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兽医 > 养猪 > 养猪问答 > 正文:猪口蹄疫的临床特点与综合防治猪病发病阶段诊断治疗预防
    

猪病发病阶段:猪口蹄疫的临床特点与综合防治

口蹄疫的临床特点与综合防治

感谢大夫为我快速解答——该如何治疗和防治


-----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动物共患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以患病动物的口、蹄、乳头等部位出现水疱为特征,主要危害猪、牛、羊等。具有高度传染性,对畜牧业生产、肉食品供应及国际贸易造成重大影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口蹄疫列为A类传染病之首,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17种)的第一位。《2010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将口蹄疫列为猪的3大强制免疫计划(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之首,要求对所有猪进行O型口蹄疫强制免疫。1病原学特点猪口蹄疫病毒抗原容易发生变异。根据血清学反应的抗原关系,可分为O、A、C、亚洲I和南非I、Ⅱ、Ⅲ型共7个不同的血清型,型与型之间无交叉保护。亚洲最流行的血清型是O、A和亚洲I型,注射O型U蹄疫疫苗不能预防A型和亚洲l型口蹄疫。每个血清型又有若干亚型,目前已有80多个亚型,其中O型有10个亚型。病毒亚型间仅有一个有限的保护水平,意味着即使注射了猪O型口蹄疫疫苗,如果流行毒株发生变异,与疫苗毒株的亚型不同,也不能获得完全免疫保护。猪口蹄疫病毒对外界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在低温下十分稳定,在冬季结冰的粪尿中可以存活个月。病毒在猪脏器、淋巴腺体、骨髓中能存活较长时间,故猪场肉食供应不要从市场购买而应自宰自食。此外,病毒对酸碱特别敏感,当pH低于5或者高于9时,很快失活。2流行病学特点口蹄疫潜伏期感染及临床发病动物为主要传染源。欢迎访问猪场动力网。病猪破裂水疱的渗出物、呼出的气体、分泌物、唾液、粪尿、奶、精液及肉和副产品均可排出比牛羊等其他感染动物更多的病毒。此外,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空气、车辆、用具等也是霞要传染源。通过悬浮微粒病毒可随风散播到相当远的地方。易感动物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和伤口等感染病毒,通常以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污染物及被污染的车辆、用具、针头、飞沫等)方式传播,或通过人员、犬、、鼠、鸟、昆虫等动物媒介传播。流行暴发以冬、春寒冷季节为多,但夏秋季也时有发生。3临床症状潜伏期通常为2—3天,长的可达7—10天。已经免疫而保护力不足的猪,潜伏期通常延长。切记,成年猪和仔猪的临床症状不同。成年猪主要表现为发生水疱和跛行,而仔猪常因心肌炎瘫痪猝死。3.1成年猪患病猪在24—48小时内体温升高,到第3天体温可超过4l℃。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战栗、喜俯卧,蹄发热,冠状沟能见到苍白的区域。到第4—6天,病猪很快在蹄冠、蹄叉、蹄踵、鼻镜、鼻孔周围、乳头等部位出现4毫米至2.5厘米的大小小等的水疱(不同部位的多处病变能在同~头猪身卜发生),水疱内充满淡黄色或无色的清亮浆液(很像人被烫伤后引起的“燎泡”);经12—36小时,水疱快速溃烂,局部为一个无皮露肉的红色糜烂面。此时还可观察到破溃水疱的上皮悬重物,以后病变部位逐渐结痂。由于蹄部疼痛、不敢踏地而表现跛行或前肢跪地爬行,十分痛苦。体重大的猪临床表现更严重。若无并发感染,恢复较快,通常2周内损伤愈合,即叮痊愈。如有细菌继发感染发生化脓与坏死,由于蹄部异常疼痛,经常长期俯卧不起,引起一夜间形成压迫性溃病,驱赶时常常尖叫,蹄冠处溢出少量鲜血。严重者蹄壳边缘溃裂,常致蹄壳脱落,俗称“脱靴”,脱蹄部位流出大量鲜血。恢复期可见瘢痕、新生蹄甲。哺乳母猪乳房有时可见明显的水疱或结痂,可能引起产奶量下降。妊娠母猪因高烧可发生流产。在非疫区,成年猪发病率几乎100%,死亡率一般为4%左右,能造成严重的减食掉膘、生长停滞、肥育期延长。在猪口蹄疫流行过的地区或实施免疫的地区,上述这些广泛的临床症状可能不显著。3.2仔猪仔猪患口蹄疫的l临床表现与成年猪有很大不同。仔猪被感染后呈最急性经过而不形成水疱,出现高热、极度衰弱,在水疱形成以前由于病毒诱导急性心肌炎(心肌梗死和坏死)而莫名其妙地突然死亡。多数不表现任何明显的临床症状,临死前可能有的尖叫一声、有的蹦一下、也有的表现神经症状,少数猪后躯瘫痪、不能吃奶而饿死,或表现急性下痢。在非疫区仔猪死亡率高,2周龄以下达100%,2周龄以上为40%~80%。