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药学理论 > 临床用药数据库 > 降血糖 > 正文:黄连素
    

黄连素

编号 1792
总例数 152例
性别例数 男82例,女70例
治疗组例数 51例
对照组例数 101例
年龄区间
平均年龄 (52±14)岁
疾病 2型糖尿病
并发症
药品通用名称 黄连
药品商品名称
药品英文名称
剂型 片剂
规格
批准文号
生产厂家
分类 中药
用药目的 治疗
用法用量 152例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为A、B、C组;A组5O例,B组5l例,C组5l例。采用自身对照法进行实验。全部病例进入研究前,停用以前的药物半月,进入本研究前一天抽取空腹及餐后2小时静脉血进行相关指标的测定,然后进入本研究。A组为格列吡嗪组,早餐前30分钟一次性口服格列吡嗪(美吡达格列吡嗪片,海南金晓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5mg,每日一次。B组为黄连素组,给予黄连素(湖南洞庭制药厂生产)每天0.9g,分早、中、晚三次给予,每次03g。C组为黄连素与格列吡嗪联合应用组,除按以上剂量给予格列吡嗪和黄连素,分别于治疗
联合用药
疗效评价标准 1.观测指标:与方法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小时血糖(2hPBG)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胰岛素(INS)、C肽(CP)采用经化学发光技术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进行测定;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用OLYM-PU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 2.疗效判断标准:主要以FBG及2hPBG(mmol/L)作为观察疗效的指标,参照文献标准: 显效:FBG≤6.39mmol/L,2hPBG≤7.8mmol/L
治疗效果及临床指征比较 1.各组治疗前后FBG和2hPBG的变化单独使用格列吡嗪及黄连素与格列吡嗪联合应用均能有效降低血糖,但黄连素与格列吡嗪联合应用效果更好,用药10天时各组FBG和2hPBG均出现明显降低,至用药后30天,大部分患者的FBG和2hPBG值即达到疗效考核的“有效”范围,且黄连素与格列吡嗪联合应用组血糖值控制得更为稳定。C组总有效率(98.1%)与A组(86.3%)和B组(78.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l及表2,

,※
本研究报道不良反应 在本研究的实施过程中,除极少部分患者由于使用黄连素出现了以轻度腹泻为表现的肠道菌群失调的副作用外,未出现其他的药物毒副作用。
其他报道不良反应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10,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