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鳊鱼、平胸鳊、法罗鱼、乌鳊、花边、三角鳊
|
汉语拼音 |
fang yu
|
英文名 |
Richardson, Black bream
|
药材基原 |
为鲤科动物三角鲂的肉。
|
动植物形态 |
三角鲂,体高而侧扁,头后背部隆起,体呈菱形,腹棱自腹鳍基部至门,头短小,口小端位,口裂斜至鼻孔下方。上下颌等长,其上盖有坚硬的角质,易脱落。眼侧位,至吻端的距离较至鳃盖后经级的距离为近。下咽齿3行。鳃耙16-22。侧一鳃54-60。背鳍3,7,起点位于腹鳍基部稍后方,具有强大而光滑的硬刺。背鳍高度显著大于头长。胸鳍可达腹鳍的基部,腹鳍仅伸至肛门。臀鳍3,24-32,基部长,无硬大同小异,起点在背鳍基部末端正下方,尾鳍深分叉,下叶较上叶稍长。鳔3室,前室最大。腹膜灰色或灰黑色。体呈青灰色,头背面及体背部较深,侧面为类色,常有浅绿色泽。腹面银灰各鳍呈现灰色。
|
资源分布 |
除西北等高原地区处,我国各大河流、湖泊中均有分布。
|
生态环境 |
属中下层鱼类。栖息于底质为淤泥或石砾的敞水区,杂食性,而以植物为主。幼鱼主要食浮游动物,其次是淡水甲壳类、昆虫和软体动物的幼体,以及少量水生植物。成鱼主要食物是工苔草、轮叶黑藻、软体动物,其次是湖底植物的碎屑、淡水海绵、丝状绿藻、马来眼子菜、菹草和聚草。个别的也摄食水生昆虫、螺蚬类、虾和小鱼。3冬龄性成熟,5-6月份产卵。冬季不大活动,一般群集在深水的石隙中越冬。
|
药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储藏 |
四季均可捕捞,捕得后,去鳞片及内脏,洗净,鲜用。
|
药用部位 |
|
生药材鉴定 |
|
中药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中药化学鉴定 |
|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
|
炮制方法 |
|
剂型 |
|
中药制药工艺 |
|
药理作用 |
|
药理学 |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
药物配伍 |
|
药性 |
味甘;性平
|
归经 |
脾;胃经
|
功效 |
健脾益胃;消食和
|
功效分类 |
补益药
|
主治 |
和消化不良;胸腹胀满
|
用法用量 |
内服:煮食,100-200g。
|
用药禁忌 |
《食疗本草》:“患疳痢者不得食。”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
临床运用 |
|
各家论述 |
《食疗本草》:调胃气,利五藏,和芥子酱食之,助肺气,去胃家风。消谷不化者,助脾气,令人能食。
|
考证 |
1.出自《食疗本草》;
2.《纲目》:鲂鱼,处处有之,汉、沔尤多。小头缩项,弯脊阔腹,扁身细鳞,其色青白,腹内有肪,味最腴美。其性宜活水。又有一种火烧鳊,头尾俱似鲂,而脊骨更隆,上有赤鬣连尾,如蝙蝠之翼,黑质赤章,色如烟熏,故名。其大有至二、三十斤者。
|
药物应用鉴别 |
|
药典收录 |
|
药材拉丁名 |
Carnis Megalobramae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Megalobrama terminalis (Richardson)
|
科属分类 |
鲤科
|
出处 |
《中华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