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汉·《金匮要略》。 |
剂型 | 汤剂 |
药物组成 | 黄芪、芍药、生姜、大枣、桂枝。 |
加减 | |
功效 | 益气温经,和经通痹。 |
主治 | 血痹证,肌肤麻木不仁,脉微涩而紧。本方主要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和骨膜炎等疾病。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日1剂水煎服。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1.原发性低血压:应用本方加减:黄芪15g,桂枝12g,白芍12g,生姜6g,大枣10g。水煎,日1剂,早晚分服。15日为1疗程。治疗原发性低血压60例。结果:治疗后症状消失,血压达12/8kPa之正常范围,随访半年无复发为显效,共33例;症状不同程度减轻,血压在原基础上上升或接近12/8kPa为有效,共25例;服药后症状及血压无变化为无效,共2例;总效率为96.8%。 2.局限性冻伤:应用本方加减: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鸡血藤、制附片。有瘀斑肿胀加桃仁、炮山甲、当归;有水疱加茯苓、乌梢蛇、苍术、玉米。水煎,每日1剂。治疗局限性冻伤566例。结果:效优:冻伤皮肤由苍白、发硬转为红晕,温痛觉。恢复正常,硬结消散,疗程短于桂枝加当归汤10日以上者453例。中等:皮色渐转红晕,温痛觉恢复较慢,疗程短于桂枝加当归汤1周者95例。一般18例。 3.膝关节慢性滑膜炎:应用本方加减:黄芪、桂枝、白芍、生姜、大枣、当归。每日1剂,连服3周为1疗程。治疗膝关节慢性滑膜炎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66岁;病程短者1年以内,最长3年。结果:治愈32例,好转6例(均为退行性骨关节病)。 4.坐骨神经痛:应用本方加减:黄芪30-60g,桂枝10g,白芍21g,制川乌6-12g(先煎),制草乌6-13g(先煎),五加皮15g,川断15g,川牛膝12g,当归12g,威灵仙15g,甘草6g,生姜3片,大枣4枚。日1剂水煎服。加减:气虚明显者重用黄芪;血虚者重用当归、白芍;阳虚加附子;肾虚者重用川断、五加皮;局部发冷,疼痛剧烈者加川乌、草乌。治疗坐骨神经痛54例,男37例,女17例。21岁以上1例,21-30岁9例,31-40岁21例,41-50岁19例,50岁以上4例。结果:痊愈(症状完全消失,追访1年以上未复发者)40例,占74%;显效(症状完全消失,追访半年以上未复发者,但有诱因后复发者)11例,占20.4%;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3例,占5.6%。总有效率达94.4%。 |
药理作用 | 主要有抗炎、镇痛,扩张血管,增加血管流量,活血化瘀,增强免疫,促进细胞代谢等作用。 1.抗炎,镇痛:方中芍药、生姜、桂枝有抗炎、镇痛作用。芍药、生姜对大鼠实验性后足趾浮肿均有明显的抗炎、消肿作用。芍药、桂枝、生姜对扭体法、热板法引起的疼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2.扩张血管,增加血管血流量,活血化瘀:方中黄芪、桂枝、芍药可增加血管血流量,改善循环,从而增加组织供血量,加速病者的恢复。 3.增强免疫,促进细胞代谢:方中黄芪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还能对抗免疫抑制剂的抑制作用。黄芪能使机体活细胞数明显增多,细胞生长旺盛,细胞寿命延长,使细胞的生理代谢作用增强。研究证明,病毒性慢性迁延型肝炎属阳虚患者,其白细胞介素-2(IL-2)活性明显低于正常人,且与性别和年龄无关,用本方加减治疗1-2个月后,可使其IL-2活性明显升高,治疗前为3015±22.04%,治疗后为61.87±30.87%,二者差异非常显著,同时患者肝功能也得到改善,提示本药有提高病毒性慢性迁延型肝炎阳虚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