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职业生理学与职业心理学
第一节 职业生理学
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一方面会遇到劳动种类、劳动强度、劳动姿势、轮班工作及自身个体差异这样一些条件或因素;另一方面机体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和适应,不仅能完成作业而且可以促进健康。但若劳动负荷过大、劳动时间过长及环境条件太差,至人体不能适应或耐受时,这些也就构成了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并造成危害:生理和心理过度紧张从而使作业能力下降,甚至损害健康。为达到劳动过程最大限度地适应劳动者生理与心理需求,保护和促进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先后形成两门既独立又有关联-职业生理学(work physiology)和职业心理学(work psychology),以及为实现这种适应最大化的应用学科人类工效学(ergonomics)。职业生理学研究一定劳动条件下人的器官和系统功能的变化与适应,及其对预防疲劳和提高作业能力的影响。
一、体力劳动过程的生理变化与适应
(一)体力劳动时的能量代谢
人类的劳动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进行的,社会发展到了高级阶段,脑力与体力劳动可能达到理想的分配比例,现阶段仍有所偏重。由于骨骼肌约占体重的40%,故以其活动为主的体力劳动消耗的能量较大。在一般营养条件下,一个人每天摄入约20000kJ的能量,除基础代谢(约8000kJ)及业余活动等所需能量外,剩余供劳动消耗的能量约为10000kJ。
1.肌肉活动的能量来源:供给肌肉收缩与松弛活动的能量,首先是由肌细胞中的三磷酸腺苷(ATP)迅速分解提供的(式1),并由磷酸肌酸(CP)及时分解补充(式2),称ATP-CP系列。
ATP + H2O ADP + Pi + 29.3kJ/mol/L (1)
CP + ADP Cr + ATP (2)
注:ADP为二磷酸腺苷,Pi磷酸根,Cr肌酸
肌肉中CP的浓度约为ATP的5倍,但其贮量甚微,只能供肌肉活动几秒至1分钟之用。故需从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分解来提供再合成ATP的能量。正常情况,一般不动用蛋白质。中等强度肌肉活动,ATP以中速分解,糖和脂肪通过氧化磷酸化过程提供能量来合成ATP;在开始阶段利用的糖类较多,但随着活动时间的延长,利用脂肪的比例增大,脂肪即成为主要的能源。该过程需要氧的参与才能进行,故叫需氧系列。此时,一摩尔每升葡萄糖或脂肪能相应地形成38或130分子ATP,能使活动经济持久地进行。一升氧在呼吸链氧化葡萄糖可产生6.5毫摩尔每升ATP,而氧化脂肪则产生5.6毫摩尔ATP,故糖类作为肌肉活动的能源比脂肪更经济。
在大强度活动时,ATP分解非常迅速,需氧系列受到供氧能力的限制,形成ATP的速度不能满足肌肉活动的需要。此时,则靠无氧糖酵解产生乳酸的方式来提供能量,称乳酸系列。一摩尔每升葡萄糖只能形成2分子ATP,但速度较需氧系列快32倍,故能迅速提供较多的ATP供肌肉活动之用。其缺点是需动用大量的葡萄糖,产生的乳酸有致疲劳性,故不经济,也不能持久。肌肉活动的能量来源及其特点可概括于表1中。
表1 肌肉能量供应系统的一般特性
ATP-CP系列 | 乳酸系列 | 需氧系列 | |
氧 | 无氧 | 无氧 | 需氧 |
速度 | 非常迅速 | 迅速 | 较慢 |
能源 | CP,贮量有限 | 糖原,产生的乳酸有致疲劳性 | 糖原,脂肪及蛋白质,不产生致疲劳性副产物 |
产生ATP | 很少 | 有限 | 几乎不受限制 |
劳动类型 | 任何劳动,包括短暂的极重劳动 | 短期重及很重的劳动 | 长期轻及中等劳动 |
2.作业时氧消耗的动态:劳动时人体所需要的氧量取决于劳动强度;强度愈大,需氧量也愈多。劳动1分钟所需要的氧量叫氧需(oxygen demand)。氧需能否得到满足主要取决于循环系统的功能,其次为呼吸器官的功能。氧需和实际供氧不足的量叫氧债(oxygen debt)。血液在1分钟内能供应的最大氧量叫最大摄氧量(maximum oxygen uptake),成年人的最大摄氧量一般不超过3L,有锻炼者可达4L多。作业开始2~3分钟内,呼吸和循环系统的活动尚不能使摄氧量满足氧需,尽管肌肉可动用肌红蛋白结合的少量氧储备并充分地利用血氧,机体的能量是在缺氧条件下产生的,因此“借了”氧债。其后,呼吸和循环系统的活动逐渐加强,若在较轻的劳动,摄氧量可满足氧需,即进入稳定状态(steady state),其氧债也是恒定的,这样作业一般能维持较长的时间。在较重的劳动,尤其氧需超过最大摄氧量时,机体摄氧量不可能达到稳定状态,氧债持续增加,肌肉内的贮能物质(主要指糖原)迅速消耗,作业就不能持久。作业停止后的一段时间内,机体需要继续摄取较安静时为多的氧以偿还氧债:非乳酸氧债即恢复ATP、CP、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所需的氧可在2~3分钟内得到补偿;而乳酸氧债则需较长时间才能得到完全偿还。有时部分氧债也可在作业的稳定状态期间得到补偿。恢复期一般需数至十余分钟,也可长达1小时以上。作业之后摄氧增加,它不仅取决于肌肉内的氧债偿还过程,而且与许多因素有关,例如升高的体温,增强的呼吸活动,肌肉结构的变化以及机体氧储备的补足。因此,偿还的氧债一般比所借的氧债要高(图1)。
A:氧债;B:偿还氧债
3.作业的能消耗量与劳动强度分级:作业时的能消耗量是全身各器官系统活动能消耗量的总和。由于最紧张的脑力劳动的能消耗量不会超过基础代谢的10%,而肌肉活动的能消耗量却可达基础代谢的10~25倍,故传统上用能消耗量或心率来划分劳动强度(intensity of work)的大小,它只适用于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作业,一般分为三级:
(1)中等强度作业:作业时氧需不超过最大摄氧量,即在稳定状态下进行的作业。我国目前的工农业劳动多属此类(表2)。
表2 用于评价体力劳动强度的指标和分级标准[1]
劳动强度等级[2] | 很轻 | 轻 | 中等 | 重 | 很重 | 极重 |
耗氧量[3](l/min) | <0.5 | 0.5~ | 1.0~ | 1.5~ | 2.0~ | 2.5~ |
[<0.5 | 0.5~ | 1.0~ | 1.5~ | 2.0~] | ||
(<0.70 | 0.70~ | 0.96~ | 1.19~ | 1.36~ | 1.45~) | |
能耗量[3] (kJ/min) | <10.46 | 10.46~ | 20.92~ | 31.38~ | 41.84~ | 52.30~ |
心率(beats/min) | 75~ | 100~ | 125~ | 150~ | 175~ | |
[<90 | 90~ | 110~ | 130~ | 150~] | ||
(<92 | 92~ | 130~ | 150~ | 165~) | ||
直肠温度(0C) | 37.5~ | 38.0~ | 38.5~ | 39.0~ | ||
排汗率(ml/h)[4] | 200~ | 400~ | 600~ | 800~ |
注:[1]资料来源于国际劳工局,1983;[ ]括号内的数据见PO.Åstrand等1986年所著“劳动生理学教科书”:( )括号内系于永中等1979年数据。
[2]轻、中、重、很重、极重劳动的氧消耗分别相当于氧上限的<25%,25%~50%,50%~75%,>75%和接近氧上限或<25%,25%~37.5%,37.5%~50%,50%~62.5%及>62.5%来划分的。
[3]消耗1升氧约等于产生20.92kJ(5kcal)能量。
[4]排汗率系8小时工作日的平均数。
(2)大强度作业:指氧需超过了最大摄氧量,即在氧债大量蓄积的条件下进行的作业,一般只能持续进行数分钟至十余分钟,如重件手工锻打、爬坡搬运重物等。
(3)极大强度作业:完全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作业,此时的氧债几乎等于氧需,如在短跑和游泳比赛时。这种剧烈活动只能持续很短时间,一般不超过2分钟。
我国已颁布“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 表3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劳动强度级别 | 劳动强度指数 |
Ⅰ | ≤15 |
Ⅱ | ~20 |
Ⅲ | ~25 |
Ⅳ | > 25 |
准(GBZ 2-2002)。它是根据对262个工种工人的劳动工时、能量代谢和疲劳感等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分析后,提出按劳动强度指数来划分体力劳动强度(表3)。
测定劳动时的能消耗量,一般用来划分和鉴定体力劳动的强度等级,以便制定合理的劳动制度和膳食供给。
(二)体力劳动时机体的调节与适应
在劳动过程中,机体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来实现能量供应和各器官系统之间的协调,以适应生产劳动的需要。劳动时机体的调节和适应性变动如下:
1.神经系统:劳动时的每一有目的的动作,既取决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特别是大脑皮层内形成的意志活动──主观能动性(subjective activity);又取决于从机体内外感受器所传入的多种神经冲动,在大脑皮层内进行综合分析,形成一时性共济联系,以调节各器官系统适应作业活动的需要,来维持机体与环境的平衡。当长期在同一劳动环境中从事某一作业活动时,通过复合条件反射逐渐形成该项作业的动力定型(dynamic stereotype),使从事该作业时各器官系统相互配合得更为协调、反应更加迅速、能耗较少,作业更轻松。建立动力定型应依照循序渐进、注意节律性和反复的生理规律。动力定型虽是可变的,但要破坏已建立起来的定型,特别是要用新的操作活动来代替已建立的动力定型时,对皮层细胞是一种很大的负担,若转变过急,甚至可导致高级神经活动的紊乱。体力劳动的性质和强度,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改变大脑皮层的功能。大强度作业能降低皮层的兴奋性并加深抑制过程;长期脱离某项作业,可使该项动力定型消退导致反应迟钝。体力劳动还能影响感觉器官的功能。重作业能引起视觉和皮肤感觉时值的延长,作业后数十分钟才能恢复,而适度的轻作业后时值反而会缩短。
