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兽医 > 养牛 > 疾病防治 > 正文:肉牛皮蝇蛆病(三)
    

牛病误区防治:肉牛皮蝇蛆病(三)

兽医兽药 更新时间:2016/6/12 执业兽医考试论坛


牛皮蝇蛆病(三)

皮蝇蛆病对养牛业危害严重的一种国际性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这个病是由双翅目、皮蝇科、皮蝇属幼虫寄生于牛体内而引起的。

以下介绍的是肉牛疾病防治

6.预防与治疗

根治皮蝇蛆病的例子使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皮蝇蛆病防治的必要性和经济上的高回报率,从而启动了许多国家性及多国联合防治皮蝇蛆病的计划来控制和消灭皮蝇蛆病。但时至今日,全球只有为数不多的国家消灭了皮蝇蛆病,如英国、丹麦、瑞典、挪威等;因此大范围的开展皮蝇蛆病的防治计划是十分必要的。,免疫预防和化药治疗为皮蝇蛆病防治中常用的方法,二者各有利弊;化药治疗用时短,见效快,作用明显,但容易产生耐药性,致使在防治其它种类的寄生虫病时产生困难,要求不断合成新药来开展防治寄生虫病,同时由于药物残留,对环境造成相当严重的污染,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免疫预防见效慢,用时长,作用没有化药的明显,重要的是现存的可用的疫苗抗原中,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能确实用到疫苗的生产中,然而在低感染状态下,对动物进行逐步的净化时,应用免疫预防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总而言之,在消灭皮蝇蛆病的计划中,两种方法的配合使用对控制皮蝇蛆病是十分必要的。当然多国、多地区联合进行皮蝇蛆病扑灭行动是在全球消灭皮蝇蛆病的前提。

6.1免疫预防

1970年,Boulard最先从纹皮蝇一期幼虫虫体粗提胶原蛋白制成抗原,并用于动物免疫,抵抗皮蝇蛆病的感染。此后研究工作者不断探索纹皮蝇幼虫虫体蛋白质的结构及其纯化方法,并找到适合用于皮蝇蛆病的免疫诊断和预防用的丝氨酸蛋白酶H即ederminA、B和胶原蛋白酶HyPederminC三种抗原,并将其纯化,测定氨基酸序列。当然,在寻找免疫抗原的同时,对免疫抵抗牛皮蝇蛆病的研究工作也一直没有停止。最初用粗制的分泌型抗原和虫体抗原免疫动物,发现可产生抗牛皮蝇蛆病的保护性抗体,动物背部的瘤包数比没有免疫的动物少了50%。近年来,对皮蝇蛆病的免疫预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寻找一种能对致牛皮蝇蛆病的皮蝇都有免疫原性的免疫抗原,试验发现,HyPederminC对牛皮蝇和纹皮蝇都有免疫原性,被免疫的动物产生对牛皮蝇和纹皮蝇感染都有保护性的抗体,而HyPederminB则不能产生。为了探明对牛皮蝇蛆病的免疫机理,研究者们开展了细致的工作,Faublee、Eyre和Pruett研究发现自然和人工感染牛皮蝇蛆病的小牛都可对牛皮蝇和纹皮蝇幼虫虫体抗原产生皮肤过敏反应,研究表明补体系统参与了牛皮蝇蛆病的免疫应答,并发现用HyPoderminA和HyPederminc免疫动物都能刺激T、B淋巴细胞参与免疫应答,而且可产生IL一2,从而表明牛皮蝇蛆病免疫应答中既存在体液免疫又有细胞免疫。总而言之,通过研究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对皮蝇蛆病的免疫机制己有了基本的认识,而且找到一些可用于免疫预防的准疫苗抗原,在不久的将来会大规模的用于皮蝇蛆病的免疫防治中。

6.2化学药物治疗

在近40年的防治历史过程中,防治药物的发展经历了从六六六、敌百虫、敌敌畏、乐果、亚胺硫磷、蝇毒磷、皮蝇磷、鱼藤酮、倍硫磷、等有机氯和有机磷制剂,拟除虫菊酯,阿维菌素、伊维菌素等大环类脂类药物几个阶段,药物剂型从开始的淋浇、涂抹、口服、注射、发展到浇泼剂和新型浇泼剂等阶段,防治对象的发展经历了成蝇到寄生在牛背部的III期幼虫和移行期的I、II期幼虫。

