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兽医 > 养猪 > 养猪问答 > 正文:目前我国猪育种问题及原因分析猪病问答诊断治疗预防
    

猪病问答:目前我国猪育种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猪育种问题及原因分析
-----
测定方式 早期的种猪测定方式大致可分为本场测定和测定站测定两大类,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还产生了一种新的测定方式,即网上测定(on-net test)。本场测定完全是在本猪场进行的,而测定站测定则是将被测猪只集中在一个相对一致的环境(测定站)下进行的。由于各场的饲养管理和测定条件不同,本场测定的结果在不同场之间无法进行直接比较。测定站测定虽然克服了本场测定的上述缺点,但又容易造成疫病的传播和扩散,使得测定结果性能优秀的种猪无法返回本场使用。将本场测定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结合起来,既可发挥本场测定的优点,又可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使得种猪的测定在本场内就能完成。具体做法大致为:将各场测定的性能记录及时地通过计算机网络传入中心数据库,如果各场种猪间已经建立了一定的遗传联系,借助相应的育种值估计软件就能很快地对各场测定猪只的育种值进行估计,并进行不同场间的比较。由于网上测定方便快捷、准确性高,不会传播和扩散疾病,因此对于开展种猪的统一遗传评定以进行联合育种具有重要的意义。  4 目前我国猪育种问题及原因分析  与中国作为世界猪肉第一生产大国严重失衡的是,我国的种猪质量却一直没有大的、实质性进展,其原因是非常复杂的,除了中国悠久文化历史形成的独特消费市场和长期计划经济等因素作用外,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4. 1 缺乏长远的育种眼光和有效的组织 长期以来中国的猪育种工作大多以科研项目的形式进行于缺乏与市场直接联系的经济实体,未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只有直接从事养猪生产的企业,甚至专业的育种公司才有可能组织结构合理的繁育体系,内部协调好各功能群体经营者的利益,建立有效的育种体系。  4. 2 缺乏系统、持久的育种规划 猪育种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是众所周知的,在缺乏长远利益眼光和结构完善的繁育体系情况下是难以长期执行有效的育种规划的。  4. 3 缺乏牢固的基础性育种工作 猪育种依赖于长期坚持不懈的性能测定,需要积累大量有效的育种数据记录,这是制约我国猪育种工作的决定性因素。长期以来由于养猪生产的小农经济模式,经营规模有限,难以开展具有商品生产价值的育种工作,缺乏有效的育种措施,基本育种资料记录系统也不完善,基层种猪场技术力量不足、水平不高。 6 1. 3 标记辅助选择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对分子遗传标记、QTL图谱分析的研究正不断深入。目前,畜禽遗传图谱的构建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使得利用一个或一群标记以区分不同个体QTL的有利基因型正在逐步成为现实。标记辅助选择就是用DNA水平的选择来补充以表型值或育种值为基础的选择。由于它不受环境的影响,且无性别的限制,因而允许进行早期选种,可缩短世代间隔,提高选择强度,从而提高选种的效率和选种的准确性。尽管目前有关动物标记辅助选择的工作总体上仍处于实验研究阶段,但还是有了一些初步的应用。随着各项研究的不断深入,标记辅助选择必将在猪的育种改良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1. 4 基因诊断盒 从广义角度上讲,基因诊断盒技术也是标记辅助选择的一部分。基因诊断盒的应用可以说是当前猪标记辅助选择最成功的例子。如利用高温应激综合症(MHS)基因诊断盒检测猪的高温应激综合症,利用雌激素受体(ESR)基因诊断盒固定猪的高产仔数基因等。目前这些基因诊断盒都已逐步应用于猪的选育计划中,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将极大地提高猪遗传改良的效果。  2 猪主要经济性状的选择  2. 1肉用性状  2. 1. 1 生长与食欲:生长速度是猪育种中的重要性状。由于日增重遗传力高,且容易度量,因此个体选择的效果较好。同时由于日增重与耗料比之间有较高的负遗传相关,选择日增重可使两者都受益。一些研究表明,猪的食欲对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都有一定影响。食欲的下降可能会限制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的长期选择进展,低食欲还会使哺乳母猪不能获得足够的能量而影响泌乳。因此在猪的育种实践中,食欲也是一个应该予以考虑的性状。  2. 1. 2 瘦肉:用瘦肉率或瘦肉量表示。虽然瘦肉率是一个高遗传力性状,但因其在活体无法直接度量,因此一般是通过选择那些在活体易于度量而又与瘦肉率有较高遗传相关的性状(如活体背膘)来进行间接选择,或者是根据同胞等亲属的成绩来进行选择。  2. 1. 3 脂肪:猪的脂肪包括皮下脂肪、腹内脂肪、肌间脂肪和肌内脂肪,不同部位的脂肪,其脂肪酸的类型有所不同。对脂肪的选择目标是,降低皮下脂肪和腹内脂肪,保持适量的肌间和肌内脂肪以保持良好的肉质。  2. 1. 4 肉质与风味:猪的肉质包括pH值、肉色、系水力、嫩度、大理石纹、肌内脂肪含量等多项指标,遗传力一般为低到中等水平。肉的风味也是人们一直关心的问题,尽管国内外有不少报道认为风味与某些化学物质有关,但关于风味的物质基础仍然没有明确的定论。