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吉林中医药2002,22(2):21-22 |
剂型 | 汤剂 |
药物组成 | 车前草15g,茜草15g,益母草15g,仙鹤草15g,通草10g,生甘草6g。 |
加减 | 如湿热下注,症见小便黄赤、尿频不爽、脘闷纳呆、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加小蓟饮子;如肾虚火旺,症见小便短赤带血、头晕耳鸣、神疲、腰酸软、舌质红、脉细数,加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如脾不统血,症见久病尿血、面色不华、体倦乏力、气短或兼齿衄、肌衄、舌质淡、脉细数,加归脾汤;如肾气不固症见久病尿血、色淡红、头晕耳鸣、精神困惫、腰背酸痛、舌质淡、脉沉弱,加五子衍宗丸,另酌加西洋参6g,生黄芪30g;如咽干、咽痛加金银花10g,牛黄0.5g(冲服)、玄参10g,麦冬10g,黄芩10g。 |
功效 | 软坚化瘀 |
主治 | 肾性血尿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日1剂水煎服。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天津市中医医院张宗礼等,观察了六草汤为主治疗肾性血尿的临床疗效。诊断标准:参照1992年太平会议讨论修改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型及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本组用六草汤,对照组用肾炎四味片(细梗胡枝子50g,黄芪12g,黄芪9g,北京石苇12g,由湖北沙市制药厂生产),每次8片,日3次口服。两组均进行肾病常识教育,注意预防外感,加强对全身各部位感染的防治,避免使用对肾病有损害的药物,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少进服甘辛辣食物。两组均以6周为1疗程,连续观察2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它相关的治疗药物。观察指标:尿沉渣高倍视野红细胞计数,24小时尿蛋白定量,1小时尿红细胞计数,12小时尿红细胞计数,尿相差显微镜红细胞计数。疗效标准:痊愈:血尿症状全部消失,相应西医诊断之主要疾病经验检查证实有显著改善,主要理化指标基本正常。显效:血尿症状明显改善,由重度降至轻度,或个别主症降至中度,而其它主症全部消失,相应西医诊断之主要疾病经检查证实有所好转,主要理化指标明显改善。有效:血尿症状有所好转,相应西医诊断之主要疾病经检查基本稳定,主要理化指标有所改善。无效:血尿症状、检验指标无改善或反恶化。结果:本组80例,痊愈22例,显效24例,有效2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5%;对照组50例,显效2例,有效12例,无效36例,总有效率28%;本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
药理作用 |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