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温肺
    

本草害利:温肺

猛将麻黄(见前)天南星(见前)五味子(见心部)次将苏梗(见前)款冬花〔害〕古今方用为治嗽要药。以其辛温散而能降,于肺无忤,无分寒热虚实,皆可酌而施用。〔利〕辛温,化痰而咳喘何忧,清肺则痈痿有赖。〔修治〕十一月采花蕊,未舒者佳,阴干,或蜜水炒用。制半夏…

猛将

麻黄

(见前)

南星

(见前)

五味子

(见心部)

次将

苏梗

(见前)

款冬

〔害〕古今方用为治嗽要药。以其辛温散而能降,于肺无忤,无分寒热虚实,皆可酌而施用。

〔利〕辛温,化痰而咳喘何忧,清肺则痿有赖。

〔修治〕十一月采花蕊,未舒者佳,阴干,或蜜水炒用。

半夏

〔害〕其性燥而辛温有毒。虽能祛湿分水实脾,及开寒湿气郁结痰,而其所忌者,惟阴虚血少,津液不足诸病,故古人有立禁者,谓血家渴家汗家是也。故凡一切吐血、衄血、齿衄、舌上出血、金疮,产后失血过多,尿血便血、肾水真阴不足发渴,阳虚自汗,阴虚盗汗,内热烦燥出汗诸症,皆当禁者也,三禁之外,应忌者尚多。兹更详列于后∶凡咳嗽由于阴虚,而不由于湿痰寒饮;呕吐由于火动胃热,而不由于寒湿痰壅;饮食不化,由于脾阴不足,不由于脾湿少运;呕哕眩悸,由于胃弱,不由于寒湿痰饮;霍乱腹胀,由于邪热客中焦,不由于寒湿食滞;咽痛由于阴虚火炎,不由于伤寒;少阴病邪热不解气喘,由于气虚,不由于风寒所郁;头痛由于血虚,不由于痰厥;不寐由于心经血少,不由于病后胆虚;如上诸症,法所同禁。其误最易而难明者,医以其能去痰也,故凡见咳嗽,莫不先投。殊不知咳嗽吐痰,寒热骨蒸,皆阴虚肺热,津液不足之候,误服则损其津液,而肺家愈燥,阴气愈虚,浓痰愈结,必致声嗄而死。若合参术,祸不旋踵,盖以其本为脾胃药,而非肺肾药也。寒湿痰饮作咳,属胃者固宜,然亦百之一二。其阴虚火炽,煎熬真阴,津液化为结痰,以致喉痒发咳者,往往由之。故凡痰中带血,口渴咽干,阴虚咳嗽者,大忌。服之又有似中风痰壅失音偏枯拘挛及二便闭涩,血虚腹痛,于法并忌。犯之过多,则非药可救。孕妇服之,能损胎,若与参术并行,但有开胃之功,亦不损胎。

〔利〕辛温,化痰,入肺、脾、胃。消痰燥湿,开胃健脾,宣通阴阳,和胃安卧,能坠胎。

宋制半夏,性和而力亦逊。

戈制半夏,内有参附,治真中风,寒湿痰饮,立见奇功。近有仙露半夏。得七七仙露之气,用之甚可通和阴阳,若阴虚火炽,切勿妄投。生半夏曲,治浅近诸痰。

〔修治〕八月采根,曝干,浸七日,逐日换水,沥去涎切片,姜汁拌炒,以黄牛肉汁炼膏,即霞天膏,和半夏末为曲,名霞天曲。治沉 痼疾。造曲法,草庵七日,待生黄衣,悬挂风处,愈久愈佳。

生姜

〔害〕见脾部温阵,干姜条下。

〔利〕辛温,入肺胃,发表发汗,开胃止呕,破血滞痰凝,平气胀腹痛。

中风,中气,中暑,中毒,中恶,霍乱,一切猝暴之症,用姜汁和童便服。

姜汁能开痰,童便能引火下行。

姜皮 辛凉,和www.med126.com/yaoshi/脾行水,肿家必用。

〔修治〕九月采,曝干,白净结实者良。去皮则热,留皮则冷。古方以姜茶饮治痢,热痢留皮,冷痢去皮,或用蜜炙。

〔害〕火气熏灼,最烁肺阴,耗血损年,卫生者宜远之。今人患喉风咽痛,嗽血失音之症甚多,未必不由嗜烟所致。

〔利〕辛温,入肺,行气辟邪,治风www.med126.com/sanji/寒湿痹,滞气停痰,山岚瘴雾,为宣散之品,烟管中水能解毒。

烟油杀虫最捷,诸虫咬伤涂之病失。

〔修治〕六月采为伏片,七月采者,则滋膏足而辛甚。南人用油窨 为丝烧吸,北人惟将烟片搓碎,纳烟筒中烧吸其气。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经论书籍: 《经络全书》 《四圣心源》 《内经评文》 《灵枢悬解》 《素问悬解》 更多>>
    伤寒金匮: 《伤寒说意》 《伤寒心法要诀》 《伤寒悬解》 《伤寒寻源》 《伤寒医诀串解》 更多>>
    诊治书籍: 《脉诀刊误》 《脉诀乳海》 《脉理求真》 《脉确》 《脉象统类》 更多>>
    本草书籍: 《本草崇原》 《本草从新》 《本草撮要》 《本草分经》 《本草纲目》 更多>>
    方言书籍: 《洪氏集验方》 《华佗神方》 《回生集》 《本草分经》 《急救便方》 更多>>
    内科书籍: 《中国医籍考》 《中风论》 《重订灵兰要览》 《重订广温热论》 《止园医话》 更多>>
    妇科书籍: 《产宝》 《产鉴》 《妇科秘方》 《妇科秘书》 《妇科问答》 更多>>
    儿科书籍: 《保婴撮要》 《保幼新编》 《慈幼便览》 《慈幼新书》 《达生编》 更多>>
    外科书籍: 《金疮秘传禁方》 《救伤秘旨》 《立斋外科发挥》 《伤科补要》 《伤科大成》 更多>>
    五官书籍: 《白喉全生集》 《白喉条辨》 《包氏喉证家宝》 《喉科秘诀》 《喉科指掌》 更多>>
    针灸书籍: 《针经指南》 《针灸大全》 《针灸甲乙经》 《针灸聚英》 《针灸神书》 更多>>
    医论书籍: 《思考中医》 《四圣悬枢》 《塘医话》 《推求师意》 《外经微言》 更多>>
    医案书籍: 《马培之医案》 《奇症汇》 《三家医案合刻》 《邵兰荪医案》 《孙文垣医案》 更多>>
    综合书籍: 《急救广生集》 《景岳全书》 《明医杂着》 《明医指掌》 《儒门事亲》 更多>>
    养生书籍: 《食疗方》 《寿世传真》 《寿世青编》 《心医集》 《服食导饵》 更多>>
    其它书籍: 《本草问答》 《疯门全书》 《厘正按摩要术》 《医暇卮言》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1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