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首页-医师-药师-护士-卫生资格-高级职称-考试题库-网校-考研-图谱-下载-招聘  
分类
国家级省级浙江省各省杂志
科技核心北大核心CSCDCSCD扩展
工具
期刊知识写作指导 论文投稿推荐期刊
期刊验证论文检测 录用通知往期目录
SCI
SCI指导影响因子
期刊点评基金动态
其它
经济教育计算机
建筑体育农业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湖北|江苏|安徽|山东|上海|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宁夏|内蒙古|河南
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辽宁|吉林|广东|广西|海南|陕西|甘肃|新疆|青海|卫生部直属|黑龙江|兵团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医学论文 > 论文投稿 > 正文:微血栓致缺血性心肌病发病机制的研究
    

微血栓致缺血性心肌病发病机制的研究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2013-5-28 论文投稿平台

1.5.2 透射电镜检查

于术后第 7 天,取大鼠左心室组织,4℃条件下制成约1mm3 成组织块,迅速置于2.5%戊二醛固定液中固定24 小时,经脱水、浸透、包埋后制成切片,进行染色,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微血管超微结构的改变。

1.5.3 血浆sTM 检测

各组动物均于细胞移植后1、7、28 天取血2ml(n=6/组/时间点),3000rpm 离心10min,收集上清液,按照ELISA 检测试剂盒说明书检测血清中sTM 的浓度。

1.5.4 心功能检测

将大鼠麻醉后,备皮,仰卧位固定于检查台上,用10MHz 超声探头进行超声检查,每只大鼠记录3 个心动周期以计算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 IDs)、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IDd)内径的平均值、左室射血分数(EF% )和短轴缩短率(FS% )。每个指标检测3 次,计算均值为最终的数值。

1.6 统计学处理

用 SPSS15.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 表示,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单因数方差分析,方差齐者用LSD 检验,方差不齐者用 Games-Howell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实验结果

2.1 微血管原位血栓形成

模型组 HE 染色显示,心肌微血管内弥漫分布着由血细胞、血小板和纤维蛋白构成的半透明粉红色血栓混合物,并可见局部心肌凋亡坏死 (图-1)。马休黄-酸性品红-苯胺蓝(改良Lendrum 法)染色则表明,血管内微栓塞的成分多由红色的纤维素和蓝色的胶原所组成(图-2)。而在假手术组和对照组则未见同样的特征性改变。

2.2 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模型组微血管内皮细胞细胞核过度收缩,核膜有下大面积染色质凝聚,形成高密度斑块,饮泡数量明显减少,线粒体絮状改变,内质网减少,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呈增宽断裂状,血管腔挛缩狭窄,腔内可见胶原成分。假手术组可见微血管内皮细胞核呈梭形结构良好,质膜下存在大量饮泡,核内细胞器丰富,核一端相邻细胞紧密连接清晰可见,管腔大完整,内有大量红细胞。

2.3 血浆sTM 含量测定

与对照组相比,术后模型组在各时间点大鼠血清sTM 含量明显增加(P<0.05),1 天时既有明显升高,7 天时最高,至28 天时下降至术后一天水平(表-1)。假手术组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

2.4 心功能检测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在术后1 天心功能即开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 天时各项心功能指标,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降低(P<0.05);28 天时,可见差异继续增大(P<0.05)。而在同时间点假手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实名网站 360认证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