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相火、燥湿清热.
苦寒微辛.沉阴下降.泻膀胱相火.(足太阳引经药.)除湿清热.疗下焦虚.(非真能补也、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相火退而肾固、则无狂荡之患、按肾本属水、虚则热矣、心本属火、虚则寒矣.)骨蒸劳热.诸痿瘫痪.(热甚则伤血、血不荣筋则短而为拘、湿胜则伤筋、筋不束骨则弛长而为痿、合苍术、名二妙散、清热利湿、为治痿要药、或兼气虚血虚、脾虚肾虚、湿痰死血之不一、宜随证施治、目赤耳鸣.肾火.)消渴黄胆.水肿便闭.(王善夫病便闭、腹坚如石、腿裂出水、治满、利小便药、遍服不效、东垣曰∶此奉养太过、膏粱积热、损伤肾水、致膀胱干涸、小便不化、火又逆上而为呕哕、难经所谓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内经所谓无阴则阳无以化也、遂处以北方大苦寒之剂、黄柏知母各一两、酒洗焙研、桂一钱为引、名滋肾丸、服二百丸、未几,前阴如刀刺火烧、溺出如泉、肿胀遂消.)水泻热痢.痔血肠风.漏下赤白.(皆湿热为病.)诸疮痛痒.冻疮.(乳调敷.)头疮.(末敷.)口疮.(蜜炒研含、凡口疮用凉药不效者、乃中气不足、虚火上炎、宜用反治之法、参术甘草、补土之虚、干姜散火之标、甚者加附子、或噙官桂、引火归元.)杀虫安蛔.必尺脉洪大.按之有力.方可用.若虚火误服.有寒中之变.川产肉浓、色深者良.生用降实火.蜜炙则庶不甚伤胃.炒黑能止崩带.酒制治上.蜜制治中.盐制治下.恶干漆.得知母良.(时珍曰∶知母佐黄柏、滋阴降火、有金水相生之义、古云∶黄柏无知母、犹水母之无虾也、盖黄柏能制命门膀胱肾中之火、知母能清肺金、滋肾之化源.千金方、治小儿重舌、黄柏浸竹沥、涂之甚妙.)
即槐角.泻风热、清肝、凉大肠.
苦寒.清肝胆.凉大肠.疏风热.治烦闷风眩.痔血肠风.(粪前有血、名外痔;粪后有血、名内痔;谷道有肉、名举痔;头上有孔、名痔 ;疮内有虫、名虫痔;大法用槐角地榆生地人参凉血生血、防风秦艽祛风湿、归芎和血、黄芩枳壳宽肠、升麻升提、治肠风略同、不宜专用寒凉、须兼补剂收功.)阴疮湿痒.明目去泪.(清肝、泪为肝热.)固齿乌髭.(槐乃虚星之精、十月上巳采、渍牛胆中阴干百日、食后吞一枚、发白还黑、肠风痔血、尤宜服之.)杀虫堕胎.槐性纯阴.虚寒者宜戒.即虚热而非实火.亦勿妄投.去单子及五子者.铜槌捶碎.牛乳拌蒸.
槐花(泻热凉血.)苦凉.功同槐实.凉血.治风热目赤.赤白泄痢.五痔肠风.吐崩便衄诸血.(舌上出血如线者、名舌衄,炒研掺之.)忌同槐实.含蕊而陈久者佳.微炒.
一名金铃子.泻湿热、治疝杀虫.
苦寒.有小毒.能导小肠膀胱之热.因引心包相火下行.通利小便.为疝气要药.亦治伤寒热狂.热厥腹痛.疗疮疥.杀三虫.(夷坚志云∶消渴证、有虫耗其津液者、取根皮浓煎、少加麝服、下其虫而渴自止.)苦寒.止宜于杀虫.脾胃虚寒者大忌.川产良.酒蒸.待皮软.(寒因热用.)刮去皮.取肉去核.凡使肉不使核、使核不使肉.如使核.捶碎.茴香为使.花(铺席下、杀蚤虱、验.)