2.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在作业开始前后发生的适应性变动,表现在心率、血压和血液再分配。
(1)心率:在作业开始前1分钟常稍增加,作业开始30~40秒内迅速增加,经4~5 分钟达到与劳动强度相应的稳定水平。作业时心输出量增加,无锻炼的人主要靠心跳频率的增加;有锻炼的人则主要靠每搏输出量的增加。有的人每搏输出量可达150~200ml,每分输出量可达35L。对一般人来说,当心率未超过其安静时的40次时,则能胜任该项工作。
作业停止后,心率可在几秒至15秒后即迅速减少,然后再缓慢降至原水平。恢复期的长短随劳动强度、工间暂歇、环境条件和健康状况而异,此可作为心血管系统能否适应该作业的标志。
(2)血压:作业时收缩压即上升,劳动强度大的作业能使血压上升8.00~10.67kPa(60~80mmHg),舒张压不变或稍上升,致使脉压变大。当脉压逐渐增大或维持不变时,体力劳动可继续有效地进行;但若持续进行紧张劳动,脉压可因收缩压下降或舒张压上升,或两者的联合而下降;当脉压小于其最大值的一半时,则表示疲劳和糖原贮备接近耗竭。作业停止后血压迅速下降,一般能在5分钟内恢复正常。但大强度作业后,收缩压可降至低于作业前的水平,30~60分钟才恢复正常。血压的恢复比心率快。
(3)血液再分配:安静时血液流入肾、内脏器官的量最多,其次为肌肉、脑,再次为心、皮肤(脂肪)、骨等。体力劳动时,通过神经反射使内脏、皮肤等处的小动脉收缩,而代谢产物乳酸和CO2却使供应肌肉的小动脉扩张,使流入肌肉和心肌的血液量大增,脑则维持不变或稍增多,而内脏、肾、皮肤、骨等都有所减少。
(4)血液成分:正常人在安静状态时血糖含量为5.6mmol/L,劳动期间血糖浓度一般很少变动。若劳动强度过大,持续时间过长,则可出现血糖降低,当降至正常含量一半时,即表示糖原贮备耗竭而不能继续劳动。
血乳酸在安静状态下约为1mmol/L,极重体力劳动时可达15mmol/L。中等强度和重度体力劳动时分别为2.3mmol/L和4.0 mmol/L。血乳酸含量变动很大,它取决于无氧代谢乳酸的产量及其清除速率。
3.呼吸系统:作业时,呼吸次数随体力劳动强度而增加,重劳动可达30~40次/分,极大强度劳动时可达60次/分。肺通气量可由安静时的6~8L/min增至40~120L/min或更高。有锻炼者主要靠增加肺活量来适应;无锻炼者则靠增加呼吸次数来维持。静力作业时,呼吸浅而少;疲劳时,呼吸变浅且快,但都不能保证氧的供应。停止劳动后,呼吸节奏的恢复较心率、血压快。
1L血液能供给组织120ml氧,心脏的最高输出量为每分钟35L时,则可供给组织4.2L氧,这相当于有高度锻炼者的最大摄氧量。因空气能给予血液的氧约为空气的5%~6%,为摄取4.2L氧需有70~84L空气通过肺。而有锻炼者的最大通气量为120L/min或更高,远超过摄取4.2L氧所需的空气量。因此,决定最大摄氧量的主要因素是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4.排泄系统
(1)肾脏:体力劳动时及其后一段时间内尿量均大为减少,达50%~90%。主要由于腹腔的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增加及血浆中水分减少等。尿液成分的变动较大,乳酸含量可从每小时20mg增至100~1300mg,以维持体内酸碱平衡。
(2)汗腺:排汗具有调节体温与排泄的双重功能。体力劳动时,汗中乳酸含量增多。
5.体温:体力劳动时及其后一段时间内体温有所上升,以利于全身各器官系统活动的进行,但不应超过安静时的1℃;否则人体不能适应,劳动不能持久进行。
二、脑力劳动过程的生理变化与适应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工农业生产中大量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职业危害较严重的工种将逐步地被机器和机器人所取代,体力劳动的比重和强度都会不断减小,而需要脑力和神经系统紧张的作业却愈来愈多。例如,某工业化国家从事办公、贸易、教育、科研和服务等非生产性劳动人员占全体职工的79%,生产性人员仅占21%,使用最多的劳动工具是笔。另一方面,由于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十分复杂,人脑是怎样工作的至今仍然是一个有待探索的问题。对脑力劳动时机体的调节和适应尚需进一步研究和认识。
(一)脑力劳动内容与生理特点
脑力劳动的概念比较模糊,难以下一确切定义。一般认为凡以脑力活动为主的作业即为脑力劳动(mental work),它是与以体力劳动(physical work)为主的作业相对而言的。脑力劳动也叫信息性劳动,其明显的特点在于信息的加工处理:通过感觉器官感受信息,经中枢神经系统加工处理信息,然后通过多种形式转化和输出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人仿fo是一种“信息转换器”。脑力劳动多数是非重复性的,属抽象的或以抽象为主的思维活动,具有明显的创造性。例如,科学研究、教学活动、技术革新和文艺创作中产生创新思想,寻求新答案,发明和发现新事物等。从产生和提炼出新的信息这个意义上说,它们属于人类最高一级的脑力劳动。航天航空指挥、飞机舰船驾驶、仪器仪表操作控制等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及时分析处理数据和作出反应,也属脑力劳动,只是比创造性脑力劳动在层次上低一些。
信息论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促进了对脑力劳动的研究和认识。心理学家把人比做一个与计算机类似的信息加工系统。这个系统由感知加工、认知决策加工和运动加工三个子系统构成(图2)。机体感受器官将输入的信息通过感觉加工器编码后流入工作记忆,运动器官加工器)则从工作记忆获取指令而做出相应的反应。在信息加工过程中,注意和记忆起重要的作用。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是那种以不稳定形式初始和暂时地贮存信息的记忆。它可经某种渠道而进入长期记忆,也称之为第二级或第三级记忆。长期记忆贮存有大量的知识,其内容是抹不掉的,经激活后可再进入工作记忆。暂时的工作记忆据信是脑电在皮层和皮层与丘脑神经元之间的回路来回震荡,延长了兴奋作用的结果。长期记忆的生化基
图2 信息加工系统模型
脑的氧代谢较其他器官高,安静时约为等量肌肉需氧量的15~20倍,占成年人体总耗氧量的10%;睡眠时则减少。由于脑的重量不超过体重的2.5%,醒觉时已处于高度活动状态,故即使是最紧张的脑力劳动,全身能消耗量的增高也不致超过基础代谢的10%。例如,紧张地演算数学题仅增高基础代谢的3%~4%;剧烈的情绪兴奋时可增高5%~10%。葡萄糖是脑细胞活动的最重要能源,平时90%的能量都靠分解来提供。但脑细胞中贮存的糖原甚微,只够活动几分钟之用,主要靠血液输送来的葡萄糖通过氧化磷酸化过程来提供能量。因此,脑组织对缺氧、缺血非常敏感。但总摄氧量增高却并不能使脑力劳动效率提高。
脑力劳动常使心率减慢,但特别紧张时,可使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呼吸稍加快、脑部充血而四肢和腹腔血液则减少;脑电图、心电图上也有所变动,但并不能用来衡量劳动的性质及其强度。
脑力劳动时,血糖一般变化不大或稍增多;对尿量无何影响,对其成分也影响不大,仅在极度紧张的脑力劳动时,尿中磷酸盐的含量才有所增加;对排汗的量与质以及体温均无明显的影响。
(二)脑力劳动的职业卫生要求
与体力劳动一样,脑力劳动系统包括劳动者、劳动工具、工作任务、工作环境和工作组织制度等条件和要素,对脑力劳动的职业卫生要求可以从上述几方面来考虑。例如,工作场所应保持安静,噪声不应超过45dB。室内光线应明亮,但须防止阳光直射,光线应从左边来;人工照明应有足够亮度,一般应为500Lx,制图等精细工作应为1000Lx,老年人工作时对亮度的需求要高得多,比年轻人约高5倍。室内温度以至适温度为宜,我国相应标准规定为夏季24~28℃,冬季19~22℃(GB5701-85)。墙壁颜色应明亮柔和,避免使用黑色、深色或刺眼的颜色。工作空间、桌椅应符合国人身体尺寸和工效学的要求。
脑力劳动因为主要任务是处理加工信息,它又有职业卫生的一些特殊要求。例如,荧光屏显示字符信息,对字体大小和符号对比度有专门规定:视距500mm时,字体高度最小为2.6 mm;视距超过500mm时,字体高度=视距/190;字间距大约是字高度的 70%,至少50%以上。符号对比度指的是符号与其背景的光强度比,新式荧光屏采用犹如白纸黑字的“正显示”,即亮背景暗字。符号光强度对比应在1:3和1:5之间。
提供的信息应该明确,量要适中,信号的区分度要高,否则会加重脑力劳动的负荷。还应注意信息的和谐性和剩余度的问题,和谐性是指信息显示、控制性活动或系统的应答要与操作者所预期的保持一致,否则会导致信息冲突。例如,控制钮向右侧旋转应表明使系统发生反应或反应增强,而不应该是降低或关闭系统。此类设计错误往往导致事故发生。信息剩余度(information redundancy)是表示信号所携带的实际信息量低于它可能携带的最大信息量的程度。例如当飞机要着陆时,飞行员与机场调度员的通话有很大的剩余度。飞行员报告“101请求着陆”,调度员回答:“101可以着陆”。这两句话都有剩余成分,飞行员的话中“请求”两字是多余的,调度员的回答中“着陆”两字也是多余的,但有时是必要的。多余的信息使操作者能够交叉地检查和确认信息,保证信息交流的可靠性。另一方面,显示的信息过多可使人分心并增加脑力劳动的负荷。所以应根据作业需求,保持适量的剩余信此外,脑力劳动者应该注意改进记忆和思考的方式方法。对于成年人,那些理解了的东西才容易记住,阅读交谈时,在仔细读、听的基础上要注意掌握其基本意思。思考时一方面就某个方向深入地考虑,另一方面也要多方向地联想,由于人的经历不一,记忆和思考方法上是多种多样的。还应该注意合理营养,体育锻炼、工间休息以维护脑力,防止过劳。
