学的防治措施及研究进展。
【教学方法】
自学为主,结合及临床见习或病案讨论
【教学时数】
自习1学时。
第四节 肺 炎
【目的要求】
1.了解肺炎的含义、儿童流行病学特点,与中医肺炎喘嗽的关系。
2.了解中西医两方面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
3.熟悉肺炎及其变证(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并掌握其诊断及鉴别诊断。
4.掌握肺炎常证的中西医防治措施及变证的西医紧急处理措施。
【教学内容】
1.讲解肺炎的的含义与中医学肺炎喘嗽的关系,儿童肺炎流行病学特点。
2.讲解中西医两方面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
3.详细讲解肺炎常证及变证(并发症)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并注意与支气管炎、哮喘等病证相互鉴别。
4.重点讲解中医对肺炎常证的治疗原则,分型论治及西医学对变证的诊疗要点。
5.介绍肺炎的预防、调护及治疗进展。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结合临床见习或病例讨论。
【教学时数】
课堂讲授3学时。
第五节 支气管哮喘
【目的要求】
1.了解哮喘的定义、范围、儿童哮喘流行病学特点与中医学的哮喘的关系,及研究进展。
2.了解中西医两方面对哮喘病因病机的理解认识。
3.熟悉哮喘典型发作的临床表现及程度的判断,掌握各临床类型的诊断依据。
4.掌握中西医两方面的治疗原则及防治措施。
【教学内容】
1.讲解哮喘的定义、范围、中西医病名对照、儿童哮喘流行病学特点,并介绍研究进展。
2.从中西医角度讲解哮喘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3.介绍哮喘典型发作的临床表现,急性发作期,非急性发作期,缓解期的分级依据。
4.详细讲解哮喘的诊断及各临床类型的诊断依据。
5.重点讲解中西医防治措施,特别是中医对缓解期的辩证论治和西医学对发作期治疗措施,并介绍治疗进展。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结合临床见习或病例讨论。
【教学时数】
课堂讲授1学时
第五章 循环系统疾病
第一节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相关检查
【目的要求】
1.熟悉胎儿血液循环及出生后血液动力学的改变。
2.了解小儿循环系统疾病概况。
3.熟悉小儿循环系统常用检查方法
【教学内容】
1.讲解心脏胚胎发育,正常胎儿血循环及出血后血循环的变化。
2.一般介绍小儿循环系统疾病概况。
3.讲解小儿循环系统常用检查方法。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1学时
第二节 病毒性心肌炎
【目的要求】
1.掌握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诊断、中西医治疗。
2.熟悉病毒性心肌炎中西医病因病理。
3.了解病毒性心肌炎的鉴别诊断及中医其他疗法。
【教学内容】
1.掌握病毒性心肌炎的概念。
2.熟悉病毒性心肌炎中、西医病因病理。
3.掌握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及诊断依据,了解其鉴别诊断。
4.掌握病毒性心肌炎的西医治疗。
5.掌握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6.了解病毒性心肌炎其他疗法。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2学时
第二节 病毒性心肌炎
【目的要求】
1.了解病毒性心肌炎的概念,儿童流行病学特点。
2.了解中西医两方面对其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
3.熟悉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
4.掌握病毒性心肌炎的西医防治措施,了解中医的辩证施治。
【教学内容】
1.讲解病毒性心肌炎的概念,介绍中西医病名对照,儿童流行病学,中、西医对其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 ’
2.详细讲解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器械检查,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3.重点讲解西医的防治措施,并介绍中医的辩证论治及治疗进展。
【教学方法】 ,
课堂讲授,结合临床见习或病例讨论。
【教学时数】
课堂讲授2学时
第三节 充血性心力衰竭
【目的要求】
1.了解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概念,儿童流行病学特点,研究进展。
2.了解中西医两方面对其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
3.熟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并进行鉴别诊断。
4.掌握西医学的防治措施,熟悉中医的辩证施治。
【教学内容】
1.讲解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概念,儿童流行病学特点;目前研究进展。
2.介绍中西医两方面对其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
3.讲解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并注意进行鉴别诊断。
4.重点讲解西医学的具体防治措施,治疗进展,并介绍中医的辩证论治。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结合临床见习,病例讨论。
【教学时数】课堂讲授2学时
第四节 先天性心脏病
【目的要求】
1.熟悉先天性心脏病的定义、范围、病因、预防、分类、并发症及预后与中医学的相关疾病的关系,及研究进展。
2.了解中、西医两方面对先天性心脏病因病机的理解认识。
3.熟悉先天性心脏病各型的临床表现及程度的判断,掌握各临床类型的诊断依据。
4.掌握中西医两方面的治疗原则及防治措施。
【教学内容】
1.讲解先天性心脏病的定义、范围、病因特点,并介绍研究进展。
2.从西医角度讲解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及发病机理。
3.介绍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狭窄)
4.重点讲解中、西医防治措施,特别是西医内科治疗原则,外科手术适应症。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结合摸型或病例讨论。
【教学时数】
课堂讲授3学时
第六章 消化系统疾病
第一节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目的要求】
1.了解小儿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2.了解小儿消化系统常用检查方法。
