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国方剂数据库 > 正文: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功效主治药物组成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别名
甘草大枣汤、茯苓桂枝汤、茯苓汤、茯苓桂枝汤、茯苓桂甘大枣汤、茯苓甘桂大枣汤、茯苓甘桂大枣汤、苓桂甘枣汤、桂苓甘枣汤
处方来源
伤寒论》。
药物组成
茯苓半斤,桂枝4两(去皮),甘草2两(炙),大枣15枚(擘)。
加减
功效
降肾气。
主治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欲作奔豚。伤寒发汗后,腹下气满,小便不利。
制备方法
用法用量
以甘澜水1斗,先煮茯苓减2升,纳诸药,煮取3升,每服1升,去滓温服,日3次。
用药禁忌
临床应用
胃神经官能症:顾某,男,63岁,1971年7月8日来诊。脐下动悸,其势下趋,时轻时剧,日夜不休,甚则影响入睡,如此已2月。精神疲惫,颇为叫苦。脉弦虚滑,舌苔淡黄边有齿印,此为气血流行失畅,郁而求伸,因而脐下悸动。加味苓桂甘草汤:茯苓15g,桂枝6g,炒白术10g,炙甘草5g,大枣15枚,夜交藤30g,紫丹参15g,合欢皮12g,龙牡各30g,服药3剂,病愈十分之二。改方:茯苓18g,桂枝9g,炒白术10g,炙甘草6g,大枣20枚,龙牡各30g,准小麦30g,百合12g,生地12g,3剂脐下动悸完全消失,安然入睡已3夜矣。谁知停药后,又见小有发作,遂于7月18日再次就诊。自诉药后病情大有好转,但未见巩固。询之口不干,足见本方对证,效不变方,5剂而愈,1年后随访未复发。
药理作用
各家论述
1.《注解伤寒论》:本方用茯苓以伐肾邪,桂枝能泄奔豚,甘草、大枣之甘滋助脾土以平肾水气。煎用甘澜水者,扬之无力,取不助肾气也。
2.《金鉴》:此方即苓桂术甘汤去白术加大枣倍茯苓也。彼治心下逆满,气上冲胸,此治脐下悸,欲作奔豚。盖以水停中焦,故用白术,水停下焦,故倍茯苓。脐下悸,是邪上干心也,其病由汗后而起,自不外乎桂枝之法。仍以桂枝、甘草补阳气,生心液;倍加茯苓以君之,专伐肾邪;用大枣以佐之,益培中土;以甘澜水煎,取其不助水邪也。土强自可制水,阳建则能御阴,欲作奔豚之病,自潜消而默化矣。
备注
甘草大枣汤(《医方类聚》卷五十三引《神巧万全方》)、茯苓桂枝汤(《伤寒总病论》卷三)、茯苓汤(《圣济总录港二十六》、茯苓桂甘汤(《直指》卷十八)、茯苓桂甘大枣汤(《伤寒图歌活人指掌》卷四)、茯苓桂枝甘枣汤(《内台方议》卷六)、茯苓甘桂大枣汤(《医统》卷十四)、苓桂甘枣汤(《类聚方》)、桂苓甘枣汤(《医级》卷七)。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