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豆相关药品查询:
山扁豆 扁豆叶 扁豆衣 扁豆根 扁豆花 扁豆藤 野扁豆 肾果小扁豆 小扁豆根
------------
【中文名称】 扁豆
【别名】 藊豆(《唐本草》),南扁豆(《滇南本草》),沿篱豆、蛾眉豆(《纲目》),凉衍豆(《本草乘雅半偈》),羊眼豆(《药品化义》),膨皮豆(《广州植物志》),茶豆(《江苏植药志》),南豆(《陆川本草》),小刀豆、树豆(《四川中药志》),藤豆(《中国药植图鉴》)。
【来自何书】 《别录》
【出处】为豆科植物扁豆的白色种子。
【植物形态】 扁豆
一年生缠绕草质藤本,长达6米。3出复叶;小叶片阔卵形,长5~9厘米,宽6~10厘米,先端尖,基部广楔形或截形,全缘,两面被疏毛,侧生小叶较大,斜卵形;叶柄长4~12厘米;托叶细小,披针形。总状花序腋生,通常2~4朵聚生于花序轴的节上;小苞片2,早落;花萼钟状,萼齿5,边缘密被白色柔毛;花冠蝶形,白色或淡紫色,旗瓣卵状椭圆形,基部两侧有2附属体,并下延为2耳,翼瓣斜椭圆形,龙骨瓣舟状;雄蕊10,2束;子房线形,被柔毛,基部有腺体,柱头头状,疏生白色短毛。荚果长椭圆形,扁平,微弯,长5~8厘米,先端具弯曲的喙。种子2~5粒,长方状扁圆形,白色、黑色或红褐色。花期7~8月。果期9月。
均为栽培品。分布华东和辽宁、河北、河南、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本植物的根(扁豆根)、藤(扁豆藤)、叶(扁豆叶)、种皮(扁豆衣)、花(扁豆花)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功用主治】健脾和中,消暑化湿。治暑湿吐泻,脾虚呕逆,食少久泄,水停消渴,赤白带下,小儿疳积。
①《别录》:"主和中下气。"
②《药性论》:"主解一切草木毒,生嚼及煎汤服。"
③孟诜:"疗霍乱吐利不止,末,和醋服之。"
④《日华子本草》:"补五脏。"
⑤《本草图经》:"主行风气,女子带下,兼杀酒毒,亦解河豚毒。"
⑥《滇南本草》:"治脾胃虚弱,反胃冷吐,久泻不止,食积痞块,小儿疳疾。"
⑦《品汇精要》:"消暑和中。"
⑧《纲目》:"止泄泻,消暑,暖脾胃,除湿热,止消渴。"
⑨《会约医镜》:"生用清暑养胃,炒用健脾止泻。"
【采集】立冬前后摘取成熟荚果,晒干,打出种子,再晒至全干。
【药材】干燥种子为扁椭圆形或扁卵圆形,长约8~12毫米,宽6~9毫米,厚4~7毫米。表面黄白色,平滑而光泽,一侧边缘有半月形白色隆起的种阜,约占周径的1/3~1/2,剥去后可见凹陷的种脐,www.med126.com紧接种阜的一端有1珠孔,另端有短的种脊。质坚硬,种皮薄而脆,内有子叶2枚,肥厚,黄白色,角质。嚼之有豆腥气。以饱满、色白者佳。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主产于湖南、安徽、河南等地。
扁豆的种子有白色、黑色、红褐色等数种,入药主要用白扁豆;黑色看古名"鹊豆",不供药用;红褐色者在广西民间称"红雪豆",用作清肝、消炎药,治眼生翳膜。
【化学成分】种子每百克含蛋白质23.7克,脂肪1.8克,碳水化物57克,钙46毫克,磷52毫克,铁1毫克,植酸钙镁247毫克,泛酸1232微克,锌2.44毫克。
种子中含胰蛋白酶抑制物、淀粉酶抑制物、血球凝集素A、B。并含有对小鼠ColumbiaSK病毒有抑制作用的成分,这种活性成分在水溶的高分子部分和低分子部分中都有;尚含豆甾醇、磷脂(主要是磷脂酰乙醇胺)、蔗糖、棉子糖、水苏糖、葡萄糖、半乳糖、果糖、淀粉、氰甙、酪氨酸酶等。
豆荚含哌啶酸-2。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