3.了解与肺常不足的相关性
【教学内容】
1.介绍小儿消化系统发育与疾病关系。
2.讲解小儿消化系统常用的检查手段及选择方法
3.讲解与肺常不足的相关性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1学时
第二节 小儿口炎
【目的要求】
1.了解鹅口疮概念及临床特征。
2.掌握鹅口疮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和辩证论治。
【教学内容】
2.介绍鹅口疮的病因病机,说明病因主要为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条件。
3.详细介绍鹅口疮、疱疹性口炎及溃疡性口炎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4.重点讲述中医的治疗原则,辩证论治,介绍西医学的防治措施。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结合临床见习,病例讨论。
【教学时数】
课堂讲授2学时
第三节 胃炎
【目的要求】
1.了解胃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掌握其临床表现及诊断,防治措施。
【教学内容】
1.讲解胃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重点讲解其临床表现,临床类型、诊断及防治措施。
3.介绍中、西医治疗进展。
【教学方法】
自习,结合临床见习,病例讨论。
【教学时数】
自习3学时
第四节 小儿腹泻
【目的要求】
1.了解腹泻的定义。理解中西医两方面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
2.熟悉腹泻的临床表现,掌握其诊断要点(特别是并发症(变证)的诊断)及病因鉴别诊断。
3.掌握中医治疗原则,辩证论治及西医学的防治措施(特别是合并水、电解质紊乱的治疗措施)
【教学内容】
1.讲解腹泻的定义,从中西医两方面论述腹泻病因病机。
2.介绍腹泻的临床表现及其诊断要点,详细讲解并发证(变证)的诊断要点及中医不同证型,西医不同病因的腹泻的临床表现特点。
3.重点讲述腹泻的中医治疗原则,辩证论治,西医学的防治措施,详细讲解腹泻并水、电解质紊乱的诊疗要点,治疗进展。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结合临床见习,病案讨论。
【教学时数】
课堂讲授3学时
第七章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节 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相关检查
【目的要求】
1.了解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2.熟悉中医肾常虚的含义。
3.熟悉小儿肾脏疾病主要实验室的检查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1.一般介绍小儿肾脏、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的解剖特点。
2.重点讲解小儿泌尿系统的生理特点(新生儿、婴幼儿)。
3.讲解中医肾常虚与生理特点的相关性。
4.讲解肾脏疾病的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常用的肾功能检查。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1学时
第二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
【目的要求】
1.了解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概念、流行病学特点,与中医水肿的关系。
2.熟悉中西医对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病理机制的认识。
3.掌握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实验检查、诊断要点。
4.掌握中西医两方面的防治原则及措施。
【教学内容】
1.讲解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概念、流行病学特点及与中医水肿的关系,研究进展。
2.分述中西医对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3.详细讲解急性肾小球肾炎及其严重合并症的临床表现、实验检查及诊断要点、鉴别诊断。
4.重点讲解急性肾小球肾炎及其合并症的中西医防治原则、措施。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结合临床见习,病例分析。
【教学时数】
课堂讲授2学时
第三节 肾病综合症
【目的要求】
1.了解肾病综合征的概念、流行病学特点,与中医水肿的关系。
2.熟悉中西两方面对肾病综合症的病因、病理机制的认识。
3.掌握肾病综合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
4.掌握中西医两方面的防治原则及措施。
【教学内容】
1.讲解肾病综合征的概念,临床特征,流行病学特点、与中医水肿关系。
2.分述中西医对肾病综合征的病因病机认识。
3.详细讲述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分型,实验检查,常见并发症,及诊断要点,鉴别诊断。
4.重点讲述肾病综合征及其并发症的中西医防治原则。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结合临床见习,病例分析。
【教学时数】
课堂讲授2学时
第四节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目的要求】
1.了解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病因病理。
2.熟悉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3.熟悉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治疗及用药。
【教学内容】
1.概念。
2.病因病理。
3.治疗及用药。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结合临床见习,病例分析。
【教学时数】
课堂讲授1学时
第八章 神经系统疾病
第一节 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检查方法
【目的要求】
1.了解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2.掌握小儿神经系统检查方法。
3.了解与中医心常有余肝常有余的相关性。
【教学内容】
1.一般介绍儿童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2.讲解小儿神经系统检查方法。
3.讲解与中医心常有余肝常有余的关系。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1学时
第二节 癫 痫
【目的要求】
