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药学理论 > 中药化学成分 > 正文:柴胡皂甙D来源/药化作用/理化性质/药物名称
    

柴胡皂甙D

  
化学名
β-D-Galactopyranside,(3β,4α,16α)-13,28-epoxy-16,23-dihydroxyolean-11-en-3-yl 6-deoxy-3-O-β-D-glucopyranosyl-
药物名称
Saikosaponin D
异名(中)
异名(英)
分子量
780.96
理化性质
熔点212~218°,[α]D+37°(乙醇)。
构效关系
药化作用
    1.抗炎作用
0.2mg/kg/·d大鼠肌肉注射5d,植入棉球肉芽肿为对照组的54%(P<0.01),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大鼠腹腔注射后,体重、肾上腺重量、末梢血球比容值不变,而血浆17-羟基皮质素水平却明显下降。随后研究表明,柴胡皂甙D腹腔注射给药30min后发现血浆皮质酮大量增加,并伴有暂时性的血糖上升。
2.降血脂作用
大鼠饲以高胆固醇食物引起高血脂症,以柴胡皂甙 D 0.2mg/kg/·d腹腔注射7天,有显著降低血脂的作用,其中降甘油三酯作用较甘草甜素强,而降胆固醇作用则较后者弱。肌肉注射柴胡皂甙D,参增加经由葡萄糖-C14的肝脂肪和胆固醇的形成;能降低大鼠由于喂饲胆固醇而升高的血浆胆固醇、三酸甘油酯和磷脂的水平,还能加速腹腔注射的胆固醇-C14和它的代谢物的粪便排泄,增加了C14(胆汁酸-C14和中性甾醇-C14的总和)的粪便排出。
3.抗癌作用
柴胡皂甙D有破坏艾氏腹水癌细胞膜的微绒毛的作用。
4.保肝作用
柴胡皂甙D能抑制四氯化碳对大鼠的肝毒作用。
5.溶血作用
柴胡皂甙D有明显的溶血作用。在一走范围内,其溶血作用能为腺嘌呤、肌肝所抑制。
6.对代谢的影响
柴胡皂甙A、C、D混合物(3:2:2)每日按100g体重肌注2mg,连续4d,能明显增加大鼠肝切片的蛋白质生物合成,使亮氨酸一14C渗入蛋白质明显增加。
7.体内过程
动物实验证明肌肉注14C标记的柴胡皂甙D,检查在粪便和尿中的排泄情况表明柴胡皂甙D在2d内和在7d内从粪便中排泄量为50%。第一天只有百分之几从尿中排泄。柴胡皂甙口服消化道吸收较差,为达到相同的抗炎作用效果,口服剂量要比肌注量大10倍。
毒性
柴胡皂甙D可引起溶血。
临床
1)抗癌作用.艾氏腹水瘤.2)抗炎作用.3)降血脂作用.4)保肝作用.5)溶血作用.6)对代谢影响.
不良反应
成分分类
用途分类
抗肿瘤,抗炎,降血脂,降胆固醇,解毒,保肝,溶血
来源
伞形科植物柴胡 Bupleurum falcatum L.根。
化学号
20874-52-6
参考文献
1.《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 2.《中药有效成分药理与应用》
分子式
C42H68O13
熔点
旋光度
沸点
来源拉丁学名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10,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