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粤卫药准字(1982)第115023号。 |
剂型 | 散剂 |
药物组成 | 猴子枣、全蝎、猪牙皂、细辛、石菖蒲、草豆蔻、琥珀、珍珠、牛黄、麝香、川贝母。 |
加减 | |
功效 | 清热,除痰,镇惊,通窍。 |
主治 | 痰热壅盛所致的小儿高热,惊风,咳喘等症。主要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每瓶0.36g。1岁以上小儿每次0.36g,未满周岁每次0.18g。日2次口服。 |
用药禁忌 |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中亦载有“猴枣散”其药味组成与本品有别,主治中风痰厥而致的喘促昏仆,语言蹇涩、癫狂惊痫及小儿急惊,壮热神昏,喘咳痰盛,四肢抽搐。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
药理作用 | 主要有解热,抗炎,镇咳,平喘作用。 1.解热:(1)从白兔耳静脉注射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疫苗(0.8ml/kg),1小时后按体温分成5组,各级分别灌胃给药:猴枣散Ⅰ、Ⅱ、Ⅲ组分别为0.O75、0.3、0.6g/kg,阿司匹林组0.15g/kg,空白对照组以1%羧酸甲基纤维素钠0.5ml/kg, 结果显示:对照组注射菌苗后1小时体温明显升高,1.5小时达高峰(平均升高1.5℃),然后逐渐下降,7小时(即给羧酸甲基纤维素钠6小时)退热幅度为最高升温值的80%。猴枣散有剂量依赖性退热作用,O.075、0.3、0.6g/kg三组最高升温平均值较对照组低(分别为1.4、1.2、1.1℃),其中0.3gg/kg及0.6g/kg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最高升温值有显著差异。三个给药组分别在给药后6、4及2小时体温降至正常。(2)从大鼠颈背部皮下注入10%啤酒酵母混悬液0.4ml/10g,6小时后,按体温升高程度均分5组。各组分别以下述药物灌胃:猴枣散ⅠⅡ组分别为0.15g/kg及0.6g/kg、阿司匹林0.I5g/kg,空白对照组以1%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结果显示:对照组在注酵母后6小时体温明显升高,0.5小时(即给羧甲基纤维素钠后0.5小时)升至最高值,(平均升高1.5℃),其后体温渐降。但给羧甲基纤维素钠后6小时,退热幅度仅为最高升温值的40%。猴枣散0.15g/kg及0.6g/kg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的解热 作用。分别于给药后6小时及4小时体温降至正常。 2.抗炎:将60只小鼠随机分成4组,各级分别灌胃给予下述药物:猴枣散0.3g/kg及1.2g/kg、阿司匹林0.10g/kg,空白对照组灌以1%羧甲基纤维素钠,给药容积均为0.2ml/10g。各组动物于给药后1小时把二甲苯0.03ml滴于小鼠右耳,左耳作对照。用直径8mm的打孔器分别在左、右同一部位打下圆耳片,称重。左、右耳重差为肿胀程度。结果:猴枣散O.3及1.2g/kg对二甲苯引起小白鼠耳壳炎性肿胀均有轻度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9.6%及19.1%。其中猴枣散1.2g/kg组对炎症的抑制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 3. 镇咳:将75只小鼠,随机分成5组。各组分别给予下列药物灌胃:猴枣散Ⅰ、Ⅱ、Ⅲ组为0.3、1.2、2。4g/kg, 对照组给1%羧甲基纤维素钠,给药容积均为0.2ml/10g。阳性对照组用磷酸可待因60mg/kg腹腔注射,给药一小时后进行氨熏,结果显示,猴枣徽1.2g/kg对氨水致咳有明显抑制作用,减咳率分别达29.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其剂量增至2.4g/kg时,减咳率升至49.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 4.平喘:将引喘潜伏期合格的豚鼠50月(以400mmHg的恒压喷入2%氯化乙酰胆碱如0.1%磷酸组织胺等容积混合液喷雾致喘),随机分成5组:各组动物分别给予下列药物灌胃:猴枣散Ⅰ、Ⅱ、Ⅲ组为0.113、0.452、0.904g/kg,空白对照组科以1%羧甲基纤维素钠,给药容量均为0.3ml/100kg。阳性对照组给予12.5%氨茶碱注射液1ml/kg(I25mg/kg)。给药一小时后,重新测定各豚鼠引喘潜伏期,结果:猴枣散0.113g/kg对氯化乙酰胆碱与磷酸组织胺引起的豚鼠哮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它使引喘潜伏期延长1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随着剂量增大至0.452、0.904g/kg,平喘作用相应增强。引喘潜伏期分别延长22.5%及31.5%,与对照组相比,差并非常显著。 5.其他:灌服给药对小鼠呼吸道分泌酚红有明显的依赖性的促进作用;离体试验显示:O.1%猴枣散对青蛙食道纤毛运动有一定促进作用。 |
毒性试验 | 小鼠灌胃给药最大耐受量为28.8g生药/kg相当于小儿(按10公斤计)临床日用量的400倍。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