1.了解小儿癫痫概念,小儿癫痫的临床特点,研究进展。
2.了解小儿癫痫的中西医两方面对其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
3.熟悉国际抗癫痫协会制定的临床分类及其临床表现。
4.掌握小儿癫痫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5.熟悉其中西医的防治措施,掌握癫痫持续状态的救治措施:
【教学内容】
1.讲解小儿癫痫的概念,临床特点,目前研究进展。
2.分述中西医对其病因,发病机理的认识。
3.详细讲述国际抗癫痫协会制定的临床分类及其临床表现,重点讲述小儿癫痫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4.介绍西医的防治措施及中医辩证施治,重点讲解癫痫持续状态的西医救治措施,并介绍治疗进展。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结合临床见习,病案讨论。
【教学时数】
课堂讲授2学时
第三节 化脓性脑膜炎
【目的要求】
1.了解化脓性脑膜炎的概念,儿童流行病学特点。
2.了解其病因、流行病学、病理机制,简单了解中医对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
3.掌握其不同临床类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熟悉其诊断及鉴别诊断。
4.掌握西医学对其防治措施,了解中医的辩证施治。
【教学内容】
1.讲解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概念,流行病学特点及研究进展。
2.讲述其病因,流行病学、病理机制,简介中医对其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
3.详细讲解病毒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不同类型的临床表现,常见并发症,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4.重点讲述西医学对其防治措施,介绍中医的辩证论治。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结合临床见习,病案讨论。
【教学时数】
课堂讲授1学时
第四节 病毒性脑炎
【目的要求】
1.了解病毒性脑膜炎、脑炎的概念,儿童流行病学特点。
2.了解其病因、流行病学、病理机制,简单了解中医对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
3.掌握其不同临床类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熟悉其诊断及鉴别诊断。
4.掌握西医学对其防治措施,了解中医的辩证施治。
【教学内容】
1.讲解小儿病毒性脑膜炎、脑炎的概念,流行病学特点及研究进展。
2.讲述其病因,流行病学、病理机制,简介中医对其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
3.详细讲解病毒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不同类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4.重点讲述西医学对其防治措施,介绍中医的辩证论治。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结合临床见习,病案讨论。
【教学时数】
课堂讲授1学时
第五节 格林-巴利综合征
【目的要求】 r
1.了解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概念,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特点,研究进展。
2.了解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中西医两方面对其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
3.熟悉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分类及其临床表现。
4.掌握格林-巴利综合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5.熟悉其中西医的防治措施,掌握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综合训练方法。
【教学内容】
1.讲解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概念,特点和目前研究进展。
2.分述中西医对其病因,发病机理的认识。
3.详细讲述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分类及其临床表现,重点讲格林-巴利综合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4.介绍西医的防治措施及中医辩证施治和治疗进展。
5.介绍呼吸肌麻痹的处理和气管切开的指征。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结合临床见习,病案讨论。
【教学时数】
课堂讲授1学时
【目的要求】
1.了解小儿脑瘫概念,小儿脑瘫的流行病学特点,研究进展。
2.了解小儿脑瘫的中西医两方面对其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
3.熟悉小儿脑瘫临床分类及其临床表现。
4.掌握小儿脑瘫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5.熟悉其中西医的防治措施,掌握小儿脑瘫的综合训练方法。
【教学内容】
1.讲解小儿脑瘫的概念,特点和目前研究进展。
2.分述中西医对其病因,发病机理的认识。
3.详细讲述小儿脑瘫临床分类及其临床表现,
4.重点讲小儿脑瘫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5.介绍西医的防治措施及中医辩证施治和治疗进展。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结合临床见习,病案讨论。
【教学时数】
课堂讲授2学时
第九章 小儿常见心理障碍
第一节 儿童多动症
【目的要求】
1.了解儿童多动综合证的概念,临床特点,研究进展。
2.了解中西医两方面对其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
3.熟悉其临床表现,掌握其诊断要点。
4.掌握其中西医防治措施。
【教学内容】
1.讲解儿童多动综合证的概念,中西医病名对照,目前研究进展,介绍中西医对其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
2.介绍其临床表现特点,诊断要点,并注意与正常www.med126.com/sanji/顽童,多发性抽动症等相互鉴别。
3.介绍西医学的心理,药物治疗、预防措施及中医的辩证论治。
【教学方法】
自学为主,结合辅导,临床见习,病例分析。
【教学时数】
课堂讲授2学时
第二节 多发性抽动症
【目的要求】
