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名族首页  |   藏族医学  |   蒙古族医学  |   维吾尔族医学  |   苗族医学  |   傣族医学  |   瑶族医学  |   考试宝典  |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名族医药 >> 维吾尔族医学 >> 维吾尔族医药 >> 正文:南瓜子 -维药扩克卡瓦欧如合药物说明书
    

南瓜子

  
汉语拼音
Nan gua zi
维药名
扩克卡瓦欧如合
别名
黑里亦子《回回药方三十六卷》,百子加力 开日依力 欧鲁、吐胡米 库都衣 西仁《明净词典》。
考证
《拜地依药书》载:“南瓜子,是南瓜的种子。原植物是蔓生藤本植物,茎和叶比甜瓜黄瓜的茎和叶大一些,刚毛多一些,花冠钟状漏斗形,黄色,根细,微甜;瓠果大型,扁圆形、长圆形或卵形,形状大小因品种不同而不同,果皮一般暗绿色或绿白相间,成熟时赤褐色,果梗坚硬,呈五角形,表面有深纵沟,基部稍膨大。种子多数,扁平,椭圆状卵形,淡黄白色。”根据上述维吾尔医本草所述药物特征和实物对照,与现代维吾尔医所用南瓜子一致。
中药材基原
葫芦科植物南瓜的种子。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南瓜 Cucurblta moschata(Duch.ex Lam.)Duch.ex Poiret 一年生蔓生藤本。茎长10余米,全体被刚毛。茎呈五角棱,中空,节略膨大。单叶互生;通常阔卵形,近于圆形或心脏形,或有时浅裂作五角形,长15~30cm,无端尖,基部深心脏形,叶缘略呈波状弯曲,具不规则小齿牙,叶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均被稍硬的茸毛;叶柄比叶片稍长,圆筒形,中空,叶腋侧达生一卷须,长与叶柄相等,上部5歧,卷须腋生一幼枝条。花单性,腋生,雌雄同株,黄色;雌花柄比雄花柄短粗;雄花的萼管短或几缺,多毛,萼片长,直立,常于顶端扩大而成叶状,先端反卷,花冠钟状漏斗形,裂片具皱纹,向外反卷,花丝顶端连合,蜜腺盘肥厚;雌花萼管在子房上部平出,花冠漏斗圆形,有假雄蕊3,蜜腺盘肥厚,子房下位,花柱直,柱头二纵裂。瓠果大型,扁圆形、长圆形或卵形,形状大小每因品种不同而异,果皮一般暗绿色或绿白相间,成熟时赤褐色,果梗坚硬,呈五角形,表面有深纵沟,基都稍膨大。种子多数,扁平,椭圆状卵形,淡黄白色,边缘粗糙或不粗糙。花期6~7月,果期8~9月。 国内外大部分地区有栽培。
栽培与养殖
采收加工
夏秋季食用南瓜时,收集成熟种子,除去瓤膜,洗净,晒干。
药材鉴别
种子扁圆形,长1.2~1.8cm,宽0.7~1cm。表面淡黄白色至淡黄色,两面平坦而微隆起,边缘稍有棱,一端略尖,顶端有珠孔,种脐稍突起或不明显。除去种皮,有黄绿色薄膜状胚乳。子叶2枚,黄色,肥厚,有油性。气微香,味微甘。
化学成分
种子含油16.4%[1],其中主要脂肪酸为亚油酸(linoleic acid),油酸(ole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及硬脂酸(stearic acid)[1~3],还有亚麻酸(lindenic acid),肉豆蔻酸(my-ritic acid)[2]。还含类脂成分,内有三酰甘油(trghyceride),乙酰甘油(diglyceride),甘油单酯(monoglyceride),甾醇(sterol),甾醉酯(sterolester)以及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磷脂酰乙醇胺(plosphatidvlethanolamine),磷脂酰丝酸(phosphati-dylserine),脑苷脂(cerebroside)[3,4]等。脱脂的种子中分得有效成分:南瓜子氨酸(eueurbitine)[5,6]。
药理作用
1.驱虫作用  南瓜子仁体外对牛肉绦虫或肉绦虫均有麻痹作用[1]。1:500南瓜子氨酸使体外犬绦虫明显兴奋,甚至挛缩,并与桉榔碱有协同作用[2]。犬灌服南瓜子氨酸,对水泡绦虫、豆状绦虫和曼氏绦虫均有驱虫作用[3]。