对肉质的评定可分为客观评定和主观评定两类,前者如肉的理化特性和生物学指标,后者如对肉的风味进行品尝或评分。肉质性状改进的难点是目前还没有把评定的结果作为选种的依据。 6 2. 2 繁殖性状  2. 2. 1 产仔数:猪的产仔数包括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两个性状,是一个受排卵数、受胎率和胚胎成活率等多种因素影响的复合性状。由于产仔数的遗传力低,容易受母体效应及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选择提高的效果差。  2. 2. 2 母性:母猪的母性对于哺乳仔猪的成活是相当重要的,一般用哺育仔猪的育成率来表示,主要决定于母猪的泌乳力和母猪护仔性。在对母猪的繁殖性能进行选择时,母性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性状。  2. 3 外形  2. 3. 1 体长:体长对猪的胴体长度和产肉量都有一定的影响,产肉力高的猪往往具有较大的体长,猪体长的遗传力较高,因此参考体长进行选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2. 3. 2 肢蹄:肢蹄结实度是体质的一部分,是指猪四个肢蹄的生长发育与整个机体相协调的程度。肢蹄缺陷或肢蹄病会给养猪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肢蹄病不仅会影响繁殖公、母猪的繁殖性能,也会影响商品猪的生长速度和产品等级。  2. 3. 3 腿臀:由于腿和臀是肢体中产瘦肉最多的部位,因此腿臀比例在评定胴体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腿臀比例进行适当的选择,对提高猪的产肉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2. 3. 4 毛色、头形、耳形:猪的毛色、头形和耳形是品种特征的重要标志,均具有很强的遗传性,尽管其与经济性状的关系不大,但一直都受到人们的关注。  3 猪生产性能的测定  3. 1 测定的记录依据  3. 1. 1 不同亲属记录:性能测定的记录可以来源于后裔、同胞和本身。依据后裔记录进行选种是最准确的,因为选种就是为了获得更优秀的后代,但由于后裔测定会使世代间隔延长,而且测定的能力有限,因而也就影响性状的年遗传改进量。猪的许多肉用性状都是中、高遗传力性状,依据同胞或本身的成绩选择就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3. 1. 2 多种亲属记录的结合:与利用单个亲属信息相比,同时利用多种亲属的记录会提高育种值估计的准确性。BLUP育种值估计方法正是由于它可以充分利用各种亲属的信息,能消除由于环境和选配等造成的偏差,能考虑不同群体不同世代的遗传差异,因而可以提高选种的准确性。  3. 1. 3 多个性状记录的综合:在猪的BLUP育种值估计模型中,可以包含多个性状,这就是多性状BLUP方法,但包含的性状不宜太多,一般以2~3个性状为宜。 6 4. 4 育种核心群规模小 长期以来国内猪育种的主要形式是以科研项目进行,多数是以短期(如五年计划)内进行若干世代的选育达到一定的技术指标为目的,小群体闭锁继代选育成为流行的方式,所能维持的育种群规模很小,难以获得具有商业价值的育种进展。  4. 5 育种资金投入不足 长期以来中国在猪育种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而且实际上投入到猪育种改良方面的资金也大大低于引种投入资金。另一方面由于猪育种通常以科研项目方式进行,养猪企业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难以主动在育种方面进行投入,这也是缺乏与之相应的有效繁育体系的结果。  从技术水平应用上看,我国从种猪测定、人工授精等应用技术,到BLUP、REML等统计方法,以及DNA 标记辅助选择、分子育种等技术均已掌握,但所有技术的应用都在局部的范围、单一场内,未形成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应用。导致至今未能形成强有力的种猪测定服务体系,没有国内自行估算的遗传参数、经济加权系数。表面上看,各项技术已在养猪业上应用,实际每项技术均还远未能发挥该项技术应有的效果,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潜力还非常大。可以认为,国内育种界对现代育种理论掌握上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并不大,所缺乏的是长期坚持的育种基础性工作和遗传评估体系,在这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5 现代化种猪场发展策略  丹麦长期坚持不懈地进行优良品种改良,始终拥有世界一流的猪种,这是丹麦成为一流养猪大国的最根本的一条经验加拿大20多年前与我国目前的情况类似,也是一个引种大国,然而经过15年左右时间,培育出了已具有自身特色的优良种猪,转而成为种猪输出国。现代化的种猪公司也要长期不停对现有种猪资源的不断选育,使培育出来的种猪各项生产性能达到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水平,引领我国养猪业的发展。  5. 1 继续不停的对瘦肉率、日增重、料肉比的选育 养猪生产过程中瘦肉率、日增重、料肉比一直是人们十分关注的生产指标,现代化的育种公司要始终对这些性状进行不断的选育,收集整理分析目前猪群的生产指标,包括不同品种、不同血缘、不同杂交组合猪的数据,由于瘦肉率和日增重具有较高的遗传力,我们要在目前优秀的种猪中进行不停的测定选育,使这些重要的经济性状不断提高,始终走在同行业的前列。  