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兽医 > 养猪 > 养猪问答 > 正文:仔猪看不出什么毛病死亡后鼻孔和口腔流出血猪病发病数量诊断治疗预防
    

猪病发病数量:仔猪看不出什么毛病死亡后鼻孔和口腔流出血

仔猪看不出什么毛病死亡后鼻孔和口腔流出血
仔猪看不出什么毛病死亡后鼻孔和口腔流出血
-----
哺乳仔猪死亡是养猪生产中的一大损失,初生仔猪每死亡1头即损失56.7千克饲料;60日龄内死亡1头平均损失67.9千克饲料。因此,分析哺乳仔猪死亡的原因,并采取相关措施,减少哺乳仔猪死亡,对提高养猪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死亡原因分析 1、冻死 初生仔猪对寒冷的环境非常敏感,尽管仔猪有利用糖元储备应付寒冷的能力,但由于其体内能源储备有限,调节体温的生理机能不完善,加上被毛稀少和皮下脂肪少等因素,在保温条件差的猪场,寒冷可冻死仔猪,同时,寒冷又是仔猪被压死、饿死和下痢的诱因。 2、压死、踩死 母猪母性较差,或产后患病,环境不安静,导致母猪脾气暴躁,加上弱小仔猪不能及时躲开而被母猪压死或踩死。有时猪舍环境温度低,垫草太厚,仔猪躲在草堆里,或是仔猪向母猪腿下、肚下躺卧,也容易被母猪压死或踩死。 3、病死 疾病是引起哺乳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常见病有肺炎、下痢、低血糖病、溶血病、先天性震颤综合征、涌出性皮炎、仔猪流行性感冒、贫血、心脏病、寄生虫病、白肌病和脑炎等。 4、饿死 母猪母性差;产后少奶或无奶且通过催奶措施效果不佳;乳头有损伤;产后食欲不振;所产仔猪数大于母猪有效乳头数,及寄养不成功的仔猪等均可因饥饿而死亡。 5、咬死 仔猪在某些应激条件下(如拥挤、空气质量不佳、光线过强、饲粮中缺乏某些营养物质)会出现咬尾或咬耳恶癖,咬伤后发生细菌感染,重者死亡;某些母性差(有恶癖),产前严重营养不良,产后口渴烦躁的母猪有咬吃仔猪的现象;仔猪寄养时,保姆母猪认出寄进仔猪不是自己亲生儿女而咬伤、咬死寄养的仔猪。 6、初生重小 初生重对仔猪死亡率也有重要影响,引入瘦肉型品种猪初生重不足1千克的仔猪存活希望很小,并且在以后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落后于全窝平均水平。据对1000多壮举仔猪试验数据分析,初生重不足1千克的仔猪,死亡率在44%-100%,随仔猪初生重的增加,死亡率下降。 仔猪死亡率统计分析 关于哺乳仔猪死亡原因和死亡率的统计值,各猪场有所不同,多数规模猪场哺乳仔猪死亡率约8%-15%,少数优秀猪场可降到5%以下。据对3062头仔猪死亡原因分析统计表明,非病因死亡2324头,占总死亡头数的75.9%,因病死亡738头,占总死亡头数的24.1%。因压、踩死亡1013头,占总死亡头数的33.1%,居第一位;先天发育不良死亡529头,占17.3%,居第二位;因白痢死亡421头,占13.7%,居第三位。 从仔猪死亡时间上分析,仔猪死亡与其日龄有关。据调查,在死亡仔猪中,第1周龄死亡占82%,第2周龄占10%,第3周龄占4%,第4周龄以上占4%。 防范措施 1、加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采取前低后高的饲养方式,妊娠前期在一定限度内降低营养水平;姓娠后期(临产前1个月)再适当提高营养水平,增加饲喂量(2.5-3千克/天),并可添加油脂,还应保证常量、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需要,从而提高仔猪的初生重。 