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教程 > 正文:中医古书内经 素问热论篇 上课笔记
    

中医古书内经教程:素问热论篇

素问热论篇(31)外感热病的病因、病程及预后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会计资格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歧伯对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

素问热论篇(31)

外感热病的病因、病程及预后

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会计资格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歧伯对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

不两感者的症状、治则、预后和转归

帝曰:愿闻其状。歧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藏者,故可汗可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 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三阴三阳,五藏六府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藏不通,则死矣。

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

帝曰:治之奈何?歧伯曰:治之各通其藏脉,病日衰矣。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已满三日者,可泄而已。

帝曰:热病已愈,时有所遗者,何也?歧伯曰: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搏,两热相合,故有所遗也。帝曰:善。治遗奈何? 歧伯曰:视其虚实,调其逆从,可使必已矣。帝曰:病热当何禁之?歧伯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两感病的传变及主症

帝曰:其病两感于寒者,其脉应与其病形何如?歧伯曰: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 帝曰:五藏已伤,六府不通,荣卫不行,如是之后,三日乃死,何也?歧伯曰: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其血气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故死矣。

温病与暑病的划分

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勿止。


点击查看:<<中医古书内经>>目录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