泻热、治目疾、涩止痢.
苦寒.色青性涩.以其除肝热而平木.故治目疾.(洗服皆效.)惊痫风湿诸痹.以其收涩.
故治崩带下痢.苦寒清热.是其所长.纲目谓其久服轻身.益精有子.未必然也.出西土.
皮不脱者真.今药客俱以此皮缚北细辛.大戟为使.恶吴茱萸.(赤眼生翳、水煮秦皮一两、澄清、日日温洗.)
即臭椿根皮.涩肠燥湿.
苦燥湿.寒胜热.涩收敛.入血分而涩血.去肺胃之陈痰.治湿热为病.泄泻久痢.崩带肠风.梦遗滑精.有断下之功.(一妇年四十余、耽饮无度、多食鱼蟹、积毒在脏、日夜二三十泻、便与脓血杂下、大肠连肛门甚痛、用止血痢药、不效、用肠风药益甚、盖肠风、有血无脓也、服热药、腹愈痛、血愈下、服冷药、注泻食减、服温平药、则若不知、年余垂毙、或教服人参散、樗皮人参各一两、为末、空心温酒或米饮下一钱、遂愈.)去疳 .苦寒之性.虚寒者禁之.肾家真阴虚者.亦忌以其徒燥耳.痢疾积滞未尽者.勿遽用.勉强固涩.
必变他证.叶、功用相仿.差不及尔.
椿根白皮.(即香椿根皮.)主用相仿.力稍逊之.根东引者良.去粗皮.醋炙或蜜炙.
忌猪肉、热面.止入丸散.不入汤煎.
涩、止血.
苦能泄热,涩可收脱,烧黑能止血.(红见黑则止、同侧柏、卷柏烧存性、饭丸、止远年下血、亦可煎服.)治吐衄崩带.肠风下痢.惟去血过多.滑而不止者宜之.若早服.恐停瘀为害.年久败棕良.与发灰同用尤佳.烧黑.须存性.不可烧过.窨地上.出火毒.
一名无食子.涩精、外用染须.
苦温入肾.涩精固气.强阴助阳.止遗淋.除泄痢.收阴汗.乌须发.性偏止涩.不宜多用、独用.出大食诸番.颗小纹细者佳.拣去虫食成孔者.忌铜铁器.用浆水于砂盆中研.焙干.再研如乌犀色.(牙齿疼痛、绵裹没石子末一钱咬之、涎出吐去、效.)
一名诃子.涩肠敛肺、泻气.
苦温以泄气消痰.(海鱼放涎凝滑、船不能行、投诃子汤、寻化为水、化痰可知.)酸涩以敛肺收脱.除胀满.下食积.利咽喉.通津液.开音止渴.治冷气腹胀.膈气呕逆.痰嗽喘急.泻痢脱肛.肠风崩带.(同乌梅、倍子则收敛、同陈皮、浓朴则下气、得人参治肺虚寒嗽、得陈皮、砂仁治冷气腹胀、佐白术、莲子治虚寒久泻、佐樗皮治肠 便血、同蛇床、五味、山茱、续断、杜仲治虚寒带下.)嗽痢初起者勿服.虽酸涩.却又泄气.气虚者亦忌.性温.若肺有实热.泻痢因湿热.气喘因火冲者.法咸禁之.(丹溪以为降火、殊为不然、东垣以为嗽药中不可用、亦属偏见.)从番舶来.岭南亦有.六棱黑色、肉浓者良.酒蒸一伏时.去核焙.生用清金行气.熟用温胃固肠.核、止咳及痢.
泻、下气散满.
