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药学理论 > 中药化学成分 > 正文:黄芩甙元来源/药化作用/理化性质/药物名称
    

黄芩甙元

  
化学名
4H-1-Benzopyran-4-one,5,6,7-trihydroxy-2-phenyl-
药物名称
Baicalein
异名(中)
黄芩素,黄芩黄素
异名(英)
Noroxylin
分子量
270.23
理化性质
黄色针状结晶(乙醇),分解点264~265°。溶于乙醇、甲醇、乙醚、丙酮、醋酸乙酯和热冰醋酸,微溶于氯仿和硝基苯,几乎不溶于水。溶于稀氢氧化钠呈绿棕色。浓硫酸呈黄色并显绿色荧光。亮黄色针状结晶,熔点268~272°(甲醇);UV λMeOHmax nm(logε):343(4.24),297(4.47),275(肩),239(4.54);MSm/e(%):270(M+,100),241(19),224(3),196(3),168(74),140(20),135(M++,8),112(5),102(8),98(4),84(5),77(12),69(38)。。
构效关系
药化作用
    1.抗炎抗变态反应作用
黄芩甙元对豚鼠离体气管过敏性收缩及整体动物过敏性气喘有缓解作用。并与麻黄碱作用协同。黄芩甙元的磷酸钠盐较硫酸钠盐作用强。黄芩甙元能抑制离体气管及回肠的Sehultz-Dale反应,对豚鼠被动性皮肤过敏反应、组织胺皮肤反应亦表现抑制。在抗变态反应方面,作用较黄芩甙强。黄芩甙元能抑制过敏性浮肿及炎症。能降低小鼠耳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将黄芩甙元与半胱氨酸合用,化学介质的释放并不减少。表明黄芩甙元是通过抑制巯基酶和减少抗原抗体反应时化学介质的释放量,来抑制变态反应。
2.抗菌作用
用黄芩甙元进行抑菌试验,结果有显著抗菌作用。体内试验证明较高浓度的黄芩甙元能抑制阿米巴原虫的生长。
3.利胆作用
黄芩甙元能增加犬、胆汁排泄量,并比黄芩甙明显。
4.利尿作用
黄芩甙元静注可使麻醉兔尿量增多。小鼠腹腔注射黄芩甙元也有利尿作用,且强于黄芩甙。
5.降胆固醇作用
黄芩甙元能降低实验大鼠肝脏的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
毒性
临床
用于传染性肝炎,肾炎,肾盂肾炎
不良反应
黄芩甙元注射给药除个别病人出现胃部不适与腹泻外,其余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成分分类
用途分类
来源
唇形科植物黄芩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根 并头草 S.scrodiifolia Fisch.(S.galericulata L.)叶和根 紫葳科植物木蝴蝶 Oroxylum indicum(L.)Vent.种子、茎皮 车前科植物大车前 Plantago major L.叶。
化学号
491-67-8
参考文献
1.《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 2.《中药有效成分药理与应用》
分子式
C15H10O5
熔点
旋光度
沸点
来源拉丁学名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10,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