1.了解多发性抽动症概念,抽动-秽语综合症的临床特点,研究进展。
2.了解发性抽动症的中西医两方面对其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
3.熟悉发性抽动症临床分类及其临床表现。
4.掌握发性抽动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5.熟悉其中西医的防治措施。
【教学内容】
1.讲解发性抽动症的概念,特点和目前研究进展。
2.分述中西医对其病因,发病机理的认识。
3.详细讲述发性抽动症临床分类及其临床表现。
4.重点讲发性抽动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5.介绍西医的防治措施及中医辩证施治和治疗进展。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病案讨论。
【教学时数】
自习1学时
第十章 造血系统疾病
第一节 小儿造血功能及血液特点
【目的要求】
1.掌握小儿造血和血液系统特点。
2.了解中医对血的生成与功能的认识。
【教学内容】
1.重点讲解小儿造血和血液特点(胎儿及生后造血、血象和血红蛋白变化规律等)。
2.介绍中医对血的生成与功能的认识。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1学时。
第二节 小儿贫血总论
【目的要求】
1.掌握小儿贫血概念、分度、分类;掌握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及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的临床表现、中西医治疗。
2.熟悉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中、西医病因病理、诊断。
3.了解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预防。
【教学内容】
1.掌握贫血概念、分度、分类。
2.掌握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概念、临床特点。
3.熟悉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中、西医病因病理。
4.掌握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及诊断。
5.了解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预防。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3学时。
第三节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目的要求】
1.了解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概念,临床特征,流行病学特点。
2.了解铁代谢过程和小儿铁代谢特点。
3.熟悉西医学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了解中医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
4.熟悉其临床表现及有关实验室检查,掌握其诊断及鉴别诊断。 .
5.掌握铁剂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了解中医的辩证论治。
【教学内容】
1.讲解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概念,临床特征,中西医病名对照,流行病学特点。
2.讲解铁代谢过程及小儿铁代谢特点,介绍中西医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
3.详细讲述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断要点,并指出与其它贫血性疾病相互鉴别。
4.重点讲授铁剂治疗及预防措施,并介绍中医的辩证施治。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结合临床见习,病例分析。
【教学时数】
课堂讲授2学时
第四节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目的要求】
1.了解紫癜的概念,临床特征,流行病学特点,中西医病名对照,研究进展。
2.了解中西医对其病因、发病机理的认识。
3.熟悉其诊断及鉴别诊断。
4.掌握西医对其防治措施和中医的辩证施治。
【教学内容】
1.讲解紫癜的概念,临床特征,中西医病名对照,儿童流行病学特点,目前研究进展。
2.介绍中西医两方面对其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
3.介绍其临床表现、诊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和其它出血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4.重点讲述中西医两方面的防治措施,治疗进展。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结合临床见习或病例讨论。
【教学时数】
课堂讲授1学时
第十一章 内分泌疾病
第一节 儿童期糖尿病
【目的要求】
1.了解儿童期糖尿病概念,儿童期糖尿病的临床特点,研究进展。
2.了解儿童期糖尿病的中西医两方面对其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
3.熟悉儿童期糖尿病临床分类及其临床表现。
4.掌握儿童期糖尿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5.熟悉其中西医的防治措施。
【教学内容】
1.讲解儿童期糖尿病的概念,特点和目前研究进展。
2.分述中西医对其病因,发病机理的认识。
3.详细讲述儿童期糖尿病临床分类及其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并发症。
4.重点讲儿童期糖尿病的诊断、实验室检查及鉴别诊断。
5.介绍西医的防治措施及中医辩证施治、胰岛素的用法和治疗进展。
6.介绍酮症酸中毒的治疗和饮食疗法。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结合临床见习,病案讨论。
【教学时数】
课堂讲授3学时
第十二章 结缔组织病及免疫性疾病
第一节 风湿热
【目的要求】
1.了解风湿热概念,风湿热的临床特点,研究进展。
2.了解风湿热的中西医两方面对其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
3.熟悉风湿热临床分类及其临床表现。
4.掌握风湿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5.熟悉其中西医的防治措施,掌握风湿热的综合训练方法。
【教学内容】
1.讲解风湿热的概念,特点和目前研究进展。
2.分述中西医对其病因,发病机理及病理分期的认识。
