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国方剂数据库 >> 正文:竹皮大丸功效主治药物组成
    

竹皮大丸

别名
处方来源
《金匮》卷下。
药物组成
竹茹2分,石膏2分,桂枝1分,甘草7分,白薇1分。
加减
有热者,倍白薇;烦喘者,加柏实1分。
功效
安中益气。
主治
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
制备方法
上为末,枣肉为丸,如弹子大。
用法用量
每服1丸,以饮送下,日3次夜2次。
用药禁忌
临床应用
1.癔病:孙某某,女,40岁。1972年2月23日诊。患者于前年因惊恐、受气,出现精神恍惚,时悲时喜,悲时哭泣不止,喜时大笑不已。同时伴有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喜居暗处,夜里失眠、多梦,面色青,舌质略红、苔薄白,脉弦数。此属肝火灼阴,神明被扰。治予清热舒肝,调和气,用竹皮大丸3剂则病愈。
2.失眠:李某某,女,24岁。1973年5月10日诊。近一月来夜不能寐,精神欠佳,面色少华,自觉心跳、心慌、心中懊憹、头晕,腰腿疼痛,舌淡苔白,脉沉数无力。患者素体血虚,病前又受精神刺激,良由阴虚火旺,肝横气滞,从而神不守舍,经络郁滞。用竹皮大丸5剂病即减半,再服3剂则病愈。
3.阳痿:吴某某,男,28岁。1981年6月20日诊。3-4年之前即患阳痿,逐渐加重。前妻因此离婚,续妻也因此要求离婚。先后曾取三肾丸参茸丸等,毫无起色。现自觉头晕,身热,小溲黄赤,大便燥结,梦多,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此由过用峻补,郁热内蕴,宗筋弛缓,不能作强,用竹皮大丸连服120余剂,1982年春病愈,其爱人已怀孕。
4.男性不育:郭某某,男,26岁。1977年8月10日诊。婚后二年无子,经某医院检查精子成活率为30-40%,身体健壮,性生活正常,惟自觉有时发热、头晕,舌淡红、苔略黄,脉滑数。此为过服温燥峻补之品,造成精室蕴热,精子被灼,致使精子成活率大降。治用竹皮大丸,连服9剂而获麟。(以上四案均出自《中医杂志》1986,6:43)
药理作用
各家论述
1.《济阴纲目》:中虚症不可用石膏,烦乱症不可用桂枝,而此方以甘草7分,配众药6分,又以枣肉为丸,仍以1丸饮下,可想见其立方之微,用药之难,审虚实之不易也。仍饮服者,尤虑夫虚虚之祸耳。用是方者,亦当深省。
2.《金匮要略论注》:病本全由中虚然,而药只用竹茹、桂、甘、石膏、白薇者,盖中虚而至为呕为烦,则胆腑受邪,烦呕为主病,故以竹茹之除烦止呕者为君;胸中阳气不用,故以桂、甘扶阳而化其逆气者为臣;以石膏凉上焦气分之虚热为佐;以白薇去表间之浮热为使。要知烦乱呕逆而无腹痛、下利等证,虽虚无寒可疑也,妙在加桂于凉剂中,尤妙在生甘草独多,意谓散蕴蓄之邪,复清阳之气,中即自安,气即自益,故无一补剂而反注其立汤之本意曰安中益气,竹皮大丸神哉。
3.《金匮要略心典》: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者,乳子之时,气虚火旺,内乱而上逆也。竹茹、石膏甘寒清里,桂枝、甘草辛甘化气,白薇性寒入阳明,治狂惑邪气,故曰安中益气。
4.《金匮歌括》:血者,中之所生也;乳者,血之所变也,血虽生于中焦,尤藉厥、少之气传变而为乳。乳中虚者,谓乳子去汁过多而致虚也。中虚无血奉心则烦,心神不安则乱,阳气上升则呕,逆者,呕之甚也。以竹茹降逆止呕,白薇除热退烦,石膏通乳定乱,重用甘草、大枣定安中焦以生津液,血无阳气不运,妙以桂枝一味,运气血奉心通乳。
5.《金匮发微》:竹茹、石膏以清胆胃之逆,三倍甘草以和中气,减半桂枝、白薇以略扶中阳而清里热,更用枣和丸以扶脾而建中,但令胃热除而谷食增,则生血之源既富,胆胃之上逆自平矣。
备注
...
评论加载中...
网 名: (必填项)
评论内容:
经论书籍: 《经络全书》 《四圣心源》 《内经评文》 《灵枢悬解》 《素问悬解》 更多>>
伤寒金匮: 《伤寒说意》 《伤寒心法要诀》 《伤寒悬解》 《伤寒寻源》 《伤寒医诀串解》 更多>>
诊治书籍: 《脉诀刊误》 《脉诀乳海》 《脉理求真》 《脉确》 《脉象统类》 更多>>
本草书籍: 《本草崇原》 《本草从新》 《本草撮要》 《本草分经》 《本草纲目》 更多>>
方言书籍: 《洪氏集验方》 《华佗神方》 《回生集》 《本草分经》 《急救便方》 更多>>
内科书籍: 《中国医籍考》 《中风论》 《重订灵兰要览》 《重订广温热论》 《止园医话》 更多>>
妇科书籍: 《产宝》 《产鉴》 《妇科秘方》 《妇科秘书》 《妇科问答》 更多>>
儿科书籍: 《保婴撮要》 《保幼新编》 《慈幼便览》 《慈幼新书》 《达生编》 更多>>
外科书籍: 《金疮秘传禁方》 《救伤秘旨》 《立斋外科发挥》 《伤科补要》 《伤科大成》 更多>>
五官书籍: 《白喉全生集》 《白喉条辨》 《包氏喉证家宝》 《喉科秘诀》 《喉科指掌》 更多>>
针灸书籍: 《针经指南》 《针灸大全》 《针灸甲乙经》 《针灸聚英》 《针灸神书》 更多>>
医论书籍: 《思考中医》 《四圣悬枢》 《塘医话》 《推求师意》 《外经微言》 更多>>
医案书籍: 《马培之医案》 《奇症汇》 《三家医案合刻》 《邵兰荪医案》 《孙文垣医案》 更多>>
综合书籍: 《急救广生集》 《景岳全书》 《明医杂着》 《明医指掌》 《儒门事亲》 更多>>
养生书籍: 《食疗方》 《寿世传真》 《寿世青编》 《心医集》 《服食导饵》 更多>>
其它书籍: 《本草问答》 《疯门全书》 《厘正按摩要术》 《医暇卮言》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1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