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教程 > 正文:中医内科学 黄胆 上课笔记
    

中医内科学教程:黄胆

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证。分阳黄、阴黄与急黄三类。黄疸为临床常见病之一。病因主要系外感时邪,饮食不节,脾胃虚寒或内伤不足,但其关键为湿所患,病变脏腑在肝胆,但多涉及脾胃,导致胆汁不循常道而发病。 一般阳黄热盛者,其黄易退;湿盛者,病情易迁延。阴黄则病情…

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证。分阳黄、阴黄与急黄三类。黄疸为临床常见病之一。病因主要系外感时邪,饮食不节,脾胃虚寒或内伤不足,但其关键为湿所患,病变脏腑在肝胆,但多涉及脾胃,导致胆汁不循常道而发病。

一般阳黄热盛者,其黄易退;湿盛者,病情易迁延。阴黄则病情尤为缠绵。临证时,还需根据症情表里虚实之不同,湿与热邪之消长,阳黄阴黄之转化而相应处理。


阳黄阴黄急黄鉴别简表执业兽医(p396)

病名 病因 病机 证候特症 预后
阳黄 湿热 湿热中阻,胆汁外溢 黄色鲜明如橘色,伴口干发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弦数 治疗及时,预后良好
阴黄 热毒 热毒内迫,胆汁外溢 黄色如金,发病迅速,伴神昏,谵语,衄血,便血,肌肤瘀斑,舌质红绛,苔黄燥 病情凶险,预后多不良
急黄 寒湿 寒湿阻滞,胆汁不循常道 黄汁晦暗如烟熏,伴脘闷腹胀、畏寒、神疲、口淡不渴、舌质淡、苔白腻脉www.med126.com/zhuyuan/濡缓或沉迟 病情缠绵,不易速愈

黄疸辨证论治简表(p399)

分类 症状 病机 治法 主方
阳黄 热重
于湿
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小便短少黄赤,腹胀便秘,心中懊侬,口干而苦,恶心欲吐,舌苔黄腻,脉弦数 湿热熏蒸,
胆汁外溢
清热利湿,
佐以泻下
茵陈蒿汤
湿重
于热

身目俱黄,其色不如热重于湿者鲜明,头重身困,胸脘痞满,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便溏,舌苔厚腻微黄,脉弦滑或濡缓

湿遏热伏,
胆汁外溢
利湿化浊,
佐以清热
茵陈五苓散
急黄 发病迅速,身目俱黄,其色如金,高热烦渴,胁痛胀满,神昏谵语,衄血,便血或肌衄,瘀斑,舌质红绛,苔黄燥,脉弦数或细数 湿热毒盛,
内扰心神,
迫血妄行
清热解毒,
凉血开窍
犀角
阴黄 身目俱黄,黄色晦暗,或如烟熏,腹胀大便不实,口淡不渴,神疲畏寒,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或沉迟 寒湿阻滞,
脾扬不振
健脾和胃,
温化寒湿
茵陈术附汤

重点思考:

  1. 何谓黄胆?试述其病因病机。
  2. 试述阳黄、阴黄、急黄之鉴别。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