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白苔二分根黑一分者.必有身痛恶寒.如饮水不至甚者.五苓散.自汗渴者,白虎汤.下利者,解毒汤可.此亦危殆也.
(图缺)
【介按】白苔带黑点.或带黑纹而粘者.此属太阴气分之湿证.故有身痛恶寒.渴不多饮之候.治宜行湿和脾.故以五苓散主之.若自舌根黑起至尖.甚至刮之不脱.湿之不润.此时邪已化热燥耗胃液.故见自汗、口渴之证状.而用白虎汤清胃热以治之.若热邪从阳明而转至太阴.其热愈深.其毒愈重.此时苔色转见纯黑而无芒刺矣.因其热毒无处发泄.直奔大肠而暴下.形同下利.故宜速用解毒汤.以解肠胃之热毒为最要.然症势至此.亦危极矣.
五苓散(方见前www.med126.com/shouyi/)
白虎汤
知母(一钱五分) 甘草(炙一钱) 石膏(四钱) 糯米(一撮)
上 咀.每服一两.用水一钟半.入糯米.先煎.下诸味.再煎去渣服之.加人参亦可.
【介按】张仲景《伤寒论》内之白虎汤.有粳米而无糯米.盖糯米甘温.能收自汗.不若粳米之甘平.色白入肺.除烦清热以止渴也.柯韵伯曰.阳明邪从热化.故不恶寒而恶热.热蒸外越.故热汗自出.热灼胃中.故渴欲饮水.邪盛而实.故脉滑.然犹在经.故兼浮也.盖阳明属胃.外主肌肉,虽有大热而未成实.终非苦寒之味所能治也.石膏辛寒.辛能解肌热.寒能胜胃火.寒性沉降.辛能走外.两擅内外之能.故以为君.知母苦润.苦以泻火.润以滋燥.故以为臣.用甘草、粳米调和于中宫.且能土中泻火.作甘稼穑.寒剂得之缓其寒.苦药得之平其苦.使沉降之性.皆得留连于味也.得二味为佐.庶大寒之品.无伤损脾胃之虑也.煮汤入胃.输脾归肺.水精四布.大烦、大渴可除矣.白虎为西方金神.取以名汤.秋金得令而炎暑自解矣.更加人参以补中益气而生津.协和甘草、粳米之补承制石膏.知母之寒.泻火而土不伤.乃操万全之术者也.
解毒汤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钟半.煎至一钟.去渣热服.
【介按】汪昂曰.寒极曰阴毒.热极曰阳毒.是方名www.med126.com曰黄连解毒.是君以黄连直解心经火毒.黄芩泻肺经火毒.黄柏泻肾经火毒.栀子通泻三焦火毒.使诸火毒从膀胱而出也.
经论书籍: | 《经络全书》 | 《四圣心源》 | 《内经评文》 | 《灵枢悬解》 | 《素问悬解》 | 更多>> |
伤寒金匮: | 《伤寒说意》 | 《伤寒心法要诀》 | 《伤寒悬解》 | 《伤寒寻源》 | 《伤寒医诀串解》 | 更多>> |
诊治书籍: | 《脉诀刊误》 | 《脉诀乳海》 | 《脉理求真》 | 《脉确》 | 《脉象统类》 | 更多>> |
本草书籍: | 《本草崇原》 | 《本草从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经》 | 《本草纲目》 | 更多>> |
方言书籍: | 《洪氏集验方》 | 《华佗神方》 | 《回生集》 | 《本草分经》 | 《急救便方》 | 更多>> |
内科书籍: | 《中国医籍考》 | 《中风论》 | 《重订灵兰要览》 | 《重订广温热论》 | 《止园医话》 | 更多>> |
妇科书籍: | 《产宝》 | 《产鉴》 | 《妇科秘方》 | 《妇科秘书》 | 《妇科问答》 | 更多>> |
儿科书籍: | 《保婴撮要》 | 《保幼新编》 | 《慈幼便览》 | 《慈幼新书》 | 《达生编》 | 更多>> |
外科书籍: | 《金疮秘传禁方》 | 《救伤秘旨》 | 《立斋外科发挥》 | 《伤科补要》 | 《伤科大成》 | 更多>> |
五官书籍: | 《白喉全生集》 | 《白喉条辨》 | 《包氏喉证家宝》 | 《喉科秘诀》 | 《喉科指掌》 | 更多>> |
针灸书籍: | 《针经指南》 | 《针灸大全》 | 《针灸甲乙经》 | 《针灸聚英》 | 《针灸神书》 | 更多>> |
医论书籍: | 《思考中医》 | 《四圣悬枢》 | 《塘医话》 | 《推求师意》 | 《外经微言》 | 更多>> |
医案书籍: | 《马培之医案》 | 《奇症汇》 | 《三家医案合刻》 | 《邵兰荪医案》 | 《孙文垣医案》 | 更多>> |
综合书籍: | 《急救广生集》 | 《景岳全书》 | 《明医杂着》 | 《明医指掌》 | 《儒门事亲》 | 更多>> |
养生书籍: | 《食疗方》 | 《寿世传真》 | 《寿世青编》 | 《心医集》 | 《服食导饵》 | 更多>> |
其它书籍: | 《本草问答》 | 《疯门全书》 | 《厘正按摩要术》 | 《医暇卮言》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