苦降能泻实满.辛温能散湿满.(胀满证不同、消补贵得其宜、气虚宜补气、血虚宜补血、食积宜消导、痰滞宜行痰、挟热宜清热、湿盛宜利湿、寒郁者散寒、怒郁者行气、蓄血者消瘀、不宜专用行散药.)入足太阴、阳明.(脾、胃.)平胃调中.(佐苍术为平胃散、平湿土之太过、以致于中和.)消痰化食.行结水.破宿血.散风寒.杀脏虫.治反胃呕逆.喘咳泻痢.冷痛霍乱.一切客寒犯胃.湿气侵脾之证.但可施于元气未虚.邪气方盛.若脾胃虚者.切勿沾唇.虽一时未见其害.而清纯冲和之气.潜伤默耗矣.孕妇服之.大损胎元.榛树皮也.肉浓紫润、味辛者良.刮去粗皮.切片.姜汁炒.干姜为使.恶泽泻、硝石.忌豆.(犯之动气.)
一名皂角.宣、通窍搜风.
辛咸而温.有小毒.入肺、大肠.兼入肝经.性极尖利.搜风泄热.吹之导之.则通上下关窍.而涌吐痰涎.搐鼻立作喷嚏.治中风口噤.胸痹喉痹.(凡中风不醒人事、口噤不能进药、急提头发、手掐人中、用皂荚末或半夏末、吹入鼻中、有嚏者生、无嚏者为肺气已绝、死、或用稀涎散吐之、皂荚末一两、白矾五钱、每用一钱、温水调灌、或加藜芦、麝少许、鹅翎探喉、令微吐稀涎、再用药治、年老气虚者忌用.)服之则除湿去垢.(最去油腻、刮人肠胃.)宣壅导滞.(取中段、汤泡服、治老人风秘.)消痰破坚.杀虫下胎.治风湿风癞.痰喘肿满.坚症囊结.(厥阴肝脉络阴器、寒客肝经、则为囊结.)涂之则散肿消毒.煎膏贴辟瘟疫湿气.济急颇有神效.稍涉虚者.切勿轻与.孕妇忌之.
一种小如猪牙.一种长而枯燥.一种肥浓多脂者良.去皮子弦.或蜜炙、酥炙.绞汁烧灰.
柏实为使.恶麦冬.畏人参、苦参.(性能消铁、不结荚者、凿树一孔、入铁封之、则结荚矣故此木不能烧爨.)子、去皮水浸软.煮糖渍食之.治大肠燥结.(汪机曰∶其性得湿则滑、时珍曰∶亦辛以润之之义、非得湿则滑也.)瘰 恶疮.(卒病头痛、皂荚末吹鼻取嚏、 不通、皂荚末吹之.)
宣、通窍溃痈.
辛温.搜风杀虫.功同皂荚.其锋锐直达病所.溃散痈疽.治肿毒妒乳.(乳痈、汁不出、内结成肿、名妒乳.)风疠.(疠风、乃营气热风寒客于脉而不去也、经曰∶脉风成为疠、脉与营皆血也、蒸晒为末、大黄汤调下.)癣疮.(米醋熬嫩刺涂之.)胎衣不下.为痈疽未溃之神药.已溃勿服.孕妇亦忌.叶、洗风疮.
肥皂荚(泻热毒.)
辛温微毒.除风湿,去垢腻.(澡身盥面多用之.)疗无名肿毒.有奇功.(不拘奇疡恶毒、用生肥皂去子弦及筋、捣烂、醋和敷、立愈、不愈再敷、奇验、此方方书未载、若贫人僻地、仓卒无药者、用之甚便.)
宣、行气血.
苦平.痘疮顶陷.浆滞不起.煎汤浴之.(此因气凝血滞、或风寒外束而然、宜用水杨枝叶、无叶用嫩枝五斤、流水一釜、煎汤温浴、如冷添汤、良久照见累起有晕丝者、浆行也、如不满、再浴之、虚人只洗头面手足、屡浴不起者死、初出及痒塌者、皆不可浴、若内服助气血药、其效更速、此方有燮理之妙、盖黄钟一切而蛰虫启户、东风一吹而坚冰解冻之义也.)
