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 Xiao dou kou
|
蒙药名 | 吉吉格-苏格木勒
|
别名 | 札苏格,恩特格-苏格木勒
|
考证 | 本品载于《无误蒙药鉴》。内称:“恩特格-苏格木勒产自印度。”依据文献及蒙医临床沿用经验认定思特格-苏格木勒即吉吉格-苏格木勒(小豆蔻)。
|
中药材基原 | 为姜科植物小豆蔻的干燥果实。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小豆蔻 Elettaria cardamomum Maton.
多年生草本,高2~3m。具根状茎,其上生有多数肉质根。叶两列,披针形,长30~60cm,上面微有毛,无柄,具叶鞘。花葶数个从基部发出,具分枝;花序总状;苞片长圆形,膜质,无毛;花淡绿色;花萼漏斗形,长达2cm,先端3齿,具脉纹;花冠筒与花萼近等长,外层裂片长圆形,近等长,唇瓣倒卵形,长于外层裂片,先端近浅裂,具紫色条纹;花丝短,直立;子房卵形,光滑,柱头漏斗形。蒴果卵形,3裂。种子多数,黑色。
原产于印度,越南、斯里兰卡亦产。
|
栽培与养殖 | |
采收加工 | 冬季采收,晒干后除去花萼、果梗等杂质,再用硫黄熏即可。
|
药材鉴别 | 性状鉴别 呈长卵圆形,长1~2cm,直径1~1.5cm,具三钝棱;表面淡棕色至灰白色,有细密的纵纹,果皮质韧,不易开裂,顶端有突起的柱基,基部有凹人的果柄痕;气芳香,味辣微苦。种子呈长卵形或3~4面形,长3~4mm,厚约3mm;表面谈橙色或暗红棕色,背面微凸起,腹面有沟纹,外被无色薄膜状假种皮,断面白色。气芳香而峻烈,味辣微苦。
均以个大、饱满、香气浓烈者为佳。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炮制方法 | |
性味 | 味辛、苦,性温。效轻、燥、腻、锐。
1.《金光注释集》:“味苦、辛,消化后味辛,性温,效腻,燥、锐、热……,,2.《蒙药学》:“味苦、辛,性温,消化后仍性温,效轻、燥。”
|
功效 | 祛肾寒,镇赫依,温中,消食,开胃,止吐。
|
主治 | 主治肾赫依病,慢性肾病,赫依郁滞,失眠,消化不良,尿闭,赫如虎,肾寒腰痛。
1.《认药白晶鉴》:“治肾病,祛寒性赫依。”
2.《观者之喜》:“祛肾寒,治赫依病和胃病。”
|
用法用量 | 内服:煮散剂,3~5g;或入丸、散。
|
注意事项 | |
附方 | 1.治肾寒腰痛,肾结石,膀胱结石,尿闭 白豆蔻或小豆蔻25g,干姜、荜茇、硇砂、冬葵果、蒲桃子、大托叶云实各10g,麝香2.5g,螃蟹40g,杧果核5g。制成散剂。每次1.5~3g,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观者之喜》十味白豆蔻散)
2.治肾赫依,心赫依病,腰腿酸痛,白带过多 白豆蔻或小豆蔻150g,黄精、手参、天冬、肉豆蔻、丁香、沉香各25g。制成散剂。每次1.5~3g,每日1~3次,温开水送服。(《观者之喜》七味白豆蔻强身散)
3.治消化不良,胃火衰退 全石榴25g,荜茇8.5g,白豆蔻或小豆蔻、肉桂各5g。制成散剂。每次1.5~3g,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观者之喜》四味石榴散)
|
制剂 | |
药物分类 | 植物药
|
参考文献 | |
蒙药名出处 | 《无误蒙药鉴》、《认药学》
|
参考 | 《中华本草》蒙药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