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兽医 > 养鹅 > 养鹅问答 > 正文:鹅的健康养殖(下)养鹅咨询诊断治疗预防
    

养鹅咨询:鹅的健康养殖(下)

鹅的健康养殖(下)
-----
三、鹅的饲养方式及管理1.舍内的饲养管理养鹅场舍外环境的温度、湿度水平,光照时间和强度,空气的新鲜度和供应量,清洁、卫生、无污染的状况,舍内设施和分群饲养条件等都应符合鹅群正常生长发育和生产繁殖的需要。要根据鹅群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需要及时供应适宜的饲料营养物质,以满足其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营养需要,绝不能随意应付,简单了事。否则,鹅群生长发育不良,优良的生产性能受到抑制,最终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鹅场使用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都应是无公害的绿色饲料和添加剂。一般应选用消化率高、营养变异小、安全性高、抗营养因子少的原料,不使用工业合成的油脂、畜禽粪便等。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不得发霉变质、结块及有异味异臭等,不使用盐酸克伦特罗、氯霉素、已二烯雌酚等违禁药物,不使用高铜、高、砷制剂和镇静剂等。要大力使用生态营养饲料。应使用绿色饲料添加剂,如糖菇素、益生素、酶制剂、低聚糖、酸化剂、大蒜素和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等。要采取阶段饲养法,定量投料,既保证动物营养需要,又减少饲料浪费。2.按季节的不同放牧春季风和日丽,气候温暖,天然饲料较多,是鹅放牧的好季节,应选好场地早放牧。放牧时尽量做到早出晚归。夏季气温高,放牧时上午早出早归,下午晚出晚归,中午炎热时,将鹅赶回荫蔽处纳凉,或赶回棚里休息,避免烈日直晒。尤其要避免鹅群在晒烫的地面或沙石上行走,以免中暑。秋季是收获的季节,收获后的稻田是鹅放牧的黄金牧场。收割前半个月,应补饲稻谷,以适应日后需要。收割晚稻后,每天天微亮就驱鹅上田,上田后2小时,将鹅群赶到附近的深水处洗毛,并让其在安静的地方休息。上午10时左右,再驱鹅进田吃落谷等。12时左右,将鹅从田里赶出来,放在深而微流的水域、清静的树阴下休息。下午4时后又上田,并尽量推迟鹅群的归牧时间。冬季的浅水水域比秋季多,因为河流、沟港、水库、池塘冬季处于枯水季节,可以成为放牧区,鹅群可以啄食一些小鱼虾和水生动植物。但冬季放牧,由于气温、水温都低,易受凉而影响生长。因此,每天的放牧时间不要超过4小时,做到迟放早归。冬季气候寒冷,能觅的食物较少,必须增加和补喂配合精料。此外,鹅放牧要坚持三不放原则:化肥农药施用不久的区域不放,发生禽传染病的区域不放,受“三废”污染的区域不放。赶鹅放牧要缓行,发出的语言信号要柔和,禁止快赶和大声吆喝,以免惊群或跑伤。3.种草饲养 选择撂荒地、林果园地建造人工草场,种植具有耐瘠薄、耐践踏、耐干旱及草丛生长高度与鹅采食高度相适宜且青嫩柔软多汁、适口性好、营养丰富的植物,如紫花白萤、白三叶、红三叶、墨西哥玉米、多年生黑麦草等。为了满足常年养鹅的需要,应该采用1年生牧草轮作模式来种植。例如,当年4月上旬播种墨西哥玉米,10月中旬结束后播种冬牧70黑麦草、多花黑麦草,生长到翌年5月中旬结束,如此循环往复轮作。按每只鹅吃草40公斤左右计算,一般每667平方米人工草地可饲养鹅120只~150只,高产饲料地可供200只以上鹅食用。四、消毒和防疫在鹅的健康养殖过程中,应保证良好的饲养管理,尽量减少疾病的发生,减少药物的使用。鹅场应设“谢绝参观”标识牌,消毒池内应有足量的消毒液,并及时补充、更换。进出人员和车辆要进行严格的消毒。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出生产区,本场工作人员要求身体健康,无人畜共患病。清洁卫生是防治传染病的根本措施清洁卫生的鹅场,有利于疾病控制,同时也能使鹅吃料长肉,提高料肉比。尽量不用河水、塘水作饮用水。饲养员要有专用工作衣、鞋、帽等。做到用具卫生。科学合理用药是防治传染病的有力补充应用药物预防和治疗也是增强机体抵抗力和防治疾病的有效措施。尤其是对尚无有效疫苗可用或免疫效果不理想的细菌病,如沙门氏菌病、大肠杆菌病、浆膜炎等。总之,在养鹅的全过程都必须坚决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因地制宜,制订环境卫生、消毒管理制度和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这样,才能保证鹅群健康。(完)
畜牧导航: 养鹅资讯   鹅病防治   鹅价格行情   养鹅技术   饲养管理   养鹅问答   鹅品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 实名网站 360认证 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