2.抗血吸虫作用  小感染血吸虫尾蚴当日开始,每日灌服南瓜子煎液1~3g,能显著降低血吸虫幼虫的成长率,提高减虫率。剂量愈大,疗效愈佳。若在感染足蚴后1星期或2星期开始给药,则效果较差。感染尾蚴的猪每日灌服去油南瓜子粉,亦有满意疗效。和南瓜子相似,南瓜子氨酸对性发育前期的幼虫有抑制作用。南瓜子或南瓜子氨酸均不能杀灭血吸虫成虫,而大剂量则可使虫体萎缩、生殖器官退化、子宫内虫卵减少、变性和消失。雌虫较雄虫敏感。但这些变化均可在停药后迅速恢复正常[2,4]。
3.其他作用  家静注南瓜子氨酸出现血压升高,呼吸加深加快;南瓜子氨酸盐可使豚鼠或兔的离体回肠肌收缩受到明显抑制[5]。
4.毒性  小鼠灌服南瓜子氨酸过氯酸盐与盐酸盐的LD50分别为1.25g/kg与1.10g/kg,小鼠腹腔注射南瓜子氨酸过氨酸盐1.2~2.0g/kg30min后,出现体态不稳,对外界刺激反应敏感,其中1.6~2.0g/kg剂量组于给药后4~5h可致兴奋狂躁,阵发性痉挛,抽搐死亡,未死者均于停药后1星期左右恢复正常。病理检查表明南瓜子与南瓜子氨酸对正常小鼠的肝、、肾、十二指肠等可出现暂时性病理损伤,肝糖原减少,脂肪增加。停药后可迅速恢复正常。治疗中未见宿主组织对虫体的包围或产生炎症现[2,4]。
炮制方法
性味
一级湿二级寒,味甘。
功效
生干生寒,驱除肠虫,清热消炎,利尿退肿,凉血止血。
主治
主治干热性或胆液质性疾病,如各种肠虫,发热发烧,急性肺炎,小便灼痛,各肿水肿,各种出血等。 《药物之园》:“生湿肥体,润肺止咳,原血止血,解渴,消炎愈伤,利尿止痛等;治形体消瘦,热性咳嗽,咳血,口渴,肠道溃疡,膀胱疮疡,小便疼烧痛等。”
用法用量
内服:30~60g。可入汤剂、散剂、糊剂等制剂。
注意事项
对寒性气质者有害,矫正药为小茴香、黑胡椒
代用药
除了驱虫外,用于其他疾病时,老本品缺货,可用黄瓜子代。
附方
制剂
买提布合 吐胡米 库都衣 西仁 汤 南瓜子120g,水1000ml。煎汤即可。性偏热。功能杀死肠虫等。主治肠道生虫等。内服,空腹1次服用,过l~2h后服用泻药。(《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维吾尔医学》方剂部分)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Dutta J,et a1.C A,1986,105:149708f
[2]Ermakov A I,et a1.C A,1982,97:123957c
[3]Tsuyaki H,et a1.C A,1989,110:133909q
[4]Tsuvaki H,et a1. C A, 1986,102:183973m
[5]万圣鼎,等.化学学报,1962,28(4):244
[6]孙存济,等.化学学报,1962,28(4):252
药理
[1]冯兰洲.中华医学杂志,1956,42(2):138
[2]温州医学院药理教研室.中国生理学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药理).1964.86
[3]陈志康.等.中国药理学报,1980,(2):124
[4]王浴生,等.中药药理与应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747
[5]萧树华,等.药学学报,1962,9(6):327
维药名出处
《药物之园》
参考
《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维吾尔药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评论加载中...
    网 名: (必填项)
    评论内容:
    没有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1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