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兽医 > 养牛 > 养牛问答 > 正文:为什么奶牛比其他牛怕热?诊断治疗预防
    

养牛疾病预防:为什么奶牛比其他牛怕热?

兽医兽药 更新时间:2016/4/12 执业兽医考试论坛

-----
一、饲料在消化和利用的过程中,产热量多牛饲料的消化一半左右是依靠瘤胃微生物的发酵分解来完成的,该发酵分解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发酵热。据研究,饲料在瘤胃发酵产生的乙酸、丙酸、丁酸在代谢的过程中,将分别有54%、29%、31写左右以发酵热的形式损失掉。该发酵热在寒冷季节可用于维持体温,但在炎热季节却增加了机体散热的负担,造成牛喜冷怕热。奶牛干物质的采食量相当于其体重的3%以上,比普通牛要高50%左右,因而奶牛比普通牛产热更多,更惧怕炎热。二、体型大,不利于散热体型大,则单位体重的体表面积小,体表面积小,则有利于热的保存,而不利于热的散发。由于奶牛是大型哺乳类恒温动物,因而其比黄牛等中小体型的牛更怕热、耐寒。三、汗腺不发达.不利于散热皮肤的衍生物汗腺能分泌汗液,通过汗液的蒸发而散热,可以调节体温。与马相比,牛的汗腺不太发达,不利于散热。若气温升高,只有通过加快呼吸和频频排尿来散热,但这有一定的限制。所以,牛尤其是奶牛,适于气候凉爽地区饲养。夏季炎热季节,必须采取有效的防署降温措施,才可维持奶牛的正常生理和生产活动,否则,奶量和奶质将会下降,还易患热射病,严重者将会死亡。四、被毛是热的不良导体,不利于散热皮肤的衍生物被毛是热的不良导体,其虽在冬季有保温作用,但在夏季却不利于散热。虽然随着天气冷暖的变化会出现“换毛”现象,但这对散热和调节体温毕竟有限,还是应采取措施来做好夏季的防暑降温工作。五、产奶的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热机体在将饲料(原料)转化(消化、吸收、合成、分泌)为牛奶(产品)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一部分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于牛奶中,一部分以产热的形式而散失。产奶量越高,则产热量越高。据研究,每产1千克牛奶,将产热2.5兆焦耳。因此,一定要为产奶母牛,尤其是高产母牛创造多产奶、少产热、多散热的条件。在炎夏应喂给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日粮,在日粮粗饲料中,应增加青绿、多汁饲料的喂量,减少秸秆、批壳饲料的喂量;在日粮精饲料中,应降低谷类籽实5~10个百分点,增加油脂类饲料4~6个百分点。饼粕类饲料3~4个百分点,食盐0.1~0.5个百分点。六、气温过高,不利于散热牛所要求的适宜气温是10-20℃(等热区或代谢稳定区),此时,牛的代谢强度和产热量最低,体温恒定,生产性能最高。当气温低于10℃时(下限临界温度),牛的代谢强度和产热量将会增加,以便维持体温恒定;当气温下降时,牛自身的体温调节已经失效,牛将会冻死。当气温高于20℃(上限临界温度),牛的代谢强度提高,以免体温的无限升高,因此,体内开始蓄热;当气温进一步上升时,牛自身的体温调节已经失效,牛将会热死。据研究,当气温达到27℃时,奶牛已开始感到不适,呼吸和脉搏加快;当气温达到33℃时,奶牛的食欲、消化能力、奶的产量和质量已开始下降。在等热区(10-~20℃)的下半部偏上尚有一舒适区(12~15℃),在舒适区内奶牛的代谢产热量刚好等于散热量,不需要物理调节而能维持体温正常,奶牛最为舒适。因此,一定要为奶牛创造适宜的环境温度(等热区10~20℃),最好是舒适的环境温度(舒适区12~℃)。在炎热季节应加强防暑降温工作,如可采取屋顶铺设隔热层,运动场搭建凉棚,牛体进行淋水,舍内使用风扇,给牛饮用凉水等措施。在寒冷季节,虽不必过分考虑牛的保温问题,但必须能躲避风雪,牛舍内仍需保持在0℃以上。
-----
奶牛吃热量高的饲料
畜牧导航: 养牛资讯   养牛技术   牛价格行情   疾病防治   饲养管理   养牛问答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 实名网站 360认证 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