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药学理论 > 中药化学成分 > 正文:二氢刺苞菊醛来源/药化作用/理化性质/药物名称
    

二氢刺苞菊醛

  
化学名
Projpanoic acid,2-hydroxy-2-methyl-,6-hydroxymethyl-2,3,3a,4,5,8,9,11a-octahydro-10-methyl-3-methylene-4-(2-methyl-1-oxopropoxy)-2-oxocyclodeca[b]furan-5-yl ester,[3aS-(3aR*,4R*,5R*,6E,10E,11aS*)]-
药物名称
Dihydroacanthospermal
异名(中)
异名(英)
分子量
436.49
理化性质
无定型树胶。IR λ薄膜max cm\-1:3400,1765,1730,1640,1240,1135,970;NMR(CDCl3)δ:5.670(dd,J=8.6,10.8,H-1),5.089(m,H-5),5.089(m,H-6),6.142(dd,J=1.6,8.2,H-8),5.294(d,J=9.2,H-9),5.610(d,J=3.5,H-13a),6.208(d,J=3.3,H-13b),4.225(AB,J=12,H-14),1.979(br.s,H-15),1.142(d,J=6.8,COCHMe2),1.226,1.340(s,COCOHMe2)。
构效关系
药化作用
体外,对人体鼻咽癌KB细胞有细胞毒活性,其ED50为2.6μg/ml;体内,对小鼠P-388有抑制活性,20mg/kg剂量的T/C值为136%。
毒性
临床
不良反应
成分分类
用途分类
来源
菊科植物光刺苞菊 Acanthospermum glabratum(DC.)Wild 全株。
化学号
参考文献
1.《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
分子式
C23H32O8
熔点
旋光度
沸点
来源拉丁学名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10,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