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 | 藏名:塞那合
|
汉语拼音 | XIJINYANHUANGQI
|
拉丁名 | Hedysarum sikkimense Benth.
|
英文译名 | |
销售地区 | |
保护品种 | |
中药材基原 | |
动植物形态 | 多年生草本,高10~20cm。根木质化。茎基部多分枝,长6~8cm。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4~15cm,叶轴无毛或被极稀疏的毛;托叶与叶对生,膜质,合生,顶端2裂,被白色长柔毛;小叶19~33对,对生或互生,长圆形,顶端圆或微凹,长6~15mm,宽3~5mm,上面无毛,下面初时被毛,以后毛渐脱,仅中脉被毛。总状花序,腋生,长6~22cm,生12~20余朵花,总花梗长4~19cm,被毛;苞片长6~8mm,外面被白花长柔毛;花梗长2mm,密被白色或黑褐色柔毛;花萼钟状,密被黑褐色或白色柔毛,萼齿长5~6mm,比萼筒长,里面被毛;花冠蝶形,蓝紫色;旗瓣短于翼瓣或近等长,龙骨瓣最长,长达21mm,子房被毛。荚果1~5节,下垂,荚节具网纹,被毛,边缘呈甚狭的细齿状。
|
动植物资源分布 | 产于西藏、青海;四川及云南有分布;不丹、尼泊尔亦有。
|
动植物生态环境 | 生于海拔3500~4900m的山麓砾石山坡湿润处或林间草地或灌木林下。
|
药用动植物的栽培 | 花期7~8月,果期8~9月。
|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 7~8月,挖全草,洗净,晒干。
|
药用部位 | 以全草入药。
|
生药材鉴定 | 性状鉴别:根木质化,纤细。茎长10~15cm,基部多分枝。奇数羽状复叶,小叶19~33枚,矩圆形或椭圆形,中脉下面被毛。总状花序腋生,长4~16cm;花梗被白色和黑褐色混生柔毛,花冠蓝紫色;荚果1~5节,被毛。气微,味微甘、微涩。
|
中药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中药化学鉴定 | |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 |
炮制方法 | |
中药剂型 | |
中药制药工艺 | |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
药物筛选 | |
新药的临床评价 | |
实验动物的品种 | |
方剂组成 | |
药物和剂量 | |
药物配伍 | |
药性 | 微甘,凉。
|
归经 | |
功效 | 清热,解毒,利尿逐水。
|
性味分类 | |
主治 | 热性诸病、痰饮腹水。
|
用法用量 | 常配方用,每次9~15g。
|
用药忌宜 |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
临床运用 | |
各家论述 | |
考证 | |
药物应用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