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之半身不遂者名之曰偏枯,此病无论左、右,总属阳气虚馁、血运不继。不同者,在左者,以血为主;在右者,以气为主。
清初名医黄元御,从水寒土湿立论,分别治以斡旋中焦,理血、理气之剂,颇可师法,附原文如下:
桂枝乌苓汤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 首乌三钱
茯苓三钱
砂仁一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左半偏枯者。
中下寒,加干
姜、
附子。
黄芪姜苓汤
黄芪三钱
人参三钱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半夏三钱
生姜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右半偏枯者。
中下寒,加
干姜、附子。病重者,黄芪,生姜可用一二两。
陈修园论此病更详,灵活运用,又不离大宗,又可仿效。附原文如下:
又以中血脉言之。中血脉者,外无六经之形症,内无便溺之阻隔,非表非里,邪无定居,或偏于左,或偏于右,口眼 斜,半身不遂。治之之法,汗下俱戒,惟润药以滋其燥,静药以养其血,则风自除,宜大
秦艽汤主之。或偏于右者,以
六君子汤,加
竹沥、姜汁以补气行痰祛风,偏于左者,以
四物汤加
桃仁、
红花、竹沥、姜汁、
天麻、
羚羊角以补血行血,化痰祛风,气血两虚者,以
八珍汤,或十全大补汤,加
钩藤,竹沥、姜汁以峻补之。
大秦艽汤
秦艽
石膏(生用,各一钱半) 甘草
川芎 当归 羌活 独活 防风 黄芩 白芍(酒炒)
白芷 白术(炒)
生地 熟地 茯苓(各一钱) 北
细辛(三分)
水煎服。
以此警世之愚医,所谓中西医结合者流,妄以补阳还五一方通治各类偏枯,将中医中药置于可有可无之境地,不亦罪人乎?
[
本帖最后由 梦回汉唐110 于 2010/10/6 22:32 编辑 www.med126.com/yaoshi/]
-----------标题: 芦溪医话——
脑梗塞作者: 世安
时间: 2008/3/3 17:26
文章来源: 民间中医网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民间中医网http://www。med126。com/
=========================================
元宵节后,走亲访友去得玲珑祠,因邀顺路入琵琶洞诊病。
一花甲老患脑梗病,大年三十得,近二十天,针药未停,从煎剩的药渣查看,有黄芪、
乌蛇、
全蝎、
丹参、当归、西芎、甘草等驱风活血药。医院费用报告中有脑复康、再造丸等。今身右侧不利,语言瑟促,目光呆滞,吞咽几废且多
呃逆。舌青多津,右脉沉滑,左脉弦弱。
处方:旋覆15克(包)、
代赭石15克(包)、旱半夏15克、整光参12克、
炙甘草6克、煨生姜30克、
大枣5枚,煎好后加童子尿一杯,兑服,每日一剂,七日候诊。
书毕,有同行者问,一中风偏瘫,据查为“脑梗塞”,当
补阳还五汤类主之,就其舌脉,
地黄饮子亦可,何以区区旋覆代赭石汤应付塞责?余笑而不答,老伴笑道:胃为水谷之海,气血源头,五毒治病,全奈胃家受纳,若
胃气上逆,拒而不受,水谷药物皆成积滞污秽,何益于病,胃若不和,黄芪善走,终是甘壅;附子虽热,亦为寒格,《内经》:有胃者生,无胃者死,即是此意;更有治痿独取阳明一层,宜乎众矣。
出门百步,见路边土堆上一
蝮蛇,长尺余,正晒着,有人靠近,即缓慢游开。这在湖湘地,正月之时确是少见,不至而至是为太过!
正月二十五,传来佳音,老人饮食起居复于常态......
-----------先生不妨举几例临床医案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