三、劳动负荷的评价
评价劳动负荷(work load),首先应搞清楚什么是劳动?过去认为劳动即工农业的生产性劳动。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职业卫生学研究内容不断深入,服务对象范围不断扩大,劳动可看作是人为了一定目的而从事的一切活动。劳动负荷评价的目的是把负荷维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以便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又不损害健康。
(一)劳动和作业类型的划分
任何劳动都包含体力和脑力劳动两种成分,只能相对地看以那一种成份为主,传统上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根据职业生理研究的结果,可将劳动或作业再分为不同的类型,这样有利于了解劳动条件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有助于劳动负荷的评价。
1.劳动类型:各种劳动任务对人的要求是不同的:要求产生力,或者是处理信息。据此,所有要求产生力的活动可归纳为能量性劳动,要求处理信息的劳动则为信息性劳动,但这两类劳动之间并不存在明确的界限。随后,根据劳动任务要求人做些什么,涉及那些器官或者功能,进一步区分为肌力式、运动式、反应式、综合式及创造式劳动(表4)。
表4 劳动分类
劳动种类 | 能量性劳动 (产生和付出体力) | 信息性劳动 (加工和产生信息) | |||
劳动形式 | 肌力式劳动 | 感觉运动式劳动 | 反应式劳动 | 综合式劳动 | 创造式劳动 |
劳动任务的特点 | 付出体力,常为机械作功意义上的劳动。 | 手和臂精确地活动,体力此时已不重要。 | 吸收和加工信息,有时做出反应。 | 吸收和加工信息,转换为另种信息并交付出去。 | 产生信息并在一定时候交付出去。 |
劳动任务涉及的主要器官 | 肌肉、肌腱、骨骼、循环、呼吸 | 肌肉、肌腱、感官 | 感官(肌肉) | 感官、脑力 | 脑力 |
举例 | 搬运、铲砂子 | 流水线装配、驾驶 | 警卫、监控 | 编程序、语言翻译 | 发明、解决问题 |
注:摘自Laurig1989年所著“工效学导论”一书。
由能量性劳动到信息性劳动,它涉及的主要器官或功能由肌肉骨骼、呼吸和循环系统逐步过渡到注意、思维和决定的能力。劳动类型划分尚有其他的方法,以上分类仅是一个例子。
2.作业类型:职业生理研究表明,根据肌肉收缩状况、参与劳动肌肉量的多少以及是否做功等可将作业分为几种类型。
静力作业(static work)又叫静态作业,主要依靠肌肉等长性收缩(isometric contraction)来维持体位,使躯体和四肢关节保持不动所进行的作业。从物理学的观点看,静态作业时人并没有做功。参与作业的肌群可以是大肌群也可以是小肌群,数量也不定。肌肉张力在最大随意收缩的15%~20%以下时,心血管反应能克服肌张力对血管的压力,满足局部能源供应和清除代谢产物的需要,这种静力作业可维持较长时间。但静力作业时肌张力往往超过该水平,造成局部肌肉缺氧、乳酸堆积而引起疼痛和疲劳,又称为致疲劳性等长收缩。研究还发现,静力作业能够维持的时间取决于当时肌肉收缩力占最大随意收缩力的百分比(图-3),可见以最大肌张力收缩进行的作业只能维持数秒钟。静力作业时间与肌肉收缩力的这一关系与参与作业的肌群及作业者的性别无关。
图3 静力作业持续时间与肌肉收缩力的关系
静力作业的特征是能消耗水平不高,氧需通过常不超过1L/min,但很容易疲劳。在作业停止后数分钟内,氧消耗不降低反而先升高再逐渐下降到原水平。这是由于肌肉在缺氧条件下工作,无氧糖酵解产物乳酸等不能及时清除而积聚起来形成氧债。当作业停止后,血流畅通,立刻开始补偿氧债,故呈现出氧消耗反而升高的现象。此外,静力作业时由于局部肌肉的持续收缩、不断刺激大脑皮层而引起局限强烈兴奋灶,使皮层和皮层下中枢的其他兴奋灶受到抑制,例如能代谢的抑制;当作业停止后,即出现后继性功能的加强,产生氧消耗反而升高的现象。
与静力作业相反,动力或动态作业(dynamic work)则在保持肌张力不变——等张性收缩(isotonic contraction)的情况下,经肌肉交替收缩和舒张,使关节活动来进行的作业。由于肌肉交替地收缩与舒张,血液灌流充分,也不易疲劳。从物理学意义上,它是做功的劳动。
动力作业又可分为重动力作业和反复性作业(repetitive work)。参与重动力作业的多是大肌群,因此能量消耗高是它的特点之一。反复性作业又称轻动态作业,参与作业的是一组或多组小肌群,其量小于全身肌肉总量的1/7,肌肉收缩频率高于15次/分钟。例如,操作键盘输入汉字,手指击键可高达100次/分钟以上,频繁收缩活动的小肌群能耗不高却容易疲劳甚至受损伤。
还有所谓高抬举作业(overhead work),例如,手上举焊接、紧固螺丝和打孔等。此类作业含有静力成分,工作肌肉血液输送不足;由于工作肌与心脏的垂直距离增加,静水压升高,导致心血管高度应激,工作肌乃至全身极易疲劳。
静力、动力等类型的作业普遍存在于劳动过程中,只是所占比重有差别,这与作业要求、劳动姿势和操作熟练程度有关。可由工效学设计(ergonomic design)来减少甚至避免静力作业等不符合生理要求的活动。
(二)劳动负荷评价
人劳动时要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而工作任务以及环境因素又对机体的器官或功能产生一定的效应或影响。效应或影响的大小除工作任务这一主要因素外,还取决于作业者本人的个体特征,如体格、性别、能力和技巧等。适度的负荷是完成工作任务甚至是人体健康所必需的,评价的目的并不是消除劳动负荷,而是把它维持在一个适宜的水平,有时也称负荷的安全限值或安全范围。劳动和作业的类型多种多样,选择适当的测定方法和指标来评价不同类型劳动的负荷是很重要的,如何评价信息性劳动的负荷尤其值得深入探讨。
1.基本概念
(1)劳动系统(work system):系统乃相互作用的某些元素构成的一个体系。劳动系统包括人、劳动对象(如物质、能源和信息等)、劳动工具、劳动环境以及产品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来完成劳动任务。
(2)负荷与应激(stress and strain):负荷与应激在力学上称为应力与应变,在职业心理学上称紧张与紧张反应(本章第四节),“stress”与“strain”属多议词,在此译为负荷和应激比较贴切也符合习惯。负荷指劳动系统对机体生理心理总的需求和所产生的压力,它强调外界因素和情景。应激乃负荷对具体个人的影响,它强调在负荷作用下机体内部的生物过程和反应。图4 形象地表达了负荷和个人特性与应激三者间的关系。应激程度高低除了劳动负荷外还取决于作业者个体的特性,从事相同负荷的劳动,作业能力较差的个体其应激水平较高。
图-4 负荷与应激的相互关系
劳动负荷评价可从负荷强度和负荷持续时间两个方面来考虑,例如流水线生产作业中,往往负荷强度并不高,但负荷持续时间长。此外,劳动负荷评价应该包括负荷和应激两个方面的指标。例如,高温作业的劳动负荷调查,既要测定环境的气温、辐射热等负荷性指标,又要测定工人的体温、出汗量等应激指标。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例如功率(W)和劳动能量代谢(kJ/min)属负荷性指标,它不涉及个人,谁从事该项劳动都需同样的做功速率和能量消耗;而心率、乳酸含量则属应激指标,从事同等强度的劳动,每个人的心率、乳酸含量是不一样的。人们在实践中有时没有严格区分这两类指标。
(3)人的特性(human characteristics):劳动负荷与人的特性一起决定应激的高低,工作场所人类工效学设计目的在于使劳动适合于人的特性,因此人的特性及其差异的研究对于劳动负荷评价和劳动设计都很重要。年龄和性别是人的两个重要特性而且还对其他特性有影响,例如负重能力、运动速度及感觉敏锐度等。此外,人的特性多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表5)。
表 5 人的某些特性及其差异
项目 | 例数 | 测量值 max min | 距宽* | 散布率** (%) | |
体重 | 285000 255000(男) 30000(女) | 115kg 115kg 91kg | 42kg 51kg 42kg | 73kg 65kg 55kg | 175 125 130 |
持续体力劳动能力 | 1260 1170(男) 90(女) | 0.77 0.77 0.32 | 0.12 0.21 0.12 | 0.65 0.56 0.20 | 540 270 165 |
最大提携力量 | 35 19(男) 16(女) | 1100N 1100N 550N | 220N 350N 220N | 880N 750N 430N | 400 220 200 |
手指技巧性 (某操作所需时间) | 1147 546(男) 601(女) | 16.8min 13.7min 16.8min | 4.7min 4.7min 5.2min | 12.1min 9.0min 10.6min | 260 190 170 |
智力(IQ) | 呈正态分布,±3δ(男女) | IQ=145 | IQ=55 | 90 | 165 |
注: *距宽=最大值-最小值;**散布率(%)=(距宽/最小值)×100
