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药学理论 > 中国中药 > 正文:鼻血草 功效主治/用法用量/化学成分查询
    

鼻血草

  
别名 荆芥、红活美、小薄荷
汉语拼音 bi xue cao
英文名 Axillary Balm, Herb of Axillary Balm
药材基原 为唇形科植物滇荆芥的全草。
动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0.6-1m,被短柔毛。具地下茎。茎四棱形,具分枝。叶对生,叶柄长2-25mm,密被短柔毛;叶片卵形,长1.2-6cm,宽9-30mm,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圆形、钝或近心形,边缘具锯齿状圆齿,上面疏被短柔毛,下面靠近中脉两侧带紫色或伞部紫色,近无毛或仅沿脉被短柔毛。轮伞花序少花或多花,腋生;苞片小,具缘毛;花萼钟形,长6-8mm,外面被具节长柔毛,内面无毛、上唇3齿,齿短,下唇与上唇近等长,2齿,齿披针形;花冠白色或淡红色,长约1cm,外被短柔毛,内面无毛,上唇先端微缺,下唇3裂,中裂片较大;雄蕊4,前对较长,内蒙,花药2室;子房4裂,花柱略长于雄蕊,柱头2裂;花盘4裂。小坚果卵圆形。花期6-11月,果期7-11月。
资源分布 分布于陕西、江西、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及西藏等地。
生态环境 生于海拔600-2800m的山地、山坡、谷地或路旁。
药用植物栽培
采收和储藏 夏、秋季采收全草,晒干或鲜用。
药用部位
生药材鉴定
中药化学成分
理化性质
中药化学鉴定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炮制方法
剂型
中药制药工艺
药理作用
药理学
药代动力学
毒理学
药物配伍
药性 味苦;涩;性平
归经
功效 凉血止血;清热解毒
功效分类 清热解毒药;止血药
主治 吐血鼻衄崩漏带下麻风;皮肤瘙痒;疥疮;蛇虫咬伤;口臭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洗;或捣绒塞鼻。
用药禁忌
不良反应及治疗
选方
临床运用
各家论述 《四川常用中草药》:清热,解毒。治风湿麻木,大麻风,吐血,鼻出血,皮肤瘙痒,疮疹,癞症,崩带。
考证 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药》
药物应用鉴别
药典收录
药材拉丁名 Herba melissae axillaris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Melissa axillaris (Benth.) Bakh. F.
科属分类 唇形科
出处 《中华本草》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10,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