4剖检病变哺乳仔猪感染口蹄疫可引起心肌炎,剖检可见心肌表面有病灶性变化,出现灰白色或淡黄色条纹,形色酷似虎皮,故称“虎斑心”,心肌松软似煮熟样。5诊断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传播速度极快,猪场动力网是中国最专业的养猪技术网站。发病率极高,猪、牛、羊等偶蹄动物患病等)、临床症状(成年猪主要是口、鼻、蹄、乳房等部位出现水疱和跛行,卧地不起,死亡率低;哺乳仔猪因急性心肌炎常突然死亡,且死亡率很高,常成窝死亡)和剖检病变(成年猪消化道可见水疱、溃疡;仔猪可见心肌炎,心肌表面出现灰白色条纹、形色酷似虎斑)可做出初步诊断,定为疑似猪口蹄疫病例。但因水疱病变与猪水疱病(SVD,仅猪患病,牛羊不发病)、水疱性口炎,通常感染牛、马,很少感染猪,不易区分,确诊必须依靠实验室诊断。6预防与控制6.1严格教行《动物防疫法》和《口蹄疫防治技术规范》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强制免疫预防为主与扑杀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控制疫情发生。6.2实行强制免疫,定期有计划地对所有健康猪群进行O型口蹄疫强制预防性免疫接种。我国现用的是猪0型13蹄疫灭活疫苗和O型口蹄疫合成肽疫苗(双抗原)。免疫28天后要进行免疫效果监测,存栏猪免疫抗体合格率>70%判定为合格,否则要查找原因及时补免。发生疫情时,对疫区、受威胁区全部易感家畜进行1次强化免疫。笔者自1996年以来,广泛听取国内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及同行的建议与指导,参考全国防制牲畜口蹄疫总指挥部办公室(1998)13号文印发的免疫程序,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探索出一套比较科学、行之有效的免疫方法和程序,并推荐给许多猪场实施,均取得良好预防效果,现介绍如下。(1)疫苗选择。选用兰州生产的猪口蹄疫0型灭活疫苗(II),俗称高效浓缩苗,注射后15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6个月。(2)改进注射部位。由过去的肌肉注射改为后海穴注射(掀起尾巴,位于肛门上与尾根下正中凹陷处,又名交巢穴,向前上斜刺,即顺荐部倾斜度刺入),种公、母猪进针3.5.4厘米,其他年龄和体重的猪斟减。穴位注射产生的抗体水平高。(3)免疫程序。①后备种公、母猪:仔猪二免后,配种前免疫1次;如果仔猪未二免,应在配种前间隔1个月免疫2次。②经产母猪:每次产前45天免疫1次,4毫升/头,以确保产后乳汁中有高水平的母源抗体,使哺乳仔猪和保育仔猪有足够的被动免疫保护。空怀母猪要及时补免,必须保证1年至少免疫2次。③种公猪:每4个月免疫1次,4毫升/头。④免疫母猪所生断奶仔猪:65、75日龄首免,2毫升/头;1个月后加强免疫1次,3毫升/头。⑤未免疫母猪所产仔猪:28~35日龄首免,1个月后强化免疫1次。(4)注意事项。①本疫苗仪用于接种健康猪,临产前1个月母猪、未断奶仔猪禁用。②不注射疫苗是万万不能的,但注射疫苗也不是万能的。因为口蹄疫有7个血清型,注射猪O型口蹄疫高效灭活苗后,不能防控A型或亚洲I型口蹄疫。6.3坚决贯彻执行自2010年起施行的《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和《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以及国家标准一《集约化养猪场兽医防疫工作规程》切实加强各项生物安全措施和兽医防疫措施,严防各种渠道传入疫情。一旦发生或传入疫情,必须按照“早、快、严、小”原则,采取紧急措施及时就地消灭,严格封锁,防止疫情扩大蔓延。扑杀、销毁病猪及同群猪,进行无害化处理;对污染的猪舍、场所、用具等彻底消毒;对受威胁区所有易感猪紧急免疫接种,或用口蹄疫商免血清或康复动物血清进行被动免疫。发现口蹄疫后,应迅速报告疫情。6.4搞好消毒因口蹄疫病毒对酸、碱特别敏感,可进行如下选择。(1)带猪消毒。①有机酸:“灭毒净”消毒剂(兰州兽医研究所研制),0.1%。0.5%浓度。②氧化剂:“过氧乙酸”,0.3%~0.5%浓度。(2)圈舍、环境、地面、粪便、消毒池消毒。①2%。4%火碱。②醛制剂:腾骏“复合醛”,按1:250。1 000稀释。③二氯异氰尿酸钠及采用其为主料的产品:“氯毒杀”、“消毒威”、“威岛牌消毒剂”、“消毒灵”等。每周圈舍全面消毒1次,每月全场彻底消毒1次,发生疫情时要加大消毒力度和消毒剂浓度(1~倍)、增加消毒次数(每天2次),并认真对人畜体表及接触过的器具消毒。
-----

做好疫苗接种,消毒
-----

做好免疫
畜牧导航: 养猪资讯   猪价格行情   养猪技术   猪病防治   饲养管理   养猪问答   养猪视频
 猪品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 实名网站 360认证 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