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山西中医1993,9(6):19 |
剂型 | 胶囊 |
药物组成 | 天花粉、丹参、大黄、板蓝根等。 |
加减 | |
功效 | |
主治 | 慢性乙型肝炎。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每次3粒,日3次饭前服。连服6日停1日,6周为1疗程。可连服2-3个疗程。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本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7例,男31例,女26例;年龄11-60岁。根据上海1990年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和1983年郑州传染病学术会议标准,疗效以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改善情况分为临床治愈、显效、有效、无效。辨证分型治疗结果:湿热中阻型30例,临床治愈5例,显效14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8%;肝肾阳虚型10例,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88.9%;瘀血阻络型17例,临床治愈1例,显效4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6.6%。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结果:ALT及TTT异常29例,治后恢复正常20例,好转7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2.6%;ALT异常10例,治后恢复正常6例,好转3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89.9%;TTT异常者18例,治疗恢复正常12例,好转5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4.1%;SGPT异常者32例,治后恢复正常25例,好转7例,有效率100%。肝功变化总有效率93%。治疗前HB-sAg阳性者32例,治疗后转阴11例(34.4%),滴度下降19例(59.4%),无变化2例(6.2%);治疗前HBeAg阳性者14例,治疗后转阴5例(35.7%),滴度下降2例(14.3%),无变化7例(50%),说明本方具有促进HB-sAg、HBeAg转阴作用。 |
药理作用 |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