3.重点讲述风湿热心脏炎、关节炎、舞蹈病、皮下结节、环性型红斑方面的表现。4.重点讲风湿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5.介绍西医的防治措施及中医辩证施治和治疗进展。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结合临床见习,病案讨论。
【教学时数】
课堂讲授1学时
第二节 儿童类风湿病
【目的要求】
&nbwww.med126.comsp; 1.了解儿童类风湿病概念,儿童类风湿病的临床特点,研究进展。
2.了解儿童类风湿病的中西医两方面对其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
3.熟悉儿童类风湿病临床分类及其临床表现。
4.掌握儿童类风湿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5.熟悉其中西医的防治措施,掌握儿童类风湿病后遗症的综合训练方法。
【教学内容】
1.讲解儿童类风湿病的概念,特点和目前研究进展。
2.分述中西医对其病因,发病机理的认识。
3.详细讲述儿童类风湿病临床分类及其临床表现。
4.重点讲儿童类风湿病的各型的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
5.介绍西医的防治措施及中医辩证施治和治疗进展。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结合临床见习,病案讨论。
【教学时数】
课堂讲授1学时
第三节 过敏性紫癜
【目的要求】
1.了解过敏性紫癜概念,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研究进展。
2.了解过敏性紫癜的中西医两方面对其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
3.熟悉过敏性紫癜临床分类及其临床表现。
4.掌握过敏性紫癜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5.熟悉其中西医的防治措施,掌握过敏性紫癜的激素用法。
【教学内容】
1.讲解过敏性紫癜的概念,特点和目前研究进展。
2.分述中西医对其病因,发病机理的认识。
3.详细讲述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重点讲过敏性紫癜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4.介绍西医的防治措施及中医辩证施治、激素用法和治疗进展。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结合临床见习,病案讨论。
【教学时数】
课堂讲授2学时
第四节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目的要求】
1.了解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概念,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2.了解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的中西医两方面对其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
3.熟悉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4.掌握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5.熟悉其中西医的防治措施。
【教学内容】
1.讲解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的概念,特点和目前研究进展。
2.分述中西医对其病因,发病机理的认识。
3.详细讲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4.重点讲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5.介绍西医的防治措施及中医辩证施治和治疗进展。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结合自习,病案讨论。
【教学时数】
自习1学时
第十三章 营养性疾病
第一节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目的要求】
1.了解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概念及和中医疳证的关系。
2.从中西两角度了解其病因病理。
3.熟悉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常见的并发症
4.掌握其诊断要点及西医学对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分型分度。
5.掌握中医的治疗原则,辩证论治,及西医学的防治措施。
【教学内容】
1.讲解疳证的含义,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含义及两者之关系。
2.从中西医两角度介绍其对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3.详细讲解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及常见的并发症,诊断要点及西医分型分度办法
4.重点讲解疳证的治疗原则及辩证论治,和西医学的防治措施。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结合临床见习,病例讨论。
【教学时数】
课堂讲授2学时
【目的要求】
1.了解维生素D来源,代谢和生理功能
2.熟悉维生素D缺乏的因素。
3.掌握佝偻病的各期的临床表现,诊断及西医治疗和中医辩证论治。
【教学内容】
1.讲解维生素D的来源,代谢过程,生理功能。
2.详细论述维素D缺乏的四大因素。
3.重点讲解其各期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详细讲述其西医治疗措施和中医的辩证论治。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结合临床见习,病例讨论。
【教学时数】
课堂讲授2学时
第二节
第十四章 急性传染病
第一节 麻 疹
【目的要求】
1.了解麻疹的概念,流行病学特点。
2.了解中西医对其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
3.熟悉麻疹不同类型的临床表现及常见的并发证、诊断,特别是早期诊断特征。
4.掌握中西医的防治措施。
【教学内容】
1.讲解麻疹的概念,流行病学特点。
2.分述中西医两方面对麻疹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
3.详细讲述麻疹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的临床表现及特征性表现。介绍常见的并发症,
4.重点讲解诊断要点特别是早期诊断的依据。介绍与其它出疹性疾病的鉴别。
5.重点讲解西医的防治措施及中医的辩证施治。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结合临床见习或病案讨论
【教学时数】 、
课堂讲授2学时
第二节 风 疹
【目的要求】 .