一名赤柽柳.宣、解毒.
甘咸而平.消痞解酒.利小便.疗诸风.解诸毒.近又以治痧疹热毒不www.med126.com/kuaiji/能出外.用为发散.
末服四钱、治痧疹不出、喘嗽闷乱.砂糖调服、治疹后痢.
滑、利窍、下有形滞物.
甘平滑利.入大小肠膀胱经.通二便.利诸窍.行经脉.渗湿热.滑胎产.(或胎死腹中、服汁亦可下.)下有形留着之物.治五淋肿满.(屑作粥食、小便利瘥.)嗽喘不眠.(嵇康养生论云∶榆令人瞑.)疗疥癣秃疮,消赤肿妒乳.(和陈醋滓封、日六七易效、十剂曰∶滑可去着、冬葵子、榆白皮之属是也.)有赤白二种.采皮为面.荒年当粮可食.香料用之.粘滑胜于胶漆.去粗皮取白.(小儿虫疮、榆皮末和猪脂、涂绵上复之、立瘥、火灼烂疮、榆皮嚼涂之.)
宣、祛风湿.
苦平.入血分.祛风去湿杀虫.能行经络、达病所.治风 顽痹.腰膝疼痛.(传信方、海桐、薏苡各二两、牛膝、芎 、羌活、地骨皮、五加皮各一两、生地十两、酒二斗浸饮.)
疳牙虫.(煎服或含漱.)疥癣目赤.(煎洗.)腰膝痛非风湿者不宜.出广南.皮白坚韧.
作索不烂.(风癣有虫、海桐皮、蛇床子末等分、腊猪脂调搽.)
补腰膝.
甘温能补.微辛能润.色紫入肝经气分.润肝燥.补肝虚.子能令母实.故兼补肾.肝充则筋健.肾充则骨强.能使筋骨相着.(皮中有丝、有筋骨相着之象.)治腰膝酸痛.(经曰∶腰者肾之府、转移不能、肾将惫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筋将惫矣、一少年新娶、得脚软病不效.孙琳曰∶此肾虚也、用杜仲一两、半酒半水煎服、六日全愈.
按腰痛不已者、属肾虚、痛有定处、属死血、往来走痛、属痰积、腰冷身重、遇寒即发、属寒湿、或痛或止、属湿热、而其原无不有关于肾、以腰者肾之府也.)阴下湿痒.小便余沥.胎漏(怀孕沥血.)胎堕.(惯堕胎者、受孕一两月、以杜仲八两、糯米煎汤浸透、炒断丝、续断二两酒浸、山药六两糊丸、或枣肉丸、米饮下、二药大补肾气、托住胎元、则胎不堕.)肾虽虚而火炽者勿用.产湖广湖南者佳.(色黄、皮薄肉浓.)去粗皮锉.或酥炙、蜜炙、盐酒炒、姜汁炒、断丝用.恶元参.(川杜仲色黑、皮浓肉薄、不堪用.)
一名夜合.和调心脾.
甘平.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心为君主之官、土为万物之母、二脏调和、则五脏自安、神明自畅、养生论云∶合欢蠲忿、正谓此也.)和血止痛.明目消肿.续筋骨.长肌肉.(丹溪曰∶补阴之功甚捷、与白蜡同入膏用、神效.而外科未用、何也.)涂蜘蛛咬.(生油调.)杀虫.不拘入煎为末.熬膏外治.并妙.得酒良.
宣、散风湿、泻、消积杀虫.