(4)适宜水平:劳动负荷的适宜水平可理解为在该负荷下能够连续劳动8小时,不至于疲劳,长期劳动时也不损害健康的卫生限值。一般认为劳动负荷的适宜水平约为最大摄氧量的1/3。未经专门训练的男子和妇女其最大摄氧量分别为3.3L/min和2.3L/min,因此适宜负荷水平约为1.1L/min和0.8L/min 耗氧量,以能量代谢计则分别为17kJ/min和12kJ/min。以心率表示适宜负荷水平,应不超过安静时的基础心率再加上40次/分钟,由于心率属应激指标,不再分性别规定限值。还提出了搬举重物最大容许限值(见实习部分)。现认识到,劳动负荷过高或过低都不好;负荷过高会降低作业的质量和水平、易引起疲劳甚至损害,过低又会降低作业者的警觉性,感到单调、无兴趣,也影响作业能力,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均如此,故负荷应保持在一个适宜的水平。显然,适宜负荷规定可作为劳动负荷评价的依据,不过目前这些规定仅适合以动态作业为主的体力劳动,且没有考虑劳动环境因素,如高温的影响。此外,按能量代谢、工作时间和心率等把劳动划分为几个等级,这与劳动负荷适宜水平在概念上是不同的,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劳动负荷评价,但按劳动强度划分的等级标准仍可供劳动负荷评价时参考。
2.方法与指标
(1)客观方法
1)体力劳动:劳动能量代谢率是职业生理学上传统的劳动负荷测定指标,已使用100多年。它适合于评价全身性的动态体力劳动,以静力作业和反复性作业为主的劳动如流水线作业,能耗不高却易疲劳,则不宜采用这一测定指标。
心率也是一项传统的指标,适宜反映动态体力劳动的应激程度,也可用于评价小肌群参与的劳动,甚至脑力劳动。心电的测定和记录技术发展很快,长时程心电记录仪(holter)不受生产场所电磁场干扰也不影响工人劳动,且体积小、重量轻,便于现场使用。
肌细胞去极化至临界值会随膜能透性变化而产生动作电位,将电极置于肌肉内(内置电极)或皮肤表面(表面电极)可测得电位,该测定方法称肌电图。它测得的肌电电压称为肌电活性(myoelectric activity),常用的表示单位有振幅 (amplitude)、频率及经转换的肌肉最大随意收缩百分比(percentage of the MVC)。肌电活性与肌肉的力量或负荷存在一定比例关系,可用于静态和动态作业的劳动负荷评价,但对后者仍存在一些疑问。此外,肌电谱在肌肉疲劳时发生明显的变化,振幅增大而频率降低,因此可直接反映局部肌肉的疲劳。
皮肤温度与人的冷热感关系密切。中心体温(如直肠温度)则反映机体自环境受热和自身产热的总和,而且它十分稳定,常用做高温作业时机体应激的指标。无氧代谢产生乳酸且某些肌细胞在机体尚未达到最大摄氧量时也以无氧代谢合成ATP,当超过再利用和清除速率时,血液乳酸浓度逐渐升高,因此血乳酸含量是体力劳动负荷评价及运动医学的一项经典指标。反映机体应激程度的指标还有肌酸激酶、肌红蛋白、激素、白细胞等。
2)脑力劳动:虽然对脑力劳动负荷的认识和评价远不及体力劳动,但近年来也提出一些心理生理测定指标(psychophysiologicalmeasures),例如:瞳孔测量术(pupillometry)通过测量瞳孔直径反映执行任务时注意力(attention)的高低,工作负荷越大,瞳孔的直径也就越大。另一项常用的指标是心率,心率升高一般与脑力工作负荷增高有关;然而,决定心率增高与否的主要因素是体力劳动负荷及警醒程度(arousal level),因此心率并非脑力劳动负荷的恒定指标。更适宜的一个指标是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它反映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对心脏活动的调控关系。心率在正常情况下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有时可达10~15次/分钟。若将注意力集中到某项感觉运动式工作上,作业者的心率变异性则下降,且随负荷(所处理的信号)增加,变异性趋于消失。最具应用前景的生理心理指标可能是脑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ials)。某散在的刺激事件可在脑引起一个短暂的唤起反应,它表现为来自大脑皮层的一系列电压波动。唤起反应的组分可呈正向或负向的,也可用事件发生后反应的最短潜伏期来识别。P300ms为事件刺激之后大约300毫秒(ms)所发生的正向组分,其幅度和潜伏期可用于反映脑力工作负荷:随负荷增加,其幅度降低,潜伏期延长(图-5)。
图5 声响计数和显示观察工作时的脑诱发电位变化
此外,人们尝试用信息通量(information flow)来表示脑力劳动的负荷,即单位时间大脑处理多少比特(bit)的信息,但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
(2)主观方法
1)体力劳动:将欲了解的内容或项目分成几个级别,以调查表或谈话(interview)来询问、评价劳动负荷,例如把劳动负荷分为轻、中、重和很重,某种劳动姿势如弯腰按出现频率分为从不、偶尔和经常,由工人回答填写。显然这种传统方法主观,可靠性差,也难以定量。Borg量表(Borg scale)是基于功率车动态活动实验而制订的,用来评价劳动负荷或费力主观感觉的量表(见实习部分),它将这种感觉从无到极重分级并赋予分值,这些分值与当时活动的心率呈线性关系。Borg量表还可用于疲劳、痛疼、精神紧张等的实验室评价研究。由于工人缺乏不同级别负荷的即时感受作为参照来比较评分,Borg量用于劳动负荷的现场调查受到限制。
2)脑力劳动:将脑力上的负荷和应激划分成若干等级,要求作业人员根据其判断来评价工作负荷。目前常用的有Cooper-Harper量表、SWAT评估法(the subjective work load assessment technique)和NASA任务负荷指数。例如,Cooper-Harper量表根据任务的难易及作业人员的应激状况以决策树形式将脑力劳动负荷由低(1)到高(10)划分为十个等级。
(3)观察方法:介于客观和主观方法之间的是所谓观察方法(observation method),它既不象客观方法那样需仪器检测、花费高,也不象主观方法那样带有主观性、效率低,且便于现场调查使用。观察方法很多且应用的范围广,可用于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可用于整个劳动系统或个别具体项目的评价。例如:AET工作分析法(ArbeitswissenschaftlicheErhebungsverfahren zur Tätigkeitsanalyse)有216项观察项目,内容涉及整个劳动系统的方方面面:体力劳动、脑力劳动、静力作业、动力作业和劳动环境等。OWAS(the Ovako work posture analyzing system)则专门用于观察分析劳动姿势负荷。观察方法在技术上发展也很快,有些观察法,如OWAS已摆脱纸和笔实现了计算机化运算。
四、作业能力
劳动者在从事劳动的过程中,完成特定工作的能力称作业能力(work capacity),其高低是在不断变动的。如何尽可能地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较高的作业能力而不致损害劳动者的健康,是职业生理与心理学的重要任务。
(一)劳动过程中作业能力的动态
1.体力劳动作业能力的动态:体力劳动作业能力的动态不仅可通过测定单位作业时间内产品的质和量来直接观察,还可通过测定劳动者的某些生理指标(握力、耐力、视觉运动反应时、心率、血乳酸等)的动态情况来衡量。个体差异、环境条件、心理因素、劳动强度、操作紧张程度等都能影响作业能力的动态。以日班的轻或中等劳动为例,工作日开始时,工作效率一般较低。其后,劳动者的动作逐渐加快且更为准确,工作效率不断提高,约持续1~2小时,称工作入门期(introduction period)。在此期间,产量逐渐增加、操作活动所需时间逐渐缩短和废次品减少。当作业能力达到最高水平时,即进入稳定期(steady period),维持1小时左右,此期各项指标变动不大。随后,即转入疲劳期(fatigue period),出现劳累感;操作活动的速度和准确性下降,产量减少和废次品增多。午餐后,又重复午前的三个阶段。但一、二阶段较短,第三阶段则出现得较早(图-6)。有时在工作日快结束时,可见到工作效率一度增高,这与情绪激发有关,称终末
图-6 作业能力典型动态曲线
1.入门期;2.高效稳定期;3.疲劳期;4.终末激发期
2.脑力劳动作业能力的动态问题:脑力劳动的作业能力存在着极大的个体差异,由于各人记忆、思考问题的方法和习惯不同,再加上缺乏直接衡量脑力劳动质量的尺度,故对其作业能力的变动就更难确切地描述。有人试图用测定工作日中不同时间的某些生理指标,如视觉运动反应时,对视觉信号的分辨能力,记忆6位数字能力的变动等来表示脑力劳动作业能力高低的动态指标。但这些指标仅能反映人体的某些生理性变动,而不能真正代表其脑力劳动作业能力的变动情况。事实上有的发明创造往往是在长期持续紧张思考之下取得的;而脑力劳动的作业能力更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干扰和个人情绪的影响,因此,就更难找出其规律性。
(二)作业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改善措施
从职业生理、心理和卫生以及人类工效学领域,研究探讨作业能力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提高作业能力是很重要的,综合叙述如下。
1.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
(1)社会因素:在诸多社会因素中,对作业能力影响最大的是社会制度。不同的社会制度,劳动者所处的地位不同,是主人还是雇工,有无医疗保健和劳保制度等;其次是劳动贡献大小与其个人利益是否真正体现了“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再次是家庭关系、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等都对作业能力有明显影响。所以,建立健全医疗、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以实现“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并处理好人际关系、群众关系、婚恋关系是提高作业能力的社会性基本措施。
