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兽医 > 养猪 > 养猪问答 > 正文:怎么能选到好种猪猪病症状描述诊断治疗预防
    

猪病症状描述:怎么能选到好种猪

怎么能选到好种猪
-----
1 种猪选择的一般原则  1.1种公猪的选择  1.1.1体型外貌  要求头、颈较细,占身体的比例小,胸宽深,背宽平,体躯要长,腹部平直,肩部和臀部发达,肌肉丰满,骨骼粗壮,四肢有力,体质强健,符合本品种的特征。  1.1.2 繁殖性能  要求生殖器官发育正常,有缺陷的公猪要淘汰;对公猪精液的品质进行检查,精液质量优良,性欲良好,配种能力强。  1.1.3生长性能与胴体性状  要求生长快,一般瘦肉型公猪体重达100公斤的日龄在175天以下;生长育肥期每公斤增重的耗料量在3.0公斤以下;背膘薄,100公斤体重测量时,倒数第三到第四肋骨离背中线6厘米处的超声波背膘厚在2.0厘米以下。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和背膘厚三个主要性状的选择标准因品种不同而异,但至少应达到本品种的标准,也可用体重达100公斤的日龄和背膘厚两个性状构成一个综合育种值指数,根据指数值的高低进行选择。  1.2 种母猪的选择  1.2.1体型外貌  外貌与毛色符合本品种要求,乳房和乳头是母猪的重要特征表现,除要求具有该品种所应有的奶头数外,还要求乳头排列整齐,有一定间距,分布均匀,无瞎、瘪乳头。外生殖器正常,四肢强健,体躯有一定深度。  1.2.2繁殖性能  后备种猪在6~8月龄时配种,要求发情明显,易受孕。淘汰发情迟缓,久配不孕或有繁殖障碍的母猪。当母猪有繁殖成绩后要重点选留那些产仔数高,泌乳力强,母性好,仔猪育成多的种母猪。根据实际情形,淘汰繁殖性能表现不良的母猪。  1.2.3生长性能与胴体性状  可参照公猪的方法,但指标要求可适当降低,可以不测定饲料转化率,只测定生长速度和背膘厚。  2 后备种猪的选择  猪的性状是在其个体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选种时应在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有所侧重以及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后备种猪的选择过程,一般经过四个阶段:  2.1 断奶阶段选择  第一次挑选(初选),可在仔猪断奶时进行。挑选的标准为:母猪产仔数遗传性能良好,符合本品种的外形标准,生长发育好,体重较大,皮毛光亮,背部宽长,四肢结实有力,有效乳头数在14只以上(瘦肉型猪种12只以上),没有遗传缺陷,没有瞎乳头,公猪睾丸良好。从大窝中选留后备小母猪,主要是根据母代的产仔数和断奶仔猪数。由于窝产仔数是繁殖性状中最重要的性状,故依据产仔数为妥,断奶时应尽量多留。是否要考虑血统,须根据育种目标而定。一般来说初选数量为最终预定留种数量公猪的10~20倍以上,母猪5~10倍以上,以便后面能有较高的选留机会,使选择强度加大,有利于取得较理想的选择进展。  2.2 测定结束阶段选择  性能测定一般在5~6月龄结束,这时个体的重要生产性状(除繁殖性能外)都已基本表现出来。因此,这一阶段是选种的关键时期,应作为主选阶段。应该做到: 1) 凡体质衰弱,肢蹄存在明显疾患,有内翻乳头,体型有严重损征,外阴部特别小,同窝出现遗传缺陷者,可先行淘汰。要对公、母猪的乳头缺陷和肢蹄结实度进行普查;2) 其余个体均应按照生长速度和活体背膘厚等生产性状构成的综合育种阶段的选留或淘汰。必须严格按综合育种值指数的高低进行个体选择,该阶段的选留数量可比最终留种数量多15%~20%。  2.3 母猪繁殖配种和繁殖阶段选择  该时期的主要依据是个体本身的繁殖性能。对下列情况的母猪应考虑淘汰:1) 至7月龄后毫无发情征兆者;2)在一个发情期内连续配种3次未受胎者;3) 断奶后2~3月龄无发情征兆者;4)母性太差者;5)产仔数过少者。  2.4 终选阶段  当母猪有了第二胎繁殖记录时可做出最终选择。选择的主要依据是种猪的繁殖性能,这时可根据本身,同胞和祖先的综合信息判断是否留种。同时,此时已有后裔生长和胴体性能的成绩,亦可对公猪的种用遗传性能做出评估,决定是否继续留用。
畜牧导航: 养猪资讯   猪价格行情   养猪技术   猪病防治   饲养管理   养猪问答   养猪视频
 猪品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 实名网站 360认证 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