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 常用植物药
|
二级分类 | |
分类 | 辣培蒜
|
年份 | lain beih funx
|
别名 | |
来源 | 石蒜科植物石蒜Lycoris radiata(L’Herit)Herb.的鳞茎。
|
形态特征 | 多年生草本。鳞茎近球形,外有紫褐色的鳞茎皮。叶于秋季花后抽出,带状,长14~30厘米,宽约1~2厘米,顶端钩,边金缘,绿色。花茎单一,直立,高约35厘米,实心;伞形花序有花5~7朵顶生,总苞片2枚;花两性,鲜红色,花被漏斗状,基部合生成短筒状,上部6裂,裂片强度反卷和皱缩;雄蕊6,生于喉部;子房下位,3室,花柱细长,柱头小头状。蒴果常具三棱;种子近球形,黑色。花期8~9月,果期9~10月。
|
生态分布 | 生于阴湿的山坡及河岸草丛中。产于广西金秀、藤县、贺州、全州、资源等县市;分布于我国华东、华南至西南各省份。
|
采集加工 | 秋后采鳞茎,沸水烫过晒干备用或鲜用。
|
性味 | 味辛、甘,性温。有毒。
|
功效 | 祛痰,利尿解毒,催吐,散结,消肿止痛。
|
传统应用 | |
用法用量 | 1.5~3克,水煎服,或用鲜品30克捣汁冲酒服,或调醋含漱;外用适量捣敷或水煎趁热熏洗,捣敷涌泉穴或肚脐。
|
方例 | 1.疔疮肿毒 辣培蒜(石蒜)适量,捣烂敷患处。
|
化学成分 | 石蒜鳞茎含果糖,葡萄糖,蔗糖[1],伪石蒜碱,去甲雨石蒜碱,去甲高石蒜碱,石蒜碱,高石蒜碱,雨石蒜碱,石蒜伦碱,多花水仙碱,石蒜胺,雪花莲胺碱,小星蒜碱,表雪花莲胺碱,条纹碱,网球花定碱,石蒜西定醇,石蒜西定[2]。又含对-羟基苯乙酸[3],O-去甲基石蒜胺即O-去甲基二氢雪花莲胺碱,前多花水仙碱[4],O-β-呋喃果糖基-(2→1)-O-β-D呋喃果糖基-α-D-呋喃葡萄糖甙,O-β-呋喃果糖基-[(2→1)-O-β-D-呋喃果糖基]3-α-D-吡喃葡萄糖甙,O-β-D-呋喃果糖基-[(2→1)-O-β-D-呋喃果糖基]3-α-D-吡喃葡萄糖甙,O-β-D-呋喃果糖基-[(2→1)-O-β-D-呋喃果糖基]4α-D-吡喃葡萄糖甙[5],石蒜-R-葡萄甘露聚糖[6]。
|
药理 | 1.解热、镇痛作用 石蒜碱12mg/kg静脉注射或5mg/kg~10mg/kg皮下注射,均可降低人工发热家兔的体温[1]。石蒜碱5mg/kg大鼠皮下或静脉注射,30min后体温开始下降,90min可降至最低,约下降1℃,并与氨基比林有协同作用[2]。石蒜碱12mg/kg 小鼠腹腔注射,能显著增强吗啡或延胡索的镇痛作用[3]。 2.抗炎作用 石蒜碱3mg/kg静脉注射或皮下注射,对兔甲醛性及大鼠蛋清性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切除肾上腺后,石蒜碱不能对抗大鼠蛋清性足肿胀。石蒜可使小鼠胸腺萎缩,使兔肾上腺中维生素C含量明显减少,并使蟾蜍嗜酸性白细胞减少。去垂体蟾蜍,石蒜碱的这些作用则消失,故认为石蒜碱抗炎作用与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有关[2,4]。 3.催吐作用 每只鸽灌胃石蒜煎剂1g,1h可呕吐[5]。0.1%~0.5%石蒜碱0.2mg/kg-1mg/kg犬静脉注射,10min后产生呕吐反应[6]。其作用比去水吗啡弱,但比吐根碱强,呕吐潜伏期与吐根碱相似,比去水吗啡潜伏期长[7]。 4.促进尿酸排泄作用 石蒜碱6mg/kg大鼠腹腔注射,可明显增加尿酸排出量[4] 。 5.抗肿瘤作用 雪花莲胺碱对大鼠腹水肝癌及吉田肉瘤均有抑制作用[8]。伪石蒜碱及其盐酸盐对大鼠癌肉瘤w256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每日10mg/kg的剂量腹腔注射,抑制率达55%~76.3%[9,10]。石蒜碱衍生物石蒜碱内铵(AT-1840)对数种动物肿瘤有显著的抑制作用[11]。 6.抗病毒作用 石蒜碱有抗病毒活性,浓度低于1μg/ml时即可抑制脊髓灰白质炎病毒。伪石蒜碱对EMC、JBE和ICM病毒、嗜神经组织RNA病毒感染的小鼠,具有显著的对抗活性,抑制逆转录酶活性,降低血浆中病毒滴定度[12,13]。 7.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石蒜碱内铵醋酸(AT-1840)10mg/kg腹腔注射5-6d可明显抑制学红细胞引起的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显著降低小鼠的胸腺重量,并能显著升高羊红细胞致敏的正常和荷瘤小鼠血清补体C3的含量;还能扭转荷瘤小鼠脾脏空斑形成细胞的明显下降,而对淋巴细胞转化及血清IgG却呈抑制作用,提示本品对细胞免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可调节荷瘤小鼠部分体液免疫功能的缺陷[14]。 8.毒性 石蒜碱小鼠腹腔注射、灌胃、皮下注射的LD50分别为112.2mg/kg、344mg/kg和145mg/kg。家兔灌胃或皮下注射石蒜碱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腹泻和衰竭,最后死亡[15]。雪花莲胺碱小鼠皮下注射和灌胃的LD50分别为14mg/kg±2mg/kg和17mg/kg±3mg/kg[15]。 |
化学成分参考文献 | [1]Nakahara K,et al.Bio J O kayamauniv,1957,3:187. [2]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第1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590。 [3]Isogai Y,et al.C A,1977,87:130515d. [4]Kobayashi S,et al.Chem Pharm Bull,1980,28(11):3433. [5]Uchiyama T,et al.Agri Chem,1985,49(11):3315. [6]Tomoda M.et al.Chem Pharm Bull,1982,30(11):3965. |
药理参考文献 | [1]刘慰庸等:《贵阳医学院学报》(国庆献礼论文集),1959:110。
[2]羽野寿等:《日本药理学杂志》,1960,56(2):214。
[3]陈牧群等:《药学学报》,1965,12(9):594。
[4]陈牧群等:《煤矿医学》,1979,(1):1。
[5]陈牧群等:《药学学报》,1957,5(1):1。
[6]Abdumalikova N V,et al.C A,1967,66:64113j.
[7]岛本晖郎等:《日本药理学杂志》,1958,54:21。
[8]羽野寿等:《日本药理学杂志》,1959,55:82。
[9]南京药学院等:《中草药通讯》,1978,(5):6。
[10]潘启超等:《药学学报》,1979,14(12):705。
[11]石油化工系统中草药科技情报协作组:《中草药动态》,1978,(5):5。
[12]刘家鼎等:《中国药学会1962年年会论文资料》,1962。
[13]Leven M,et al.J Nat Prod,1982,45(5):564.
[14]金筠芳等:《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1987,1(4):277。
[15]唐烯灿等:《药学学报》,1963,10(8):466。
|
附注 | |
出处 | 中国瑶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