(2)心理因素:主要指劳动者对工作是否满意,其动机是否得到充分激励;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即劳动者在工作岗位上是否受到关心和尊重;是否感到彼此有共同的职责;能否能相互交流和支持等。此外,还与劳动者的个体因素和所受教育、训练能否适应工作要求有关。因此,领导者应该爱护和尊重级员工,明确作业内容和职责,吸引他们参与有关决策和整改过程。有条件的单位还应为职工提供教育和培训。
2.个体因素:体力劳动作业能力与年龄、性别、身材、健康和营养状况等有关。例如,年龄在25~30岁以后,随着心血管功能和肺活量的下降,最大摄氧量逐渐降低,体力劳动能力也相应减弱。女子的身材、心脏每搏与每分的最大输出量、肺的最大通气量等均较男子小,故女子从事体力劳动的能力较男子低,一般约为男子的1/2或1/3。人的智力发育要到20岁左右才能达到完善的程度,而20~30岁或40岁可能是脑力劳动效率最高的阶段,其后逐渐减退。脑力劳动能力与性别和身材无关。在工作场所、工具设备的工效学设计,招聘人员挑选和工作任务分配等均应该考虑个体因素或者人体测量学的特性(见本节人的特性)。
3.环境因素:工作场所的环境因素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作业能力。空气污染、强噪声、严寒、高温、不良照明等都对体力和脑力作业能力有较大影响。应针对这些环境有害因素提出相应的标准,以便通过卫生工程为保障作业能力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值得注意的是卫生标准旨在保证绝大多数人的健康,若使作业能力不受影响,应采用相应的标准要求,如办公室环境气温应采用至适温度标准。
4.工作条件和性质
(1)生产设备与工具:作为劳动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生产设备与工具对作业能力至关重要,应该通过工效学设计使它适合于人,达到所谓匹配或人机界面友好(见本章第八节),是否匹配主要看它在提高作业能力的同时,是否能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静力作业成分,减少作业的紧张程度等。
(2)劳动强度与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大,作业不能持久进行。就体力劳动而言,能消耗量的最高水平以不超过劳动者最大能耗量的三分之一为宜,在此水平以下即使连续工作8小时也不致引起过度疲劳。尚未能确定脑力劳动强度的适宜水平。
(3)劳动组织与劳动制度:现代工业多为集体连续生产。因此,工作的分配与协作、轮班制的安排是否合理等,对作业能力均有影响。例如,轮班劳动不仅会对正常生物节律、身体健康、社会和家庭生活产生较大影响,而且对作业能力也有明显影响。与日班相比,夜班工人应激反应强烈。调查表明夜班工人白天睡觉的时间明显缩短,可能一是因为白天吵闹,二是因为生物节律受干扰。根据某煤气厂8万例操作错误在三个连续工作班的分布情况,推导出人在昼夜期间的生物节律曲线(图-7)。可见,作业能力以上午9时左右最高,凌晨3时左右最低。早在1955年即有人研究轮班工作制度,现认为上一或两个夜班即轮换其他班次,不应连续上夜班。每次夜班后即休息24小时,让工人能在夜间睡一次觉。
图7 操作错误的时间分布与人的生物节律
5.疲劳和休息
(1)疲劳(fatigue):目前认为疲劳是体力和功能性效率(functional efficiency)暂时的减弱,它取决于工作负荷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经适当休息又可恢复。疲劳也可理解为一种状态:原来可轻松完成的工作,现在却感到要花费很大精力才能应付,且取得的成果越来越小。
还有一种所谓疲劳样状态(fatigue-like states),它是由工作任务或环境变动太小所致个体的应激状态,包括单调乏味,警觉性降低和厌烦。工作或环境变化后,疲劳样状态可迅速消失。
疲劳可视为机体的正常生理反应,起预防机体过劳(overstrain)的警告作用。疲劳出现时,可有从轻微的疲倦感到精疲力竭的感觉,但这种感觉和疲劳并不一定同时发生。有时虽已出现疲倦感,但实际上机体还未进入疲劳状态,常见于对工作缺乏认识、动力或兴趣、积极性不高的人。反之,也能见到虽无疲倦感而机体早已疲劳的情况,常见于对工作具有高度责任感或有特殊爱好以及紧急情况时。
疲劳的发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①第一阶段:疲倦感轻微,作业能力不受影响或稍下降。此时,浓厚兴趣、特殊刺激、个人意志等可战胜疲劳,维持工作效率,但有导致过劳的危险。②第二阶段:作业能力下降趋势明显,但仅涉及生产的质量,对产量的影响不大。③第三阶段:疲倦感强烈,作业能力急剧下降或有起伏,最终感到精疲力竭、操作发生紊乱而无法继续工作。根据中心器官还是外周器官的功能发生变化,疲劳可分为中枢性疲劳和外周性疲劳。
对疲劳机制的认识仍不够清楚。能否从生理上测定疲劳,也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有人观察到血糖水平下降、肝糖原耗竭,但此时劳动强度已高至令人衰竭;日常劳动八小时后也往往感到疲劳,但肝糖原和血糖水平却没有变化。此外,还有心率和体温升高及闪烁融合频率降低,这些指标的变动并不一定是疲劳的缘故。局部肌肉疲劳后,肌电振幅增大,频谱左移,目前认为这是反映疲劳的一项直接指标。所幸,人的疲劳与金属疲劳不一样,经过适当休息是可以恢复的。
(2)休息:休息一般是指工间休息(break),它涉及人体机能从疲劳至正常状态的恢复过程。此外,还有操作者自发的或生产过程决定的休息性停顿及社会对劳动和休息的时间规定。如何安排工间休息以预防疲劳和提高作业能力,是职业生理和工效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实验证明(图-8),劳动5分钟,休息7.5分钟,做功200瓦(W)直至衰竭,做总功12万牛顿米(Nm),劳动者心率高达140次/分和160次/分;同样做功200W,只是劳动0.5分钟,休息0.75分钟,心率一直维持在100次/分之下,且做总功28Nm而未出现衰竭。显然,时间短、次数多的休息既可降低应激程度,预防疲劳发生,又可提高作业能力,工效学设计体力和脑力劳动的作息制度均应遵循这一总的原则。
图8 体力劳动不同作息时心率的变化
从事不同类型的劳动和作业,机体疲劳恢复所需时间长短及其规律性仍有待研究。已证实,静态作业时,恢复时间占作业时间的比例明显高于同等劳动强度的动态作业,说明静态作业疲劳所需恢复时间相对较长。一般说来,重体力劳动需要休息的时间较长(一般以10~15分钟为宜,有的需20~30分钟),休息的次数较多;体力劳动强度不大但精神或感觉器官特别紧张的作业,则应给予多次短时间的休息。休息的方式也很重要,对重体力劳动可采取安静休息,即静坐和静躺;对轻、中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最好采取积极休息,则效果更好。
业余,周末和节假日休息也要正确利用,才能消除疲劳,补偿生产劳动和日常家务劳动过多的能耗,达到恢复体力和作业能力的目的。在此期间,以适当的文娱、体育活动和安静充足的睡眠最合适。
6.锻炼和练习:锻炼(training)是通过反复使用而改善劳动者先天固有的生理功能和能力,例如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功能或肌肉的力量。练习(exercise)乃通过重复来改善那些后天学得的技能,例如执行某项操作或复述某条信息。锻炼的结果是肌纤维变粗、糖原含量增多、生化代谢发生有益的适应性改变。此外,可使心脏每搏输出量增大,心率增加不多;呼吸加深、肺活量增大;氧的利用系数显著提高。总之,锻炼使人的固有能力提高、体魄强键。练习使机体形成巩固的连锁条件反射──动力定型,结果可使参加活动的肌肉数量减少,动作更加协调、敏捷和准确,各项操作益臻“自动化”,故不易疲劳,也提高了作业能力。然而,实际应用并没有严格地区分锻炼和练习的含义。
新工人经练习,组装每个工件所需时间明显缩短,表明作业能力提高;星期一重新开始工作,每工件组装时间又有所增加(图-9),说明即使熟练的工人还是要坚持练习,稍有中断,劳动能力和效率则下降。还有实验证实,心血管功能经锻炼每周提高12%,若中止锻炼,则以每周36%的速率下降。因此,病愈重返工作岗位者应重新锻炼和练习。
锻炼和练习对脑力劳动也起很大作用,因为人类的智力不象体力那样要受生理条件的制约。人脑约有120亿~140亿个神经元,一般人在一生中经常动用的大脑神经细胞仅占10%~25%,故人类智能还有很大的潜力。学习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获得某些知识和技能,而学到的东西要加以巩固则要靠练习和重复。
因此,应鼓励人们坚持用脑,促进脑细胞的新陈代谢。其结果可使注意力集中、记忆力加强、理解力加深和思维活动更敏锐,从而提高脑力工作能力。
图9 组装工作练习曲线
第二节 职业心理学
职业心理学(Occupational Psychology)是研究职业群体中的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职业对象、同事、上级等)之间的心理互动关系。如研究职业场中个体与群体的角色与规范、行为校正与摹仿、沟通与媒介、竞争与合作、压力与顺从、自我与群体意识、态度和价值观、职业热情和效率、自我表现、地位以及个人空间距离等。研究涉及到职业活动过程中的人际关系(与职业对象、同事、上级等)以及角色负荷、角色冲突、角色模式、社会支持和责任感等概念。同时研究失业所致的情绪问题和社会问题;研究职业挑战性与职业的动机即内在与外在的动机。考察职业是一种获得物质利益谋生的手段还是一种寻求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过程。研究个体对职业的情感体验,即各种职业有关因素(如职业兴趣、动机、能力、技能、报酬、奖励、福利、认同、控制感、晋升、工作条件、环境、管理、社会范围以及家庭因素等)对情绪的影响。