5.2 加大对母猪繁殖性能的选育 我国是养猪大国,如果一头母猪能够多产一头仔猪,就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母猪的繁殖性能遗传力只有0.1左右,非常的低,选育进展十分缓慢。借助现代分子生物技术,标记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主效基因,如ESR(雌激素受体)、FSHR(促卵泡素受体)、IGF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促乳素受体(PRLR)、猪氟烷基因(RYR1)等,收集整理母猪的初产仔猪数、产活仔数、总产仔数和总产活仔数,21日龄断奶总窝重,采集母猪的血液提取DNA,分析母猪的不同基因型,及各基因型之间的相互遗传效应,分析不同基因型母猪的产仔数及与其它生产性状的关系,标记高产母猪的基因型,组建高产母猪群,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利用该技术可以在仔猪刚出生就预测其今后的繁殖性能,缩短繁殖年限,提高经济效益。 在对产仔数进行选育的同时,还可同时对母猪的母性行为进行选则,现代引进猪在日增重、瘦肉率、料肉比上有很大优势,在集约化生产条件下由于人为的作用可以很好的控制母猪的母性。但是在养殖户买回种猪后,由于没有产床等一些设施的时候,发现引进猪的母性行为有很大的退化,主要表现在乳汁少、不会哺乳仔猪、不会带仔猪、对仔猪的尖叫反应迟钝,往往造成大量的仔猪非疾病性死亡,在我们不断提高养猪水平的同时,母猪的母性行为在退化。适当对母猪的母性行为进行选育,可以保证我们的种猪适应性更强,竞争优势更明显。  5. 3 加强对体长、肢蹄、腿臀的选育 体长对猪的胴体长度和产肉量都有一定的影响,猪体长的遗传力较高,因此参考体长进行选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随着繁殖及生长性能的提高猪换肢蹄病的频率增大,肢蹄缺陷或肢蹄病会给养猪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例如台系杜洛克猪由于太注重对瘦肉率和生长速度的选育忽视对猪本身的肢蹄的选育,使其培育出来的猪换肢蹄病的比例非常的高,规模化猪场采用限位栏饲养的方式较多,种猪活动减少,易患肢蹄病,减少了种猪的使用年限。腿和臀是肢体中产瘦肉最多的部位,腿臀比例在评定胴体时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现代化的种猪场要对种猪的体长、肢蹄和腿臀比例进行适当的选择,培育出产肉更高,外形更好,肢蹄更结实的种猪,适应规模化生产模式的需要。同时还可以对猪毛色、头形、耳形进行选育,满足人们的需要,使培育出来的种猪体质结实,肢蹄健壮,外形优美,结构匀称。例如PIC为适应中国市场对白色猪较偏爱的特点,专门培育出白色杜洛克猪。  5. 4 加强对猪抗病性的选育 随着对猪料肉比、生长速度的提高,现代猪的抗病性能大幅下降,目前我国猪病种类繁多,且越来越复杂,迫切需要对猪的抗病性进行选育。猪的抗病性是由基因引起的,例如我国地方品种猪的抗病性明显强于国外引进的品种,野猪的抗病性明显高于家猪,杜洛克的抗病性也要高于大白和长白,目前对猪抗病性能的选择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但是猪的抗病性十分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但是也有遗传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猪整体的免疫力方面进行选育,使其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目前国外已经培育出了抗猪大肠杆菌病的品种,已经应用到生产上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对猪抗病性的选育我们要密切关注国外的研究动态并在生产中实行,使我们抗病育种方面的工作始终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  5.5 加大肉质性状的选育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化的育种公司要重视对肉质的选育,培育出适合广大消费者需要的猪肉,迅速占领养猪业发展的制高点,引领养猪业的发展。肉质除了受到环境的影响外,还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目前在生产上应用的是利用分子标记的方法剔除氟烷基因,降低应激导致的死亡率和PSE的发生率,提高猪肉质量。对肉质性状的选育除了剔除氟烷基因外,还要在肉色、大理石纹、PH值、肌间脂肪(影响猪肉的风味口感)进行选育,可以利用我们对猪肉品质独到的认识和见解,利用我们现有的大量检测肉质性状仪器设备,在我们的种猪场进行上述肉质性状的选育,制定相关肉质性状选择的行业标准,引领未来行业的发展。  随着我国养猪产业化的兴起,对优良猪种的需求逐年增加,而且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应用现代育种技术(包括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系统工程技术等)进行种猪的遗传改育,加快育种进展,提高选择效率,以不断满足我们猪种产业化的需求。
畜牧导航: 养猪资讯   猪价格行情   养猪技术   猪病防治   饲养管理   养猪问答   养猪视频
 猪品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 实名网站 360认证 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