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兽医 > 养猪 > 养猪问答 > 正文:猪渗出性皮炎的防治等问题养猪疾病问答诊断治疗预防
    

养猪疾病问答:猪渗出性皮炎的防治等问题

猪渗出性皮炎的防治等问题
-----
猪渗出性皮炎是由猪葡萄球菌引起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又称猪葡萄球菌性皮炎,或仔猪 “油皮病”,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2014年1~4月由于养猪业行情低迷,不少养猪场特别是散养户放松了对猪群的科学饲养管理,饲喂的饲料质量下降;不按时接种疫苗;不定期消毒,舍内卫生状况很差;环境污染,空气雾霾;加之雨水过多、气候温湿等,给病原微生物过度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不少养猪场仔猪大批发生渗出性皮炎,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当前仔猪渗出性皮炎的防治技术谈点个人意见,仅供养猪场参考。  1 流行情况  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尘埃、空气、污水及土壤中都有,也是动物和人体表及呼吸道中的常在细菌,可通过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以及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主要侵害哺乳仔猪,特别是4~10日龄的仔猪发病多见,也有少数猪场仔猪出生后第2天就发病的。在局部感染发生病变后,多于24~48小时波及全身,并见全窝或数窝仔猪同时发病,呈现暴发性流行。哺乳仔猪发病死亡率约为70%左右,如有其它疫病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死亡率还会增加。断奶后进入保育舍的仔猪也可感染发病,发病率为20%左右,死亡率较低。成年猪一般呈散发,感染率可达30%,但发病轻微,不会发生死亡。发病与体表外伤如仔猪打斗、粗糙的栏圈、地面与墙壁碰伤等密切相关。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饲养密度过大、空气污浊、饲料及饮水污染、卫生条件非常差等环境因素均可促进本病的发生与流行。  2 症状特征  该病潜伏期为4~6天。病猪初期精神沉郁,在眼睛周围、耳部、面颊、鼻、背腹部皮肤以及肛门周围等无被毛处皮肤出现红斑,并出现直径3~4毫米大小的微黄水疱,水疱破裂后,渗出清亮的浆液或黏液。由于渗出物和溃疡使尘埃、皮屑和污垢凝集成背样的痂块,并发出难闻的气味。常于发病后24~48小时蔓延至全身。病仔猪不吃乳、不食、体温升高,脱水、消瘦,3~5天内死亡。大猪发病多呈局限性病灶,病变轻微,常无全身症状。  3 病理变化  病死仔猪消瘦,严重脱水,皮肤增厚,剥除皮肤痂皮可见暗红色创面。眼睑水肿,淋巴结肿大或水肿;肾的髓质切面可见尿酸盐结晶,出现肾炎症候;输尿管肿大,肾囊肿;其它内脏多无明显病变。若继发感染时病变极为复杂。  4 诊断  根据流行情况、症状特征和病理变化可作出诊断,必要时进行实验室诊断,方法如下。  4.1 镜检  采取病变部的渗出物或渗出液、脓汁,死亡猪只的肝、脾等器官,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见到圆形单个或成对的葡萄串状革兰氏阳性球状菌,即为葡萄球菌。  4.2 分离培养  取上述病料,接种7.5%氯化钠肉汤培养基、5%绵羊血液琼脂平板和普通琼脂平板上,置37℃温箱中培养24小时,平板上可生长出圆形凸起、边缘整齐呈灰白色、中部黑色、不透明的菌落。以菌落涂片、染色、镜检,可检出葡萄球菌。并进一步实施致病性鉴定,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其凝固酶试验和甘露醇发酵试验均呈阳性,而非致病性葡萄球菌均为阴性;其次是致病性葡萄球菌菌落具有色素和溶血性,而非致病性葡萄球菌则无。凝固酶试验常用两种方法:一是玻片法,即挑取新鲜分离的培养物与血浆混合,立即观察,若血浆中有明显颗粒出现为凝固酶阳性;二是试管法,挑取新分离的细菌菌落,混悬于1∶4稀释的兔血浆0.5毫升中制成混悬液,置37℃培养24小时,凝固者为阳性。  4.3 血清学检查  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对流免疫电泳CIE)检查血清中的磷壁酸抗体,ELISA1∶10000以上和CIE滴度≥1∶4,可判为阳性。  4.4 分子生物学技术  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方法,可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鉴定和分型。
-----

用血清学检查
-----

青霉素
畜牧导航: 养猪资讯   猪价格行情   养猪技术   猪病防治   饲养管理   养猪问答   养猪视频
 猪品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 实名网站 360认证 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