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 常用植物药
|
二级分类 | |
分类 | 清煲
|
年份 | cingh bouh
|
别名 | 石香蒲、水见消
|
来源 | |
形态特征 | 多年生常绿草本,高达30厘米,揉之有辛辣气味。根茎横走,有密的节;具多数肉质根。叶根生,两侧排列,线形,长20~50厘米,宽7~13毫米,顶端长渐尖,天中脉,有多条平行脉,边全缘。叶状佛焰苞长13~25厘米,为肉穗花序长的2~5倍;肉穗花序黄绿色,圆柱形,生于当年生叶腋内,花序柄全部贴生于佛焰苞鞘上。浆果长圆形,藏于宿存花被之下。花期2~3月,果期4~6月。
|
生态分布 | |
采集加工 | 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备用。
|
性味 | 味辛,性温。
|
功效 | 开窍,益智,化痰,杀虫,祛风除湿,行气止痛。
|
传统应用 | 治癫狂、惊痫、风寒湿痹、健忘多梦、神经衰弱、消化不良、胸腹胀闷。
|
用法用量 | 13~9克,水煎服。
|
方例 | |
化学成分 | |
药理 |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1)镇静作用 石菖蒲水煎剂1g/kg~10g/kg及去油水煎剂5g/kg~30g/kg腹腔注射使小鼠自主活动明显降低,与阈下睡眠剂量的戊巴比妥钠有显著的协同作用[1,2]。其挥发油的镇静作用更强,0.05ml/kg即能显示出极强的催眠效果[3]。 (2)抗惊厥作用 33%的石菖蒲混悬液10mg/kg灌服,30min后可使小鼠对戊四氮的惊厥率从93%降到60%,与对照组比较,使自主活动减少,抽搐开始时间推迟,抽搐鼠数减少[4]。水煎剂也能对抗戊四氮对小鼠的惊厥作用[1,2]。 (4)对动物学习记忆的作用 用复杂迷宫趋食法和一次性训练被动回避条件反应-跳台法,观察到石菖蒲水提醇沉液0.1g(生药)/10g、0.2g(生药)/10g(相当于LD50的1/54、1/27)灌服,对正常小鼠学习记忆有促进作用;对东莨菪碱造成的小鼠记忆获得障碍、亚硝酸钠造成的记忆巩固不良及乙醇引起的记忆再现缺失均有明显改善作用[5,6]。 2.解痉作用 石菖蒲中含有多种解痉平喘成分,40μg/ml的α-细辛脑能完全对抗乙酰胆碱引起的豚鼠气管和肠道平滑肌收缩,对抗组胺和5-羟色胺(5-HT)的最低有效浓度为10μg/ml[7]。 3.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腹腔注射5%石菖蒲挥发油3ml/kg,对大鼠由乌头碱诱发的心律失常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能对抗家兔由肾上腺素和氯化钡诱发的心律失常,还有减慢心率的作用[8]。二聚细辛醚有显著的降脂作用[9]。 5.毒性 石菖蒲水煎剂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53g/kg±2.5g/kg[2]。其挥发油小鼠皮下注射的LD50为0.157ml/kg[1]。腹腔注射的LD50为0.23ml/kg±0.023ml/kg[3]。α-细辛脑大鼠灌胃的LD50为926mg/kg[10]。挥发油中毒主要是兴奋脊髓[1]。点样试验和掺入平板法试验一致证实α-细辛脑为诱变阳性物质,能引起鼠伤寒沙门菌突变种TA100、TA98的致突变作用[10,11]。 |
化学成分参考文献 | [1]徐俊平等:《中草药通讯》,1979,10(7):299。 [2]向仁德等:《中草药》,1983,14(1):41。 [3]向仁德等:《中药通报》,1983,8(5):31。 [4]南京药学院中麻研究组:《中草药通讯》,1978,(6):241。 [5]南京药学院中麻研究组:《中草药通讯》,1978,(7):289。 [6]杨俊山等:《中草药通讯》,1979,(4):148。 [7]袁倚成等:《中草药》,1982,13(9):387。 [8]刘驰等:《植物资源与环境》,1993,2(3):22。 [9]Marina D G,et al.Phytochemistry,1989,28(9):2319. |
药理参考文献 | [1]江西医科大学草药实验小组:《新医实践》,1971,(3):13。
[2]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药理室:《新医药学杂志》,1977,(6):46。
[3]刘国卿等:《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89,20(l):57。
[4]陈建家:《中华医学杂志》,1978,58(1):62。
[5]周大兴等:《中草药》,1992,23(8):417。
[6]周大兴等:《现代应用药学》,1993,10(4):4。
[7]刘国卿等:《中国药理学报》,1983,4(2):95。
[8]申军等:《广州医药》,1993,24(3):44。
[9]袁倚盛等:《中草药》,1982,13(9):387。
[10]杨永年等:《南京医学院学报》,1986,6(1):11。
[11]金中初等:《浙江医科大学学报》,1982,11(1):1。
|
附注 | |
出处 | 中国瑶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