1.了解风疹的概念,流行病学特点。
2.了解中西医对其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
3.熟悉风疹出疹过程,及各期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
4.掌握中医的辩证论治,了解西医的防治措施。
【教学内容】
1.讲述风疹的概念、流行病学特点。
2.分述中西医对其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
3.详细讲解风疹各期的临床表现及诊断,介绍和其它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4.重点讲解风疹的中医辩证施治,介绍西医的防治措施。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结合临床见习或病案讨论。
【教学时数】
课堂讲授1学时
第三节 幼儿急疹
【目的要求】
1.了解幼儿急疹的概念,中西医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
2.了解其临床表现,特征性表现,诊断要点。
3.熟悉其中医辩证施治及了解其西医的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
1.讲述幼儿急疹的概念,临床特征,流行病学特点。
2.从中西两角度简介其病因病机。
3.讲解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介绍幼儿急疹与其它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4.讲述中医的辩证论治,介绍西医的防治原则,调护措施。
【教学方法】
自学为主结合辅导,临床见习,或病例讨论。
【教学时数】
课堂讲授1学时
第四节 水 痘
【目的要求】
1.了解水痘的概念,流行病学特点。
2.了解中西医对其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
3.熟悉水痘不同类型的临床表现及常见的并发证、诊断,特别是早期诊断特征。
4.掌握中西医的防治措施。
【教学内容】
1.讲解水痘的概念,流行病学特点。
2.分述中西医两方面对水痘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
3.详细讲述水痘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的临床表现及特征性表现。介绍常见的并发症,
4.重点讲解诊断要点特别是早期诊断的依据。介绍与其它出疹性疾病的鉴别。
5.重点讲解西医的防治措施及中医的辩证施治。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结合临床见习或病案讨论
【教学时数】
课堂讲授2学时
第五节 猩红热
【目的要求】
1.了解猩红热的概念,流行病学特点。
2.了解中西医对其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
3.熟悉猩红热不同类型的临床表现及常见的并发证和诊断。
4.掌握中西医的防治措施。
【教学内容】
1.讲解猩红热的概念,流行病学特点。
2.分述中西医两方面对猩红热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
3.详细讲述猩红热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的临床表现及特征性表现。介绍常见的并发症,
4.重点讲解诊断要点特别是早期诊断的依据。介绍疾病的鉴别诊断。
5.重点讲解西医的防治措施及中医的辩证施治。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结合临床见习或病案讨论
【教学时数】 、
课堂讲授1学时
第六节 流行性腮腺炎
【目的要求】
1.了解流行性腮腺炎的概念,流行病学特点。
2.了解中西医对其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
3.熟悉流行性腮腺炎不同类型的临床表现及常见的并发证和诊断。
4.掌握中西医的防治措施。
【教学内容】
1.讲解流行性腮腺炎的概念,流行病学特点。
2.分述中西医两方面对流行性腮腺炎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
3.详细讲述流行性腮腺炎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的临床表现及特征性表现。介绍常见的并发症,
4.重点讲解诊断要点特别是早期诊断的依据。介绍疾病的鉴别诊断。
5.重点讲解西医的防治措施及中医的辩证施治。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结合临床见习或病案讨论
【教学时数】 、
课堂讲授1学时
【目的要求】
1.熟悉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特征。
2.了解中西医两方面对其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
3.熟悉其各临床类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掌握其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4.掌握其西医防治措施,了解中医辩证施治,治疗进展。
【教学内容】 ,
1.讲解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特征,流行病学特点,中西医病名对照。
2.介绍中西两方面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
3.详细讲述各临床类型的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4.重点讲述西医学的防治措施,介绍中医的辩证论治及治疗进展。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结合临床见习,病案讨论。
【教学时数】
课堂讲授1学时
第八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目的要求】
1.了解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概念,流行病学特点。
2.了解中西医对其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
3.熟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不同类型的临床表现及常见的并发证。
4.掌握中西医的防治措施。
【教学内容】
1.讲解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概念,流行病学特点。