6.2.1第一代杀虫剂

从某种意义上说,农药是从杀虫剂开始的,由于虫害的侵袭,影响农作物收成,杀虫剂便应运而生,主要是以自然界已有矿石和植物为主配制而成的,最有名的就是石灰硫磺合剂及玻尔多液(硫酸铜加石灰水),这类杀虫剂曾挽救过欧洲一大批葡萄果园。

6.2.2第二代杀虫剂

人们对第一代杀虫剂并不满意,首先自然界的原料有限,配方有限;其次,效果并不十分理想。1939年,瑞士的一位医生米勒(.PMOller)向化学家呼吁,能否人工合成一些化学物质,专门用来杀灭害虫,这个建议竟成了化学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导致了合成农药的出现。

6.2.2.1有机氯化合物。

首先推出的是DDT,因为这种商品最初被命名为二氯一二苯一三氯乙烷,在英语中,二、二、三分别为D,Di,Tri,于是简称为DDT。这种化合物在1804年由德国的齐德勒(EZeidler)合成出来并发现了杀虫活性。DDT的使用曾平息了欧洲的一场大瘟疫,但DDT的大量使用,导致了昆虫对DDT的抗药性,且这种抗药性会遗传,这迫使人们加大剂量,于是恶性循环,严重污染了人类的生存环境,这种有机氯农药也就不得不被淘汰。

6.2.2.2有机磷农药。

有机磷农药比有机氯农药有更高的杀虫活性,这就促使化学家们推出了更多的有机磷农药,如1605、1059、甲胺麟等,这类化合物临床用量大,同时这类农药对人和牲畜的毒性也极高,如:敌敌畏为50~80mg/kg;1605为4~13 mg/kg;1059为2~3 mg/kg;甲胺麟为20~30 mg/kg,为安全起见,化学家提出了合成农药所必须遵循的八字方针,即低毒、高效、广谱、价廉。我国也于八十年代开始应用这些杀虫药开展牛皮蝇蛆病的防治工作。1954一1956年间王奉先等用牛蝇净、蝇敌合剂(60一70mg/Kg体重)、敌百虫(100一150mg/Kg体重),经过一系列防治耗牛皮蝇蛆病的实验后,得出在9一10月牛背部一次性泼淋药物后,防治效果显著,此法容易掌握,不需要抓牛,减轻牧民劳动强度,节省劳动力,适合牧区使用。袁正朴等1985一1992年间,先后用倍硫磷注射液(0.5ml/Kg体重)、倍硫磷背泼制剂(5一7mg/Kg体重)、亚胺硫磷背泼制剂(30mg/Kg体重)几种药物防治牛皮蝇蛆病,疗效显著。它们的驱净率分别达到79.70%、9223%、89.89%。但这些杀虫剂都是高残留量药物,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http://www.med126.com/shouyi/,由于对人畜有太大的毒性,以及昆虫对这类农药的抗药性,有机磷农药和有机氯农药一样,也正在被逐步淘汰,人们期待着更安全更有效的新农药。

6.2.2.3拟除虫菊酯。

印度有一种菊花,称为除虫菊。因为这种花在开花期间,没有任何虫子敢停留其上;经多年的研究,科学家确定了其中有一种称作除虫菊酯的化学物质,具有除虫活性;尽管这种物质的化学结构比较复杂,但化学家们还是模拟合成出了这种物质,由于不可能合成出完全一致的东西,所以称为拟除虫菊酯,这种化合物既有杀虫活性,对人和牲畜也安全,至此人们终于找到了一种理想的杀虫农药。目前,大家普遍使用的喷洒杀虫剂以及电蚊香等的有效成分都是它。

