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兽医 > 养猪 > 养猪问答 > 正文:猪群中咬斗现象怎样预防?猪病问答诊断治疗预防
    

猪病问答:猪群中咬斗现象怎样预防?

猪群中咬斗现象怎样预防?
-----
猪咬斗现象发生的原因饲养密度过大。猪互相接触和冲突的几率也大,活动受到限制,是发生咬斗现象的诱因。另外,猪有群序行为,对猪进行分群后,起初会相互撕咬,然后按体质的强弱建立明显的位次关系。 若猪群过大,就难以建立位次,造成相互咬斗频繁。饲料营养不平衡。使用非全价的饲料或饲料中的营养比例不当,特别是饲料中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食盐的含量不足或比例不当。应激因素。如天气异常变化,温度过高,湿度过大,舍内有害气体浓度过大,光照过强,受到各种惊吓等。非自繁自养的猪群居。有异味也发生咬斗。同群的猪是靠嗅觉辨别气味,相互熟悉的。如果育肥猪不是自繁自养,而是具有不同的来源,在对猪进行分群时,容易发生咬斗。其它因素。如料槽少或饮水位置不足,为争食争水,易发生相互咬斗。体内外有寄生虫如虱疥螨、蛔虫等,猪皮肤刺痒烦躁,也会咬斗。预防猪相互咬斗的措施饲养密度要适宜。 规模化养猪要求每头猪需占有1平方米的使用面积,饲养密度不宜过大。饲养群体要合理。同一栏内饲养的猪体重相差悬殊,体重较小和体弱的猪往往成为被咬的对象。一旦有一头被咬,会群起而攻之,发展到相互咬耳咬尾。应把来源、体重、体质、性情和采食习惯等方面近似的猪组群饲养,每组以10头左右为宜。饲料营养要全面。如果营养缺乏,不仅影响猪的生长发育,而且会导致猪互咬。 因此应根据猪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饲喂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特别是不能缺乏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饲养方法要得当。必须采用充足的饲喂方法,避免猪出现强烈的饥饿感。有条件的猪场可以每天定时定量向圈舍内投喂野草、青菜等青绿多汁饲料供猪叼食。定期驱虫,及时断尾。每年春秋季分别定期对猪进行预防性驱虫。对体内寄生虫一般驱虫3次,20—30日龄进行第一次驱虫,60—70日龄进行第二次驱虫,100—110日龄进行第三次驱虫。种猪每年应驱虫2次。驱虫药物可选用左旋咪唑、丙硫苯咪唑和伊维菌素等。在仔猪刚生下的1—2天内应对其断尾。
-----

隔离,,,
-----

降低密度,
畜牧导航: 养猪资讯   猪价格行情   养猪技术   猪病防治   饲养管理   养猪问答   养猪视频
 猪品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 实名网站 360认证 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