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气痔(中医) 中医治疗诊断方法/治疗方药方剂
    

气痔(中医)

  
疾病名称(英文) internal hemorrhoid with prolapse of rectum(TCM)
拚音 QIZHI(ZHONGYI)
别名 ,西医:静脉曲张性外痔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肛肠科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病证
西医病名定义 由痔外静脉丛曲张扩张,刺激组织增生而成。多生于肛门左右两侧,伴有内痔并存。参见“外痔”条。
中医释名 本病是以肛门皮瓣隆起呈椭圆形或环形,表面青紫而光滑柔软,其下有曲张、扩张的静脉团块,排便或劳累时增大为主要表现的痔病类疾病。
西医病因 参见“外痔”条。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痔常见于成年人,男女发病率相似。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气痔是因气血瘀滞于肛管或肛缘皮下所致。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本病诊断:
1.发生在肛缘皮下,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有时仅有肛门轻度坠胀不适感。
2.检查时可见肛缘皮下有不规则及椭圆形或环形隆起,皮色青紫,按之柔软,不痛,增加腹压时皮下隆起尤为明显,按压或卧床休息可缩小或消失。
本病辨证:
辨证论治:
1.气血瘀滞肛门证:肛缘皮下隆起,排便、下蹲、增加腹压时可增大,有异物感,有时有轻度坠胀感,触之柔软,舌紫,苔薄黄,脉弦涩。
2.脾虚气陷证:肛缘皮下隆起,肛门坠胀,似有便意,神疲乏力,纳少便溏,苔薄白,脉细无力。
西医诊断标准 参见“外痔”条。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多生于肛门左右两侧,平日无症状,只见一柔软之肉块。发作时可有红肿,甚至引起内痔外翻。此型外痔排便时用力努责可见肉块增大而硬,便毕即能自行复位。这种外痔多伴有内痔并存。
体检 静脉曲张性外痔病人下挣时,肛缘突起物加大,为青紫色团斑(静脉曲张团)。局部触之为柔软团块,团块按压后可消失。参见“外痔”条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1.葡萄痔:肛门缘突然出现肿块,疼痛剧烈,好发于肛门缘两侧皮下,多为单发青紫色肿块,边界清楚,触痛明显。
2.肛门水肿:多因便秘或痔手术不当等所致,呈弥漫性水肿,肿胀处触痛,按之不能消散。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参见“外痔”条。
中医治疗 一、辨证论治:
1.气血瘀滞肛门证:
治法:活血行气。方药:四物汤金铃子散加减。
2.脾虚气陷证:
治法:补气升提。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二、其他治疗:局部如有坠胀不适感,可敷贴九华膏黄连膏,或用活血散瘀药,煎水熏洗。
中药 便秘时服麻子仁丸或液状石蜡
针灸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下蹲过久。
康复
预防 参见“外痔”条。一般可采用手术剥离切除。
历史考证 气痔又名脉痔。《诸病源候论·痔病诸候》:“气痔,大便难而血出,肛亦出外,良久不肯入。……肛边生疮,痒而复痛,出血者,脉痔也。”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