6.2.2.4大环类脂类。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些新型低残留量的大环内醋类驱虫药出现,如阿维菌素,伊微菌素和它们的一些衍生物,完全改变了化药防治的面貌。袁正朴等用害获灭牛用注射液(200ug/Kg体重)进行皮蝇蛆病的防治,对皮蝇一、二、三期幼虫的驱净率为99.63一100%。李林川等用灭虫丁(主要的成分是Ivermeetin)治疗本病,对牛纹皮蝇幼虫的驱净率为90.3%。并且‘微量’治疗的概念被引进到皮蝇蛆病的防治中后,毫无疑问,应用常规剂量的伊微菌素和阿维菌素治疗皮蝇蛆病,其费用明显高于有机磷制剂(治疗一头牛所用药物成本为:伊微菌素大约需要2.20元,阿维菌素为1.50元,倍硫磷为0.08元) ,因此研究者想用降低用药量的方法来降低成本而使其适用于发展中国家,Drummond证明0.2ug/kg体重的伊维菌素就能杀死全部的一期幼虫(常用量为 200ug/kg体重)。此后,Argente和Hillion与Charbon和pfister等做了关于微量伊维菌素治疗牛皮蝇蛆病的田间试验,他们的试验结果表明,用厂家推荐剂量的1/60到1/100都能有效的防治该病。马米玲等在2000一2001年在甘肃省用微剂量(1 ug/kg体重、5 ug/kg体重和10 ug/kg体重)治疗放牧的耗牛,发现用 1 ug/kg体重体重的剂量完全可以防治牛皮蝇蛆病,并建议在开展大规模的牛皮蝇蛆病的防治工作时使用2ug/kg体重的剂量,以免出现因注射器的不准确等原因而引起治疗牛体内的幼虫没有被杀死的事故出现。罗建勋等分别用注射剂和浇泼剂在甘肃省张家川县在黄牛体开展治疗试验,发现用12.5 ug/kg体重的注射剂和25 ug/kg体重的浇泼剂都可以100%的防治牛皮蝇蛆病。从此两项试验表明,在治疗皮蝇蛆病时,黄牛和耗牛的用药剂量存在差别。虽然这种微量法在牛皮蝇蛆病的防治中能有效的降低成本,而且又能有效的杀灭皮蝇幼虫,在理论上又对皮蝇幼虫不易产生抗药性,但是很有可能易引起牛体内的其它寄生虫产生药物抗性,从而导致在用伊微菌素防治牛的其它寄生虫病时产生治疗失败。

6.2.3第三代杀虫剂

随着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的要求也愈来愈高,要求杀虫剂无污染、安全以及能与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系统相容。杀虫剂不仅要求有效地控制害虫,而且更注重生物合理性或环境和谐性,日趋强调对害虫的种群进行控制和调节,而不是“杀死”。这就要求新开发的杀虫剂必须首先考虑的是与环境友好、相容,其次是生物活性;要求新杀虫剂具有如下特点:安全性高、生物活性高、选择性高效,无公害、低残留、使用方便且成本低。

6.2.3.1神经肽酶抑制剂或昆虫生长调节剂

这类药剂作用靶标是昆虫所特有的蜕皮、变态发育过程中的一些神经肽或者这些肽类形成或降解过程所需的酶,因而具有很高的选择性。昆虫生长发育抑制剂满足了安全、高效、对人类和天敌以及环境友好等特点,其作用特点主要是干扰、破坏昆虫的正常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使昆虫缓慢致死,故又称为“缓效型”杀虫剂。昆虫生长抑制剂主要包括:几丁质抑制剂、保幼激素类似物和非甾类蜕皮激素拮抗物等。

6.2.3.2保幼激素类似物

保幼激素类似物是指以昆虫体内保幼激素为先导化合物开发的具有保幼激素活性的化合物;主要有:氨基甲酸酯类、苯醚类化合物和哒嗪酮类化合物,氨基甲酸酯类,能抑制虫卵的发育、幼虫的蜕皮和成虫的羽化,可有效地防治多种鳞翅目害虫、仓储害虫和卫生害虫;苯醚类化合物,能抑制幼虫的发育,在我国登记的有日本住友公司生产的灭幼宝,用于防治蚊、蝇、蜚蠊等卫生害虫,对蜚蠊有特效,用量少,持效期长,对作物环境安全;哒嗪酮类化合物,是一种新型保幼激素类似物,能抑制胚胎发生,抑制昆虫的发育、变态;另外属于倍半萜的金合欢醇等有保幼激素活性,用于抑制昆虫的变态和性成熟,即幼虫不能成蛹,蛹不能成蛾,蛾不产卵,其十万分之一浓度的水溶液即可阻止蚊的成虫出现,对虱子也有致死作用。

总结:以上介绍的是肉牛养殖技术,肉牛的皮蝇蛆病并不可怕,关键是养殖户要认真了解这个病,注意做好预防。


畜牧导航: 养牛资讯   养牛技术   牛价格行情   疾病防治   饲养管理   养牛问答
  • 上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 实名网站 360认证 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