辛散满.苦杀虫.温燥湿化食.(诸虫皆因湿而生、气食皆因寒而滞.)祛五脏皮肤肢节风湿.心腹积冷.症痛鳖瘕.(直指方云∶嗜酒人血入于酒、为酒鳖、多气人血入于气、为气鳖、虚劳人败血杂痰、为血鳖、如虫之行、上侵入咽、下蚀入肛、或附胁背、或隐胸腹、唯用芜荑炒、兼暖胃理气益血之药、乃可杀之.)痔 疮癣.小儿惊疳冷痢.(得诃子豆蔻良.)胃中虫痛.(和面炒黄为末、米饮下.)脾胃虚者.虽有积.勿概投.形类榆荚.陈久气膻者良.(牙虫作痛、以芜荑仁安蛀孔中及缝中、甚效.)
泻热毒.
苦凉.性沉而降.利水通肠.功胜大戟.疗疔肿.解砒毒.(凡患肿毒、中砒毒者、不拘根皮花叶、捣汁多饮、得大利、即愈.)盐 痰喘.( 树去粗皮、捣汁和飞面、作饼烙熟、早辰与儿吃三四个、待吐下盐涎乃住、如不行、热茶催之.)极能泻下.稍虚者忌. 油涂一切肿毒疮疥.(虫疮、旧绢作衣、化油涂之、即着此衣、次日虫出油上、烬之有声.)
泻、行血祛风.
甘咸辛平.入三阴血分.行血去瘀.宣表里之风.(元素曰∶宜与防风同用、但此之治风、即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义、不宜与防风同用也.)治产后血晕.胀满欲死.(葛洪肘后百一方、煮汁服、海药方、加乳香酒服、此皆产后败血上冲实证也、若挟虚气喘、面黑欲死、乃败血乘虚入肺也、用苏木二两、水二碗、煮一碗、入人参末一两服、随时加减、神效不可言、若产后去血多、气随血去、脉微神倦、口鼻气冷、胸腹无滞而晕者、宜单用大剂独参汤、以固其脱.)血痛血瘀.经闭气壅.痈肿扑伤.排脓止痛.无瘀滞者忌之.出苏方国.(故忌铁.(末敷刀斧断指、外以蚕茧缚好、即接.)
泻、破血消积杀虫.
辛温毒烈.功专行血杀虫,破年深凝结之积滞瘀血,续筋骨绝伤.(损伤必有瘀血停滞.)
血见干漆.即化为水.其能损新血可知.虚人及惯生大疮者戒之.勿为丹溪兼补之说所误.(中汤俱可解之、生漆疮者浴之.)炒令烟尽为度.或烧存性.半夏为使.畏川椒、紫苏、鸡子、蟹.(漆得蟹而成水.)
燥痰、外用治疮.
辛热有毒.取油.治疮癣疥疠.有杀虫劫毒之功.(丹溪曰∶粗工治大风病、佐以大风油、殊不知此物性热、有燥痰之功而伤血、致有病将愈而先失明者.)出南番.子中有仁白色.
久则油黄不用.入丸药.压去油.(寿域神方、治手背皱裂、大风子捣泥涂之.)
通、大燥大泻.
辛而大热大毒.开窍宣滞.去脏腑沉寒.最为斩关夺门之将.(大黄巴豆、同为峻下之剂、但大黄性寒、腑病多热者宜之、巴豆性热、腑病多寒者宜之、故仲景治伤寒传里多热者、多用大黄、东垣治五积属脏者、多用巴豆.)破痰癖血瘕.气痞食积.生冷硬物所伤.
大腹水肿泻痢.(时珍曰∶一妇年六十、溏泻五载、投生冷油腻肉食、即作痛、服升涩药、泻反甚、脉沉而滑、此乃脾胃久伤、积食凝滞、法当以热下之www.med126.com/wsj/、用蜡匮巴豆丸五十粒、服二日、不利而愈、自是每用治泻痢、愈者近百人.)惊痫口 .耳聋牙疼喉痹.(缠喉急痹、缓治则死、用解毒丸、雄黄一两、郁金一钱、巴豆十四粒、去皮油为丸、每服五分、津咽下、雄黄破结气、郁金散恶血、巴豆下稠涎、然系厉剂、不可轻用、或用纸拈蘸巴豆油、然火刺喉、或捣巴豆绵裹、随左右纳鼻、吐出恶涎紫血、即宽、鼻虽少生疮、无碍.)杀虫.通经烂胎.油作纸拈.然火吹息.