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存在多种因素,除了对劳动者生理功能的影响外,还可对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职业性有害因素范围广,如单调作业、噪声作业、夜班作业、高温作业、高处(高空)作业、高速作业、脑力劳动、视屏终端作业、流水线作业、空调环境作业、粉尘作业、接触毒物作业、纺织作业以及特殊环境作业等。另外随人口的老龄化,就业的竞争与压力加大,中老年职工心理问题亦将日益明显。
一、社会心理因素
社会心理因素的刺激可能来源于家庭生活,包括失恋、家庭人际关系不良、生活困难、家庭生活不完美、家庭成员的生病、亡故等。由于家庭是一个具有密切感情接触的团体,是人们休息、娱乐、寻求感情安慰的主要场所,也是人们藉以得到体力恢复、情绪调节的良好场所,所以这种亲密的感情遭到破坏或这种场所成了烦恼的来源,必然对人的心理造成严重的打击。另外,学业负荷过重,超出个人的能力,或与个人的愿望不相符合;或人际关系差,缺乏社会支持,不能从社会、家庭、同事处得到帮助也可造成心理冲突。有人分析了工龄超过20年的技术工人的经历,发现凡社会背景、兴趣、教育执业医师、志愿等与职业企求一致者,健康状况较好,反之则较差。此外,人们还可能遭遇到人为或自然因素导致的特殊刺激,包括各种严重的自然灾害、社会动乱、恐怖事件、传染病流行等;20世纪以来,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变迁过程中,城市人口密度剧增所导致的居住拥挤、交通事故、噪声干扰、职业污染,环境恶化、被迫迁移等问题日益严重,这些问题均可能给人们造成严重的心理负荷,超过人们的承受能力,使人们在生理、心理方面发生重大变化,甚至造成疾病。
社会心理因素和疾病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有人对居丧的903名男女作了长达6年的观察,对比研究发现:居丧的第一年死亡率达12%, 第二年为7%,第三年为3%;而对照组相应的为l%、3%和2%。还有研究表明,中年丧偶者与对照组相比,脑血管病为对照组6.2倍、冠心病为4倍、高血压性心脏病为8.2倍、主动脉硬化为7.1倍、肺结核为7.8倍。肺炎和流感为对照的5.5倍,其它如恶性肿瘤、糖尿病及意外损伤的比例也很高。有一位学者曾对200多人进行了长达4年的追踪调查,他根据事业是否成功,婚姻是否美满等因素判定:属于精神愉快的59人中只有2人患慢性病或死亡,占3.4%;而精神压力大的48人中竟有18人患重病或死亡,占38%。还有研究表明,夫妻长期不和,使女方较易患食道癌和乳腺癌。日本曾对离婚者作过统计,这些人的平均寿命比有美满家庭的人要短,其中男性平均短12岁,女性平均短5岁。很多资料都表明,家庭和睦不仅能使彼此寿命延长,而且可以避免发生许多疾病。另外,紧张的职业对人体身心健康的影响在现代化生活中也占据突出的地位。综上所述,社会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作用的大小对于不同的个体和人群有差异。除社会心理因素外,文化、风俗等也与心理异常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而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是否产生紧张状态、是否影响健康与许多因素有关,并不是每个个体遭遇到任何社会心理因素都会致病,还与社会心理因素刺激量的大小、持续时间、作用方式有关。社会心理刺激要达到一定的量,持续一定的时间才可能致病。并且不同质、不同量,或者同质同量的刺激对于不同的个体,其产生的结果也完全可能不同。另一方面,还与个体的身体素质、神经类型、人格特点、认知水平、生活经验、思想修养、伦理道德观、信仰价值观等等均有关。因此,评估社会心理因素的刺激既要考虑刺激本身的质和量,也要考虑个体的易感性和抵抗力。这些社会心理因素的刺激所引起的心理反应累积到一定程度,超过自我调节能力时才会导致疾病。1973年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专家霍尔姆斯对5000多人进行了调查,把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遭受的事件依据个体的心理承受力归纳并划分等级,用生活变化单位(LCU,Life Change Units)进行评分,编制出生活事件心理应激评定表(表-6)。
表-6 生活事件心理应激评定表
变化事件 | LCU | 变化事件 | LCU |
1.配偶死亡 | 100 | 23.子女离家 | 29 |
2.离婚 | 73 | 24.姻亲纠纷 | 29 |
3.夫妇分居 | 65 | 25.个人取得显著成就 | 28 |
4.坐牢 | 63 | 26.配偶参加或停止工作 | 26 |
5.家庭成员丧亡 | 63 | 27.入学或毕业 | 26 |
6.个人受伤或患病 | 53 | 28.生活条件变化 | 25 |
7.结婚 | 50 | 29.个人习惯的改变 | 24 |
8.被解雇 | 47 | 30.与上级矛盾 | 23 |
9.复婚 | 45 | 31.职业时间或条件的变化 | 20 |
10.退休 | 45 | 32.迁居 | 20 |
11.家庭成员健康变化 | 44 | 33.转学 | 20 |
12.妊娠 | 40 | 34.消遣娱乐的变化 | 19 |
13.性功能障碍 | 39 | 35.宗教活动的变化 | 19 |
14.增加家庭成员 | 39 | 36.社会活动的变化 | 18 |
15.业务上的再调整 | 39 | 37.少量负债 | 17 |
16.经济状态的变化 | 38 | 38.睡眠习惯变异 | 16 |
17.好友丧亡 | 37 | 39.一起生活的家庭人数变化 | 15 |
18.改行 | 36 | 40.饮食习惯变异 | 15 |
19.夫妻多次吵架 | 35 | 41.休假 | 13 |
20.中等负债 | 31 | 42.圣诞节 | 12 |
21.取消赎回抵押品 | 30 | 43.微小的违法行为 | 11 |
22.所负担职业责任方面的变化 | 29 |
1985年,上海张明园等人在国内原有研究基础上,参照霍尔姆斯的评定量表及调查方法,在全国10个省市1000多正常人中间进行调查,编制了正常中国人生活事件常模结果表,表中列出了65种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最可能遭遇的生活事件(表-7)。
表-7 正常中国人生活事件量表
变化事件 | LCU | 变化事件 | LCU | 生活事件 | LCU | |
1.丧偶 | 110 | 23.开始恋爱 | 29 | 45.夫妻严重争执 | 32 | |
2.子女死亡 | 102 | 24.行政纪律处分 | 29 | 46.搬家 | 31 | |
3.父母死亡 | 96 | 25.复婚 | 28 | 47.领养寄子 | 31 | |
4.离婚 | 65 | 26.子女学习困难 | 26 | 48.好友绝裂 | 30 | |
5.父母离婚 | 62 | 27.子女就业 | 26 | 49.职业显著增加 | 30 | |
6.夫妻感情破裂 | 60 | 28.怀孕 | 25 | 50.少量借贷 | 27 | |
7.子女出生 | 58 | 29.升学就业受挫 | 24 | 51.退休 | 26 | |
8.开除 | 57 | 30.晋升 | 23 | 52.职业变动 | 26 | |
9.刑事处分 | 57 | 31.入党入团 | 20 | 53.学习困难 | 25 | |
10.家属亡故 | 53 | 32.子女结婚 | 20 | 54.流产 | 25 | |
11.家属重病 | 52 | 33.免去职务 | 20 | 55.家庭成员纠纷 | 25 | |
12.政治性冲击 | 51 | 34.性生活障碍 | 19 | 56.和上级冲突 | 24 | |
13.子女行为不端 | 50 | 35.家属行政处分 | 19 | 57.入学或就业 | 24 | |
14.结婚 | 50 | 36.名誉受损 | 18 | 58.参军复员 | 23 | |
15.家属刑事处分 | 50 | 37.中额借贷 | 17 | 59.受惊 | 20 | |
16.失恋 | 48 | 38.财产损失 | 16 | 60.业余培训 | 20 | |
17.婚外两性关系 | 48 | 39.退学 | 15 | 61.家庭成员外迁 | 19 | |
18.大量借贷 | 48 | 40.好友去世 | 15 | 62.邻居纠纷 | 18 | |
19.突出成就荣誉 | 47 | 41.法律纠纷 | 13 | 63.同事纠纷 | 18 | |
20.恢复政治名誉 | 45 | 42.收入显著增减 | 12 | 64.睡眠重大改变 | 17 | |
21.重病外伤 | 43 | 43.遗失贵重物品 | 11 | 65.暂去外地 | 16 | |
22.严重差错事故 | 42 | 44.留级 | ||||
二、职业紧张
(一)概述
首先要了解紧张(stress)的概念。对紧张的研究虽已近一个世纪,但对紧张一词的含义仍无共识。这是因为“stress”一词已用于多个领域,如工程学上称为应力,将其定义为外部的(环境的)影响特征,并提出应力阈值;生理学上的称为应激,着重于个体对外部因素刺激的生物学反应;劳动心理学称为紧张,强调个体内外环境的相互作用。因此,紧张可以理解为:在某种职业条件下,客观需求与个人适应能力之间的失衡所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压力;是个体对内外因素(或需求)刺激的一种反应,当需求和反应失衡时,就会产生明显的(能感觉到的)后果(如功能变化)。
职业紧张(occupational stress)或工作紧张(work stress)是个体特征与职业(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导致工作需求超过个体应对能www.med126.com/Article/力而发生的紧张反应。
(二)职业紧张模式
20世纪70年代,Caplan,Cooper,Marshall等都提出过有关职业紧张的模式,阐明影响紧张产生的制约因素,但多未能全面反映紧张产生的过程、交互作用及因果关系。理想的职业紧张模式应能从理论和因果关系上阐明产生紧张的源头(作业环境)、易感者(个体特征)和影响或制约应激反应因素(家庭及社会支持)间的交互作用、过程及紧张效应后果。由此而提出了两个较有代表性基本模式:NIOSH模式(图10)和生态学模式(图11)。