2.分述中西医两方面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
3.详细讲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及特征性表现。实验室检查。
4.重点讲解诊断要点特别是早期诊断的依据。
5.重点讲解西医的防治措施及中医的辩证施治。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结合临床见习或病案讨论
【教学时数】
课堂讲授1学时
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 寄生虫病
第一节 蛔虫病
【目的要求】
1.了解蛔虫病的概念,临床特点。
2.了解中西医对其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
3.熟悉蛔虫病不同类型的临床表现及常见的并发证。
4.掌握中西医的防治措施。
【教学内容】
1.讲解蛔虫病的概念,流行病学特点。
2.分述中西医两方面对蛔虫病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
3.详细讲述蛔虫病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的临床表现及特征性表现。介绍常见的并发症,4.重点讲解诊断要点特别是早期诊断的依据。
5.重点讲解西医的防治措施及中医的辩证施治。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结合临床见习或病案讨论
【教学时数】
自习1学时
第二节 蛲虫病
【目的要求】
1.了解蛲虫病的概念,临床特点。
2.了解中西医对其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
3.熟悉蛲虫病不同类型的临床表现及常见的并发证。
4.掌握中西医的防治措施。
【教学内容】
1.讲解蛲虫病的概念,流行病学特点。
2.分述中西医两方面对蛲虫病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
3.详细讲述蛲虫病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的临床表现及特征性表现。介绍常见的并发症,
4.重点讲解诊断要点特别是早期诊断的依据。
5.重点讲解西医的防治措施及中医的辩证施治。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结合临床见习或病案讨论
【教学时数】
自习1学时
第三节 绦虫病
【目的要求】
1.了解绦虫病的概念。
2.熟悉肠道绦虫及囊虫移行的病因病机。
3.掌握绦虫病的诊断要点、西医治疗、辨证论治。
【自学内容】
1.绦虫病的概念,中医病名,发病情况。
2.绦虫病、囊虫病诊断要点。
3.饮食不当,生食肉类的病因。虫踞肠腑、扰乱气机,囊虫移行、痰瘀阻滞的病机。
4.证治分类;绦虫踞肠证治以驱绦下虫,配合调理脾胃;囊虫移行证治以驱虫杀虫,化痰活血通络。
5.绦虫病的单方验方。
6.绦虫病的西医治疗。
第十六章小儿危重症处理
第一节 心跳呼吸骤停与心肺复苏术
【目的要求】
1.了解心跳呼吸骤停常见原因,及其病理、生理。
2.掌握其诊断依据及心肺脑复苏术,掌握复苏术后处理及治疗研究进展。
【教学内容】
1.讲解引起心跳呼吸骤停的常见原因及其病理,生理变化。
2.详细讲述其诊断依据,重点讲述心肺、脑复苏术以及复苏后处理措施,介绍目前治疗研究进展。 .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结合临床见习或病案讨论。
【教学时数】
课堂讲授21学时
第二节 感染性休克
【目的要求】
1.了解感染性休克的概念,临床特点、中医病名。 ’
2.从中西医两方面了解其病因及发病机制。
3.掌握诊断要点及西医学的防治措施,治疗进展。
【教学内容】
1.讲解惊厥的含义、临床特点。
2.介绍中医的病因病机,从西医学角度详细讲述、分析其发病原因及机制。
3.讲述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
4.重点介绍西医的防治措施,治疗进展,简介中医的辩证施治。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结合临床见习,病例讨论。
【教学时数】
课堂讲授1学时
第十七章 中医相关疾病
第一节 咳嗽
【目的要求】
1.了解咳嗽的概念,临床特点。
2.了解中西医对其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
3.熟悉咳嗽不同类型的临床表现。
4.掌握中西医的防治措施。
【教学内容】
1.讲解咳嗽的概念,流行病学特点。
2.分述中西医两方面对咳嗽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
3.详细讲述咳嗽不同类型和临床表现。
4.重点讲解诊断要点特别是早期诊断的依据。
5.重点讲解西医的防治措施及中医的辩证施治。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结合临床见习或病案讨论
【教学时数】
课堂讲授2学时
第儿节 积滞
【目的要求】
1.了解积滞的概念,临床特点。
2.了解中西医对其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
3.熟悉积滞不同类型的临床表现。
4.掌握中西医的防治措施。
【教学内容】
1.讲解积滞的概念,流行病学特点。
2.分述中西医两方面对积滞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
3.详细讲述积滞不同类型和临床表现。
4.重点讲解诊断要点特别是早期诊断的依据。
5.重点讲解西医的防治措施及中医的辩证施治。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结合临床见习或病案讨论
【教学时数】
课堂讲授2学时
第三节 厌食
【目的要求】
1.了解厌食的概念,临床特点。
2.了解中西医对其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
3.熟悉厌食不同类型的临床表现及常见的并发证。
4.掌握中西医的防治措施。
【教学内容】
1.讲解厌食的概念,流行病学特点。
2.分述中西医两方面对厌食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
3.详细讲述厌食不同类型和临床表现。
4.重点讲解诊断要点特别是早期诊断的依据。
5.重点讲解西医的防治措施及中医的辩证施治。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结合临床见习或病案讨论
【教学时数】
课堂讲授2学时
第四节 疳症
【目的要求】
1.了解疳症的概念,含义和临床特点。
2.了解中西医对其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
3.熟悉疳症不同类型的临床表现及常见的并发证。
4.掌握中西医的防治措施。
【教学内容】
