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0,14(2):27 |
剂型 | 汤剂 |
药物组成 | 巴戟天10g,太子参15g,黄芪12g,紫菀10g,蛤壳15g,蒲公英20g,当归15g,淮牛膝15g,肉桂4g。 |
加减 | |
功效 | |
主治 | 肺源性心脏病(肺肾气虚型)。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蛤壳先煎,肉桂后下,头二煎共150ml,为日量,500ml瓶装,为3日量。每次50ml,每日3次。2周为1疗程,共4-6疗程。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按1977年修订的慢性肺心病诊断标准及慢性肺心病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标准,选择具有肺肾气虚征候的患者31例,其中男13例,女18例,平均年龄61.2岁;病程10-35年;重度19例,中度9例,轻度3例。所有病例均系急性期用西药控制感染后加入肺心Ⅱ号方治疗。疗效标准:显效:喘息、心悸、咳痰好转6成以上(+++-+或++→-),哮鸣音等明显减少(+++-+或++→-),腰酸腿软,畏寒肢冷明显减轻,舌质转红,脉转有力;好转:喘息、心悸、咳痰好转3-5成(+++→++或++→+、+→-),哮呜音等减少(+++→+→或++→+、+→-),腰酸腿软、畏寒肢冷减轻,舌质略红,脉亦有力;无效:喘息、心悸、咳、痰好转不足3成,哮鸣音等无改变或加重,腰酸腿软、畏寒肢冷无减轻或加重,脉、舌无改变。结果:重度19例中,显效10例,好转3例,无效6例;中度9例,显效7例,好转1例,无效1例;轻度3例均好转;总有效率为77.4%。患者头发中Ca、Mn、Fe、Cu四种元素显著升高。认为某些微量元素的改变可作为肺源性心脏病的物质基础,而本方通过补益肺肾之气,使微量元素得以调整,肺心病;临床症状得以7改善。 |
药理作用 |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