图10 职业紧张与健康模式
图11 职业紧张生态学模式
(三)劳动过程中的紧张源
紧张源又称为紧张因素,对紧张的发生及其程度有重要的意义,紧张源包括三个方面:个体特征,应对能力和职业因素。
1.个体特征
(1)A型特征(或A型行为):Friedman和Olmer提出A型特征,具A型行为者有如下特点:①时间紧迫感,这类人欲望很高,常感时间紧迫,做事极不耐心,言谈举止也快速伶俐;②竞争性,个人奋斗的心理表现得十分充分,(很容易忽视他人的情感),具有高度的竞争力(可表现于职业活动、家庭生活、甚至休闲活动);③敌对性,对人疑虑甚至愤恨,表现出明显的敌对性格。
(2)性别:在现代社会中有很大变化,尤其是女性,妇女的生活形式从家庭责任与工作责任的相继性到家庭与工作责任的同时发生,即参加职业活动的妇女正经历着多重任务的紧张状态。Scoresen和Verbrugge提出妇女参加职业活动后,能增强自尊感,增强应对能力,但增加了职业紧张,如压力增大,冲突明显,每周职业任务超重的平均频率2-3倍于丈夫。1987年日本劳动部报告52%的妇女正经历着职业紧张状态,其中61%是因人际关系,也有职业性有害因素和做不适应女性的职业等。
(3)支配感:支配决策权对职业紧张的发生有重要意义,对于被支配或低支配状况下,或无决策权者,则倾向于发生职业紧张。
2.职业因素
劳动过程中引起职业紧张的职业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角色特征:近年来有人提出角色理论来理解职业紧张和测试角色压力如何导致职业紧张的问题。角色特征因素包括模糊(任务不清,目的不明),任务超重(工作的数量和质量超重,前者是指工作量大,无足够时间完成任务,后者是由于个体能力或技能低下而不能完成任务);任务不足(个体能力强,而工作任务少);和任务冲突(即表现在两个体需求之间的冲突,个体同时接受多个任务的冲突);个体价值(如大材小用的冲突及角色间的冲突等方面)。
(2)工作特征:与职业紧张有关的工作特征表现在四个方面。①工作进度(包括机器的进度和人的进度,进度越快越紧张);②工作重复(重复愈多,愈单一,愈易紧张);③工作轮班(不合理的轮班制度可影响人的生物钟,导致紧张);④工作属性(工作种类,所需知识和技巧不足,均可导致情感和行为反应异常)。
(3)人际关系:个体间或上下级间关系较差,会降低相互信任和支持,影响情感和工作兴趣,这是造成紧张的重要原因。领导作风对下级克服紧张方面最为重要。
(4)组织关系:与职业紧张有关的组织关系特征包括:组织结构、个体地位、文化素质等。Donnelly研究了高、中和低层组织机构中,个体满意度和紧张水平,认为在低层组织结构中个体更有满意感。如组织能给职工更多决策权,职业紧张反应明显降低,满意度更高,工作效率更好。若使职工认识到自己工作的意义,则会增加工作责任感和主人翁感。当比较组织结构中不同职位的职工时,发现文化、业务地位较低的普通工、操作工、秘书和低级管理员、技术员等有更为强烈的紧张感,主要由于在定级、晋升和技能培训等方面的不公平和强烈竞争。
(5)人力资源管理:这是职业卫生管理体系中又一重要的紧张源,包括培训、业务发展、人员计划、工资待遇和工作调离等。缺乏培训是产生紧张的重要原因。即使是老职工对新技术也渴望再学习,才能适应强烈的社会竞争机制。所以业务的提高和发展是职工,尤其是中年职工最为关心的问题,这与职业紧张密切相关。同时职工福利、待遇、人员安排、调离、解雇、离退休、失业等都是众所周知的与职业紧张发生密切相关的。此外,一些物理因素,如照明、噪声、温湿度、空间、环境卫生状况、嗅气、空气污染等均直接与紧张发生及其程度有关。
(四)紧张反应的表现
适度的紧张是有益的,是个体必需的。只是长期过度紧张才对个体不利,甚至是有害的,紧张反应主要表现在心理的、生理的和行为的变化及精疲力竭症几个方面。
1.心理反应:过度紧张可引起人们的心理异常反应,主要表现在情感和认知方面。例如工作满意度下降、抑郁、焦虑、易疲倦、感情淡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易怒、回避社会活动,个体应对能力下降。
2.生理反应:主要是躯体不适,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血凝加速,皮肤生理电反应增强,血和尿中儿茶酚胺和17-羟类固醇增多,尿酸增加。对免疫功能可能有抑制作用,可致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导致血中游离酸和高血糖素增加。
3.行为表现:行为异常主要表现在个体和组织两个方面。个体表现是逃避工作,怠工,酗酒,频繁就医,滥用药物,食欲不振,敌对行为;组织上表现为旷工,缺勤,事故倾向,生产能力下降,工作效率低下等。
4.精疲力竭(burnout):有研究认为精疲力竭的发生是职业紧张的直接后果,是个体不能应对职业紧张的最重要的表现之一。Maslach提出的精疲力竭症三维模式,确认了职业紧张体验的多样性,并为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三维模式的主要内容是①情绪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指个体的情绪资源(emotional resources)过度消耗,表现为疲乏不堪、精力丧失、体力衰弱和疲劳;②人格解体(depersonalization):是一种自我意识障碍,体验自身或外部世界的陌生感或不真实感(现实解体),体验情感的能力丧失(情感解体),表现为对他人消极、疏离的情绪反应,尤指对职业服务对象的麻木、冷淡、激惹的态度;③职业效能下降:指职业活动的能力与效率降低,职业动机和热情下降,职业退缩(离职、缺勤)以及应付能力降低等。
精疲力竭的后果是严重的,不仅会丧失工作能力,还可能危及健康。
(五)职业紧张的控制与干预
预防职业紧张首先应探寻和确定紧张源,可从个人和组织两个方面采取干预措施。对个体应增强应对能力,对组织则努力消除紧张源。但无论从哪方面干预,都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
1.增强个体应对能力:个体应对能力(personal coping resource)是指能增强个体应对(coping)能力的因素。研究得较多的应对能力因素是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Hersey首次提出社会支持对降低职业紧张的重要性,尤其是得到同事和领导的支持,对个体的生理、心理反应极为有利。社会支持主要表现在:①情感支持,人们遇到困难时可从朋友那里得到安慰;②社会的整体性,使人们感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他们有共同的关心;③社会支持是切实的、明确的,如在经济上、工具或任务互助等;④社会信息,可获得有关任务的信息,从而获得指导和帮助;⑤相互尊重和帮助,体现在技术和能力方面得到承认和尊重;⑥社会支持具有缓冲作用。
2.增强应对反应:应对反应(coping response)是个体对职业紧张源刺激的反应活动。Penalin and Schode把应对(coping)定义为个体对外部刺激所发生的为预防、避免和控制紧张情绪的反应活动。应对反应可分为三个类型:①改变紧张状态的应对反应,即改变或修改紧张状态的反应;②改变紧张状态的含义的应对反应,如自感工资待遇虽不高,但做该项工作都很有意义,这就可使发生的紧张程度降低,甚至不发生;③改变已发生紧张后果的应对反应,如尽量克制、忍耐、回避或抒发情感等,以将紧张状态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程度。
3.组织措施:组织应在工作方式和劳动组织结构的设计和安排上尽可能符合卫生学要求,以满足作业者心理需求,提高自主性和责任感,促进职业意识,充分发挥职业技能。
4.培训和教育:为增强个体与职业环境的适应能力,应先充分了解个体特征,针对不同情况进行职业指导或就业技术培训,帮助其克服物质、精神和社会上的困难或障碍,鼓励个体主动适应或调节职业环境,创造条件以改善人与环境的协调性。
5.国家立法:从立法上明确生产技术、劳动组织、工作时间和福利待遇等制度都应充分有利于促进生产,减少或避免个体产生心理、生理负面影响,从制度上保证个体获得职业安全与卫生的依据、自主决策权利、得到承认和尊重以及主人翁态度参加生产计划、民主管理等。
6.健康促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增强个体应对职业紧张的能力。
三、心身疾病
(一)概述
心身疾病(psycho-physiological disorders)又称心身障碍或心理生理障碍,心身疾病是指一组与心理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但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疾病。心身医学就是研究心理和社会因素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相互关系的学科,是一门跨多种学科的边缘学科。这些年来,国外又发展成立一个新的分支:联络会诊精神病学(liaison-consultation psychiatry),专门在综合医院内为临床各科提供有关心身疾病及其它有关情况的咨询和指导,这一领域的发展十分迅速。