或熏鼻.或刺喉.能出恶涎恶血.治中风中恶.痰厥气厥.喉痹不通.一切急病.元素曰.不可轻用.郁滞虽开.真阴随损.以少许着肌肤.即起泡.况肠胃柔薄之质.无论下后耗损真阴.即脏腑被其熏灼.能无溃烂之患耶.万不得已.
亦须炒熟去或用壳用仁用油.生用炒用.醋煮.烧存性用.(好古曰∶去心皮膜油、生用、为急治水谷道路之剂、炒去烟、令紫黑用、为缓治消坚磨积之剂、可以通肠、可以止泻也.)去油名巴豆霜.芫花为使.畏大黄、黄连、凉水.(中其毒者、以此解之、或黑豆绿豆汁、亦佳.)得火良.(疣痣黑子、巴豆一钱、锻石拌过、人信一钱、糯米五分、炒研点之.)根皮、治痈疽发背.脑疽鬓疽.(掘取洗捣、敷患处、留头、妙不可言.收根阴干、临时水捣、亦可.)
经论书籍: | 《经络全书》 | 《四圣心源》 | 《内经评文》 | 《灵枢悬解》 | 《素问悬解》 | 更多>> |
伤寒金匮: | 《伤寒说意》 | 《伤寒心法要诀》 | 《伤寒悬解》 | 《伤寒寻源》 | 《伤寒医诀串解》 | 更多>> |
诊治书籍: | 《脉诀刊误》 | 《脉诀乳海》 | 《脉理求真》 | 《脉确》 | 《脉象统类》 | 更多>> |
本草书籍: | 《本草崇原》 | 《本草从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经》 | 《本草纲目》 | 更多>> |
方言书籍: | 《洪氏集验方》 | 《华佗神方》 | 《回生集》 | 《本草分经》 | 《急救便方》 | 更多>> |
内科书籍: | 《中国医籍考》 | 《中风论》 | 《重订灵兰要览》 | 《重订广温热论》 | 《止园医话》 | 更多>> |
妇科书籍: | 《产宝》 | 《产鉴》 | 《妇科秘方》 | 《妇科秘书》 | 《妇科问答》 | 更多>> |
儿科书籍: | 《保婴撮要》 | 《保幼新编》 | 《慈幼便览》 | 《慈幼新书》 | 《达生编》 | 更多>> |
外科书籍: | 《金疮秘传禁方》 | 《救伤秘旨》 | 《立斋外科发挥》 | 《伤科补要》 | 《伤科大成》 | 更多>> |
五官书籍: | 《白喉全生集》 | 《白喉条辨》 | 《包氏喉证家宝》 | 《喉科秘诀》 | 《喉科指掌》 | 更多>> |
针灸书籍: | 《针经指南》 | 《针灸大全》 | 《针灸甲乙经》 | 《针灸聚英》 | 《针灸神书》 | 更多>> |
医论书籍: | 《思考中医》 | 《四圣悬枢》 | 《塘医话》 | 《推求师意》 | 《外经微言》 | 更多>> |
医案书籍: | 《马培之医案》 | 《奇症汇》 | 《三家医案合刻》 | 《邵兰荪医案》 | 《孙文垣医案》 | 更多>> |
综合书籍: | 《急救广生集》 | 《景岳全书》 | 《明医杂着》 | 《明医指掌》 | 《儒门事亲》 | 更多>> |
养生书籍: | 《食疗方》 | 《寿世传真》 | 《寿世青编》 | 《心医集》 | 《服食导饵》 | 更多>> |
其它书籍: | 《本草问答》 | 《疯门全书》 | 《厘正按摩要术》 | 《医暇卮言》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