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 | 藏名:索玛拉扎
|
汉语拼音 | MANTUOLUOZI
|
拉丁名 | Datura stramonium L.
|
英文译名 | |
销售地区 | |
保护品种 | |
中药材基原 | 为茄科植物曼陀罗的干燥种子。
|
动植物形态 | 草本或半灌木状,高50~90(~120)cm,在幼时叶腋、叶背脉腋有短柔毛。茎粗状,圆柱状,淡绿色或带绿色,基部稍木质化。叶片纸质广卵形,长8~15cm,宽4~10cm,先端渐尖,基部不对称楔形,边缘有不规则的波状浅裂,裂片顶端急尖,上面浓绿,下面淡绿,侧脉3~5条;叶柄长3~5cm。花单生于枝叉间或叶腋,直立,有短梗;花萼筒状,长4~5cm,筒部有5棱角,基部稍膨大,顶端紧围花冠筒,5浅裂,裂片三角形,花后自近基部断裂,宿存部分随果实而增大,并向外反折;花冠漏斗状,下半部带绿色,上部白色或淡紫色,檐部5浅裂,裂片有短尖头,长6~10cm,檐部直径3~5cm,雄蕊5,花丝长约3cm,贴生于花冠筒内的中下部、上部分离,花药卵圆形,长约4mm;子房密生柔毛,花柱长约6cm,蒴果卵状,直立,长3~4cm,直径2~4cm,表面生有坚硬针刺或有时近平滑,果熟时4瓣裂。种子卵圆形,稍扁,长约4mm,黑色。
|
动植物资源分布 | 全国均有分布;世界各大洲也有。
|
动植物生态环境 | 生于宅旁、林缘荒地、路旁。
|
药用动植物的栽培 | 花期7~8月,果期8~9月。
|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 果实成熟时割下,晒干,打碾,除净杂质。
|
药用部位 | 以干燥种子入药。
|
生药材鉴定 | 性状鉴别:呈扁压三角形,长约4mm,淡褐色至黑色,表面光滑,中央稍下陷,一侧有白色珠柄。味微苦、涩,气淡。
|
中药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中药化学鉴定 | |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 |
炮制方法 | |
中药剂型 | 散剂。
|
中药制药工艺 | |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 曼陀罗的药理作用主要由所含的莨菪碱(其消旋品为阿托品较稳定)及东莨菪碱而来。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对大脑以抑制作用为主,随着剂量加大,脊髓的兴奋作用更为明显。此外尚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和增强其他镇痛药的作用。曼陀罗的麻醉作用可能与所含的东莨菪碱有关。 2.对呼吸系统的作用:对人或犬均有强烈的呼吸兴奋作用。 3.对循环系统的作用:经动物(犬)试验能使心率显著加快,但对血压影响不大。当剂量加大至能使动物出现强烈惊厥时,血压才呈现短暂下降。 4.麻醉作用:认为本品与草乌制剂同用,可能会增强麻醉作用,并能互相抵消其副作用,如草乌生物碱之毒性表现中,有许多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现象(如流涎、出汗、腹泻等)均可为曼陀罗制剂所对抗。 5.周围作用:东莨菪碱能阻断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有散瞳,麻醉眼调节及抑制腺体分泌作用,但对心脏迷走神经的作用较弱。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
药物筛选 | |
新药的临床评价 | |
实验动物的品种 | 犬。
|
方剂组成 | |
药物和剂量 | |
药物配伍 | 曼陀罗子,羊踯躅。
|
药性 | 微苦、微辛,温;有毒。
|
归经 | |
功效 | 解毒,干黄水。
|
性味分类 | |
主治 | 麻风病、皮肤病、烧伤、黄水病。
|
用法用量 | 单用或配方,外用或内服。每次2~3g。
|
用药忌宜 | 内服慎用,剂量不宜过大。体弱者、孕妇禁内服。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曼陀罗子30g,羊踯躅120g。研细。治黄水病。一次1g,一日3次,15天为一疗程。
|
临床运用 | |
各家论述 | |
考证 | |
药物应用鉴别 | 本种包括了通常一些文献中所记载的三个种,其区别如下:
1.果实表面有坚硬针刺。
2.红白色;茎枝淡绿色--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 L.
2.花紫色;茎枝带紫色--紫花曼陀罗D.tatula L.
1.果实表面无针刺;花白色--无刺曼陀罗D.inermis Jacq.根据植物分类学家对本属的草本种类进行的全面实验分类学研究证明:花白色或紫色;果实表面有刺或无刺,这只是一对基因显性和隐性不同,在遗传上是不稳定的,在进化上也是无意义的。事实上,在自然界这些类型也是变异的,在同一地区可以见到花紫色,果有刺或无刺者均有。因此这三种实为一个自然种,所以取其最早的名称Datura stramonium L.青海地区部分藏医曾用大麻Cannabis sativa L.的种子作本品入药,是否合理,有待业一步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