虽然人们很早就认识到心理因素与疾病的关系,但直至20世纪20年代,才从实证的角度提出了心身疾病和心身医学的概念,该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意味着对人类健康和疾病的认识有了重要的进步。即是从过去的“生物医学模式”走向现代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多元医学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已被人类充分认识的急性传染病得到较好控制,但某些新的传染性疾病仍不时地向人类提出严峻挑战,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也成了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这些慢性病和新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对社会产生明显的心理相应,而人们的心理状态也影响着与这些疾病的抗争。当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受到挫折,社会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者不能胜任所承担的社会角色,人际关系困难等等,都可能引起紧张、压抑等情绪,产生一系列的应激反应,从而影响健康。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与自身状态的主观内在体验与外部表达。人有自我的主观意识,当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的时候,根据主观肯定或者否定的体验而产生满意、高兴、愉快或者憎恨、痛苦、忧愁、愤怒、恐惧等情绪反应。情绪活动既受大脑皮层的调节,又与边缘系统、下丘脑、脑干网状结构及自主神经系统相关。情绪具有如下特点:情绪为刺激所引起;情绪是主观的意识经验;情绪具有动机的作用;情绪表现为个体的生理上和行为上的变化。
情绪活动的主要中枢不在大脑皮层,而在边缘系统。边缘系统是人体内脏器官和内分泌腺体活动的调节中枢。情绪可分为愉快的或积极的情绪,不愉快的或消极的情绪两大类,相互对立。愉快、积极的情绪可以调动和激发生命的活力,可以提高体力和脑力活动的强度和效率,增进人体的健康,而不愉快、消极的情绪可使人生命的活力消减、枯竭。如果长期持续或反复沉溺于消极情绪之中,就会引起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功能失调、血压持续升高等,进而转变为某些器官、系统的疾病。
心身疾病的范围甚为广泛,可以累及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一般包括数十种常见的疾病,最常见和典型的心身疾病有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支气管哮喘、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非特异性结肠炎等。此外,糖尿病、肥胖症、神经性厌食等也属心身疾病的范畴。心身医学不是研究某一器官或某个系统的疾病,而是一种关于健康和疾病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理论。心身疾病目前所包括的范围是很广的,包括了由情绪因素所引起的,以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受自主神经所支配的系统或器官的多种疾病。由于世界各国对心身疾病分类的方法不同,包括的疾病种类很不一致。根据美国心理生理障碍学会所制订的较为详细的分类,结合其它有关资料对各系统的心身疾病阐述如下:
1.皮肤系统的心身疾病:神经性皮炎、瘙痒症、斑秃、牛皮癣、多汗症、慢性寻麻疹、湿疹等。
2.肌肉骨路系统的心身疾病:腰背痛、肌肉疼痛、痉挛性斜颈、书写痉挛。
3.呼吸系统的心身疾病: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征、神经性咳嗽。
4.心血管系统的心身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律不齐、高血压、偏头痛、低血压、雷诺氏病。
5.消化系统的心身疾病:胃十二指肠溃疡、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呕吐、溃疡性结肠炎、幽门痉挛、过敏性结肠炎。
6.泌尿生殖系统的心身疾病:月经紊乱、经前期紧张症、功能性子宫出血、性功能障碍、功能性不孕症。
7.内分泌系统的心身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低血糖、艾迪生病。
8.神经系统的心身疾病:痉挛性疾病、紧张性头痛、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9.其它:按学科分属于耳鼻喉科的心身疾病有:美尼尔综合征、咽部异物感等;眼科的心身疾病有:原发性青光眼、眼睑痉挛、弱视;口腔科的心身疾病有:特发性舌炎、口腔溃疡、咀嚼肌痉挛等。其它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疾病还有癌症和肥胖症等。
以上各类疾病,均可在心理应激后起病,因情绪影响而恶化。心理治疗有助于病情的缓解和康复,目前这种对疾病的整体观念有助于正确评价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之间的联系,已成为临床上认识和处理疾病的方向。
(二)常见的心身疾病
1.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躯体素质具有敏感、易受暗示的特征,社会心理因素有较大的影响。由于遗传或早年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形成支气管反应的个体定型,使这类患者容易发生气管痉挛反应――迷走神经兴奋。具有这种哮喘素质的人,可因炎症、过度劳累、吸入致敏原、或在环境刺激引起情绪变化等因素影响下,导致哮喘发作。每次发作后,可能又以条件反射的方式固定下来,在遭遇同样情境时再度发作。患者在发作时的情绪反应,可影响病情的变化,主要途径可能有两条:一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迷走神经直接引起支气管阻塞;二是通过改变免疫或内分泌功能,间接地影响支气管的生理功能,两方面可相互作用而加重发作。在儿童中,若父母对患儿的哮喘行为过分关注,亦可强化已形成的条件反射,使发作容易固定持续。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典型的心理特征是:支气管系统的极端不稳定性;矛盾心理冲突;恐惧,可以分为两种:害怕哮喘的恐惧,因人而异的恐惧。因此,心身医学的文献把支气管哮喘看作是各种躯体和心理因素的“最终躯体反应”。有资料表明,75%的哮喘发作的诱因是感染,47%是过敏,61%是心理因素。从上面的统计数字可以发现多个诱因在起作用。还有学者认为,除了感染和过敏两种因素以外,至少有四分之一的病人的哮喘发作诱因是心理因素。
2.消化性溃疡:胃肠道被认为是最能反映情绪的器官。实验室研究发现心理因素可影响胃液分泌、胃粘膜血管充盈的程度和胃壁蠕动的变化。当心理因素与各种体质因素联合作用时,就有可能产生溃疡。临床上常见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与恶化常与紧张的生活事件有关。心理应激导致大脑皮质的功能失调,作用于下丘脑下部,促使迷走神经兴奋,引起胃酸分泌持续升高。心理应激还可通过垂体一肾上腺皮质内分泌系统,促使消化性溃疡的发生。
有学者把溃疡病看成是与环境压力有一定关联的胃肠溃疡的发展,这些人由于自身的性格特点和生活经历,会以机体胃肠功能紊乱的形式反映出来。
胃功能,胃的运动、血液循环和分泌与高级神经系统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与情感状态也有密切的关系。好斗和发怒会影响食物的胃排出量,恐惧或强烈的情绪波动则会由于幽门痉挛减慢食物的排出量。在恐惧、无法满足的逃避愿望、消极悲观或丧失勇气等各种情绪的影响下,胃酸分泌减少,胃运动和血液流通减慢。好斗的环境、长期的恐惧和冲突环境会增多胃酸分泌,并且在以上环境持续出现的情况下造成胃粘膜变化,在这种条件下胃粘膜特别容易损伤,长期和胃液接触导致了胃溃疡的产生。
3.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常具有A型行为特征:性情急躁、完美主义,对外界要求过高,容易受到挫折。A型行为特征可具有家族遗传特点。由于长期或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复的情绪波动使大脑功能失调,对皮质下中枢不能正常调节,血管舒缩中枢受到刺激,促使外周血管长期过度收缩,从而使血压升高。此外,由于肾小动脉的持续收缩,也促使血压进一步上升。在发病原因中还有内分泌等其它因素的参与、但社会心理因素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在治疗时宜采取躯体活动、生物反馈、松弛训练和各种心理治疗等,降压药因不能治本,故要慎用。
4.癌症:大量实验研究表明,心理应激可降低动物的免疫功能,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也显示癌症患者病前曾受到过较多的精神刺激。此外,性格特点常较内向,情绪不易外露,自我克制,容易产生苦闷、怨恨和绝望感。发现患了癌症以后,又易出现否认、愤怒、委屈和忧郁等情绪。这些心理状态对癌症的治疗和康复不利,可能加重病情的发展。因此在癌症的治疗过程中,必须重视心理因素,在应用药物、放射治疗的同时,应配合心理治疗和社会环境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促使患者更好地康复。
5.甲状腺功能亢进:近年研究证明甲状腺功能亢进主要因精神刺激而诱发。曾有报道,有人在极度恐怖和精神创伤后的几小时内发病。病前性格为:内向、情绪不稳、紧张、焦虑、抑郁、神经质、对外界刺激敏感。在心理应激的条件下,引起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释放,干扰了机体正常的免疫监视功能,而导致发生甲状腺功能亢进。因此在治疗上必须注意心理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