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医科大学教案首页
教研室: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教师姓名:孙晓彩
课程名称 | 病理生理学 | 授课专业和班级 | 临床医本 | ||
授课内容 | 第十六章 肝性脑病 | 授课学时 | 4 | ||
教学目的 | 1、掌握肝性脑病的概念; 2、掌握肝性脑病的发生机制及其诱因; 3、了解肝性脑病的分类。 | ||||
教学重点 | 肝性脑病的发生机制。 | ||||
教学难点 | 肝性脑病的发生机制。 | ||||
教具和媒体使用 | 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激光笔等。 | ||||
教学方法 | 1、运用多媒体教学。 2、与已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反复强化。招生简章 3、在授课过程中,密切联系临床实际,每讲一个机制就引导出临床治疗原则和理论基础,以提高兴趣,活跃课堂。 | ||||
教
学
过
程 | 1、肝性脑病的概念和临床分期 15分钟 2、发病机制 70分钟 ⑴ 氨中毒学说 25分钟 ⑵ 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15分钟 ⑶ 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 10分钟 ⑷ GABA学说 15分钟 ⑸ 综合学说 5分钟 3、决定和影响肝性脑病发生的因素 5分钟 4、治疗原则 5分钟 5、病例分析和归纳总结 5分钟 | ||||
讲授新进展内容 | 目前对肝性脑病机制综合学说的认识,肝性脑病的机制与神经精神综合症的联系。 | ||||
课后总结 | 病例分析,四大学说都需掌握,应用于具体病人,综合分析机制,综合治疗。 | ||||
教案续页
基本内容 |
一、肝性脑病的概念、分类及分期: (一)概念: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是由于急性或慢性肝功能不全,使大量毒性代谢产物在血循环中堆积,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最终出现肝性昏迷。这种继发于严重肝病的神经精神综合征,称为肝性脑病。 (二)分类 1、根据病因分:内源性肝性脑病和外源性肝性脑病。 2、根据发生速度分:急性肝性脑病和慢性肝性脑病。 (三)分期 临床上根据肝性脑病症状的轻重进行分期,即意识障碍程度、神经系统症状和脑电图的变化,将肝性脑病分为四期:前驱期、昏迷前期、昏睡期、昏迷期。 二、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一)氨中毒学说 内容:在严重肝病时,机体内氨生成过多而肝脏对氨的清除能力下降,致使血氨水平显著升高,高浓度的氨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引起脑功能障碍。 1、血氨增高的原因 (1)血氨清除不足:是血氨升高的主要原因 (2)血氨生成增多:①肠道产氨增多;②肾脏产氨增多;③肌肉产氨增多。 2、氨对脑的毒性作用 (1)干扰脑细胞的能量代谢 ①氨抑制丙酮酸脱羧酶的活性;②ATP产生减少;③ATP消耗增加。 (2)脑内神经递质的改变 脑内兴奋性递质(谷氨酸、乙酰胆碱)减少,抑制性递质(谷氨酰胺、γ-氨基丁酸)增多。 (3)对神经www.med126.com/jianyan/细胞膜有抑制作用 3、治疗 (二)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1、假性神经递质的产生 (1)定义 (2)假型神经递质的来源 2、假性神经递质与肝性脑病 假性神经递质增多→竞争性地取代真性神经递质(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 生理作用较正常神经递质弱得多→①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功能障碍→大脑皮质兴奋性冲动减少,机体不保持清醒,嗜睡,昏迷等;②锥体外系受到抑制,患者出现扑翼样震颤等。 3、治疗:给予左旋多巴 (三)氨基酸失衡学说 1、血浆氨基酸失衡的表现:支链氨基酸(BCAA)减少、芳香族氨基酸(AAA)升高 2、血浆氨基酸失衡的发生机制 3、血浆氨基酸失衡与肝性脑病 芳香族氨基酸和支链氨基酸均为电中性氨基酸,两者借助同一种载体通过血脑屏障。当血浆中BCAA/AAA比值下降时,则AAA竞争进入脑组织增多。苯丙氨酸、酪氨酸(属AAA)在脑内经脱羧酶和β-羟化酶的作用下,分别生成苯乙醇胺和羟苯乙醇胺,造成脑内这些假性神经递质明显增多,从而干扰正常神经递质的功能。色氨酸(属AAA)在羟化酶和脱羧酶的作用下,生成大量的5-羟色胺(5-HT)。5-HT使中枢神经系统中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能抑制酪氨酸转变为多巴胺;同时5-HT也可作为假性神经递质被肾上腺素能神经元摄取、储存、释放,干扰脑细胞的功能。 肝昏迷发生时可能是由于假性神经递质取代了真性神经递质,也可能是由于脑内真性神经递质合成受阻,或者是二者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说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是假性神经递质学说的补充和发展。 4、治疗 (四)γ-氨基丁酸学说 1、γ-氨基丁酸增高的原因 2、GAGB受体增多 3、GABA毒性作用 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主要抑制性神经递质。 (五)综合学说 三、肝性脑病发生的常见诱因 (一)消化道出血 (二)碱中毒 (三)感染 (四)肾功能障碍 (五)高蛋白饮食 (六)镇静剂 四、肝性脑病的防治原则 (一)消除诱因 1、预防消化道出血;2、控制蛋白质的摄入;3、纠正碱中毒;4、防治便秘。 (二)针对肝性脑病发病机制的治疗 1、降低血氨;2、应用左旋多巴;3、支链氨基酸;4、苯二氮卓受体阻断剂。 五、病例分析和归纳总结 |
教案末页
小结 | 肝性脑病是肝功能不全的最严重并发症,也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临床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其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提出氨中毒、假性神经递质,氨基酸失衡及γ-氨基丁酸等多种学说。本章要求学生重点掌握肝性脑病的概念、氨基酸失衡学说的相关内容,同时结合我国是乙肝大国的实际情况,建议学生查阅相关参考文献,增加临床相关知识。 |
思考题 | 1、请说明氨中毒学说、假性神经递质学说、氨基酸失衡学说及γ-氨基丁酸学说在肝性脑病发病中的作用。 2、肝硬化伴有消化道出血病人发生肝性脑病的可能机制是什么? 3、氨对脑的毒性作用有哪些? 4、简述左旋多巴治疗肝性脑病的原理。 |
实施情况 及分析 | 1、多媒体运行稳定,教学效果好。 2、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询问临床方面的问题比较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