1.讲解疳症的概念,流行病学特点。
2.分述中西医两方面对疳症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
3.详细讲述疳症的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4.重点讲解诊断要点特别是早期诊断的依据。
5.重点讲解西医的防治措施及中医的辩证施治。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结合临床见习或病案讨论
【教学时数】
课堂讲授2学时
第五节 尿血
【目的要求】
1.了解尿血的概念,临床特点。
2.了解中西医对其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
3.熟悉尿血不同类型的临床表现。
4.掌握中西医的防治措施。
【教学内容】
1.讲解尿血的概念。
2.分述中西医两方面对尿血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
3.详细讲述尿血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4.重点讲解诊断要点特别是早期诊断的依据。
5.重点讲解西医的防治措施及中医的辩证施治。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结合临床见习或病案讨论
【教学时数】
自习1学时
第六节 惊风
【目的要求】
1.了解惊风的概念,临床特点,分类。
2.了解中西医对其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
3.熟悉急、慢惊风不同类型的临床表现及常见的并发证。
4.掌握中西医的防治措施。
【教学内容】
1.讲解惊风的概念。
2.分述中西医两方面对惊风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
3.详细讲述惊风的临床表现。
4.重点讲解诊断要点特别是诊断依据。
5.重点讲解西医的防治措施及中医的辩证施治。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结合临床见习或病案讨论
【教学时数】
自习3学时
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授课时数 实践时数 |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儿科学基础
第一节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2
第二节 生长发育 2
第三节 小儿喂养与保健 1 2
第四节 中西医儿科病史和体格检查特点 1
第五节 治疗概要 1 2
第六节 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和液体疗法 3 1
第三章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第一节 新生儿概论 1
第二节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和护理 2
第三节 新生儿黄疸 2
第四节 新生儿硬肿症 1 1
第十节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2 1
第四章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节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1
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
第三节 急性支气管炎 2
第四节 肺炎3 1
第五节 支气管哮喘2
第五章 循环系统疾病
第一节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1
第二节 病毒性心肌炎 2
第三节 充血性心力衰竭 2 1
第四节 先天性心脏病 2
第六章 消化系统疾病
第一节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1
第二节 小儿口炎 2
第二节 胃炎2
第三节 小儿腹泻 3 1
第七章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节 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1
第二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 2 2
第三节 肾病综合症2
第四节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1
第八章 神经系统疾病
第一节 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1
第二节 癫痫 2
第三节 化脓性脑膜炎2 1
第四节 病毒性脑炎 2
第五节 格林-巴利综合征 2
第六节 脑性瘫痪 2 2
第九章 小儿常见心理障碍
第一节 儿童多动综合征 1
第二节 多发性抽动症 1
第十章 造血系统疾病
第一节 小儿造血功能及血液特点1
第二节 小儿贫血总论 2
第三节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2
第四节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
第十一章 内分泌疾病
第一节 小儿内分泌系统的生理功能和特点 1
第二节 儿童期糖尿病 2
第十二章 结缔组织病及免疫性疾病
第一节 风湿热 2
第二节 儿童类风湿病 2
第三节 过敏性紫癜 2
第四节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2
第十三章 营养性疾病
第一节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2
第二节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31
第十四章 感染性疾病
第一节 麻疹 2
第二节 风疹 1
第三节 幼儿急疹 1
第四节 水痘 2
第五节 猩红热2
第六节 流行性腮腺炎2
第七节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2
第十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2
第十五章 寄生虫病
第一节 蛔虫病 1
第二节 蛲虫病 1
第三节 钩虫病 1
第四节 绦虫病 1
第十六章 小儿危急证处理
第一节 心跳呼吸骤停及心肺复苏术 22
第二节 感染性休克 21
第十七章 中医相关疾病
第一节 咳嗽 1
第二节 积滞 1
第三节 厌食 1
第四节 疳症 1
第五节 尿血 1
第六节 惊风 21
第七届 夜啼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