2、对假死仔猪及早进行抢救 其方法有:先掏除仔猪口腔黏液,擦净鼻部和身上黏液,然后将其四肢朝上,一手托住肩部,另一手托着臀部,一屈一伸反复进行,直到仔猪叫出声后为止;也可采用在鼻部涂擦酒精等刺激物的方法来急救。 3、做好防冻保温工作 提高哺乳仔猪育成率,保温是关键性措施。仔猪生长的最适宜温度:1-7日龄34℃-28℃,8-30日龄28℃-25℃,31-60日龄25℃-23℃。宜采取的保温措施是;在保证产房舍温20℃左右基础上,可在产栏内设置仔猪保温箱,箱内吊250瓦或175瓦的红外线灯,距箱底面40厘米,或在箱内铺电热板,都能满足仔猪对温度的需要。 4、采取防压措施 提高饲养员素质,完善岗位责任制;母猪产前1周到产后1周,要求昼夜值斑护理;在分娩舍内设置护仔栏,以保护仔猪和限制母猪活动,有条件的场应采用组合式产仔栏;保持温暖环境,防止仔猪躲在母猪肚子下、腿下或垫草内,而增加母猪压、踩死仔猪的机会;最好给哺乳仔猪剪去犬牙,固定好奶头,保持产房安静,以消除母猪烦躁不安、起卧不定的情绪。 5、吃足初乳 初生仔猪不具备先天免疫力,必须通过吃初乳获得免疫力。初乳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每100毫升初乳含免疫球蛋白7-8克(常乳仅含0.5),初生仔猪肠道上皮24小时内处于原始状态,免疫球蛋白很容易渗透进入血液。因此仔猪出生后应尽早吃到初乳,获得免疫力。实践证明,初生仔猪若吃不到初乳,则很难育活。 6、固定奶头 母猪整个哺乳过程持续3-5分钟,但每次哺乳真正放乳的时间仅20-30秒钟,如果仔猪吃奶位置不固定,势必会造成以强欺弱,强夺弱食,使弱不小仔猪因抢不到乳头错过放奶时间而饿死或变成僵猪。因此,在仔猪生后2天内,应人工固定奶头,保证全窝仔猪正常生长发育。 7、选择性寄养 规模化养猪场,寄养是必须做的工作。在母猪产仔过多或无力哺育自己所生的部分或全部仔猪时,应将这些仔猪过哺到其它母猪哺育。在实践中,最好将多余仔猪寄养到迟1-2天分娩的母猪,为了使寄养顺利实施,可在被寄养的仔猪与收养母猪的仔猪合养在一个保育箱内一定时间,干扰母猪的嗅觉,使母猪分辨不出它们之间的气味差别。 8、补铁 大量实践证明,仔猪生后2-3天内,每头仔猪肌注补铁100-150毫克,不但预防了缺铁性贫血,而且平均每窝断奶育活仔猪数可增加0.5-1头,60日龄体重可提高1-2千克;在缺硒地区,还应同时注射0.1%亚硒酸钠维生素E合剂,每头1毫升,10日龄每头再注射1毫升。 9、补料 补料可提高仔猪生长速度,增强体质。母猪的泌乳量,一般在第4周以后逐渐下降,而此时仔猪生长发育很快,从而产生营养供求矛盾,若不及时给仔猪补料,必须影响其生长发育。仔猪生后7天左右,可采用自由采食法补料,即在补料槽里放上颗粒料等,让仔猪自由采食,为使仔猪尽快吃料,开始几天将仔猪赶到补料槽旁边,上下午各1次,效果更好。 10、矫正母猪咬仔的不良行为 给母猪载上防护口罩,人工强制哺乳,过1-2天有可能转为正常;母猪产前、产后给予充足的温盐水;接产人员要及时清除母猪排出的胎衣;保证母猪妊娠后期营养充足;淘汰有咬仔恶癖的母猪等。
畜牧导航: 养猪资讯   猪价格行情   养猪技术   猪病防治   饲养管理   养猪问答   养猪视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 实名网站 360认证 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