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第三·中焙舌
    

敖氏伤寒金镜录:第三·中焙舌

舌见红色.内有黑形如小舌者.乃邪热结于里也.君火炽盛.反兼水化.宜凉膈散、大柴胡汤下之也.(图缺)【介按】邪热传里.热结燥实.治宜急下存津.故凡苔见黑色.病必不轻.无论寒热虚实.皆有黑苔.惟以润、燥、老、嫩为辨.今此舌中黑而边纯红.系是邪热入里.灼烁…

舌见红色.内有黑形如小舌者.乃邪热结于里也.君火炽盛.反兼水化.宜凉膈散、大柴胡汤下之也.

(图缺)

【介按】邪热传里.热结燥实.治宜急下存津.故凡苔见黑色.病必不轻.无论寒热虚实.皆有黑苔.惟以润、燥、老、嫩为辨.今此舌中黑而边纯红.系是邪热入里.灼烁胃津.故用凉膈散.去其膈中无形之热.再用大柴胡汤之表里兼治也.

凉膈散

甘草(二两) 大黄(二两) 连翘(四两) 山栀子(一两) 薄荷黄芩 朴硝(各一两)

每服一两.水二盏.淡竹叶二十余片.煎至一盏.去渣,入生蜜少许.不拘时热服.以利为度.

【介按】此方即调胃承气汤.加连翘、薄荷、山栀、黄芩、竹叶.为清膈热之良剂.汪昂云.热淫于内.治以咸寒.

佐以苦甘.故以连翘、黄芩、竹叶、薄荷散火于上.而以大黄、芒硝之猛利.荡热于中.使上升下行.而膈自清矣.

www.med126.com/zhicheng/

大柴胡汤

柴胡(四钱) 黄芩 芍药(各一钱五分) 半夏 大黄(各二钱五分) 枳实(麸炒二钱)

www.med126.com/hushi/

上 咀.每服八钱.水一钟半.三片、枣一枚.煎一钟.温服.

【介按】陈古愚曰.方用芍药、黄芩、枳实、大黄者.以病势内入.必取苦泄之品,以解在内之烦急也.又用柴胡、半夏、以启一阴一阳之气.生姜大枣、以宣发中焦之气.盖病势虽已内入.而病情仍欲外达.故制此汤.还藉少阳之枢而外出.非若承气之承热气也.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经论书籍: 《经络全书》 《四圣心源》 《内经评文》 《灵枢悬解》 《素问悬解》 更多>>
    伤寒金匮: 《伤寒说意》 《伤寒心法要诀》 《伤寒悬解》 《伤寒寻源》 《伤寒医诀串解》 更多>>
    诊治书籍: 《脉诀刊误》 《脉诀乳海》 《脉理求真》 《脉确》 《脉象统类》 更多>>
    本草书籍: 《本草崇原》 《本草从新》 《本草撮要》 《本草分经》 《本草纲目》 更多>>
    方言书籍: 《洪氏集验方》 《华佗神方》 《回生集》 《本草分经》 《急救便方》 更多>>
    内科书籍: 《中国医籍考》 《中风论》 《重订灵兰要览》 《重订广温热论》 《止园医话》 更多>>
    妇科书籍: 《产宝》 《产鉴》 《妇科秘方》 《妇科秘书》 《妇科问答》 更多>>
    儿科书籍: 《保婴撮要》 《保幼新编》 《慈幼便览》 《慈幼新书》 《达生编》 更多>>
    外科书籍: 《金疮秘传禁方》 《救伤秘旨》 《立斋外科发挥》 《伤科补要》 《伤科大成》 更多>>
    五官书籍: 《白喉全生集》 《白喉条辨》 《包氏喉证家宝》 《喉科秘诀》 《喉科指掌》 更多>>
    针灸书籍: 《针经指南》 《针灸大全》 《针灸甲乙经》 《针灸聚英》 《针灸神书》 更多>>
    医论书籍: 《思考中医》 《四圣悬枢》 《塘医话》 《推求师意》 《外经微言》 更多>>
    医案书籍: 《马培之医案》 《奇症汇》 《三家医案合刻》 《邵兰荪医案》 《孙文垣医案》 更多>>
    综合书籍: 《急救广生集》 《景岳全书》 《明医杂着》 《明医指掌》 《儒门事亲》 更多>>
    养生书籍: 《食疗方》 《寿世传真》 《寿世青编》 《心医集》 《服食导饵》 更多>>
    其它书籍: 《本草问答》 《疯门全书》 《厘正按摩要术》 《医暇卮言》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1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