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重症监护室内的中西医较量——吕医生之徒弟的亲笔记录[转贴]
    

脉法精微:重症监护室内的中西医较量——吕医生之徒弟的亲笔记录[转贴]

因不知此贴当发那个版块,权发此处,见凉。
谢医生(吕英之徒弟)之亲妹      女   26岁     07.6.8
6月8日下午4:00左右忽接母亲(南海)来电,说我妹上午由于吃芬必得、氟派酸等西药造成严重过敏,呼吸困难,经西药抢救脱险,现住南海二妹家,虽已脱险,仍四肢无力,呼吸困难,一副奄奄一息之样,情急之下,我连忙电告恩师吕英,其当时正开会,简述病情后,师父当即授师公之破格救心汤加麻黄,细辛,我急奔赴药房取了二剂药(制附子200 ,干.炙甘草,山萸肉各120 , 红参50,麻黄(另包)15,辽细辛75),然后乘出租车径往南海,约40分钟到了南海,此时之妹,由于病情危险又去了医院(南海市人民医院),在重症监护室里,妹躺在床上,蜷缩成一团,脸色苍白如白纸,唇紫暗,声低息微,一副极痛苦之象,按其脉,左沉细数微,时若有若无,右沉细,稍敛,观其舌淡、胖大,吾欲探其下趺阳脉,谁料拇指刚碰及皮肤,妹妹竟打一冷颤,嘴里吐出极凄沉的”痛”字,询病之由,知妹前二三天因小孩身体不好加之生意忙碌,休息饮食皆不得,昨突发牙龈肿痛,因时间不济遂未服已告知之中药,直至今早因痛得厉害才去了医院看牙医,孰料服完西药(芬必得、先锋霉素、氟派酸等)后,五分钟内,满面通红,即刻手脚抽搐,蜷缩一团,心脏难受,呼吸急促,牙医说是药物过敏,须及时抢救,于是赴急诊室为时2-3小时的抢救方缓解,谁知病情反复,病人自觉有越来越重之势。
我去时该医院有护士在场,我询其治法,护士曰:“医生交代观察情况变化,怕服药再引起过敏,暂不可用药”,如此急危大症,生命岌岌可危,岂能坐以待毙?吾遂提出用中药治疗,护士当即反对,曰:“在医院是绝对不可能用中药的。”情急之下,拨通师公(李可)电话,详述病情后,师公问:“有汗否?”吾曰“无”,师公曰“此三阴伏寒之重症,急以大剂破格救心汤加麻细,绝不会出现过敏情况。”听师公之言,吾疑虑全消,即煎中药(制附子200 克,干姜炙甘草、山萸肉各120克 , 红参50克,麻黄(另包)15克,辽细辛75克,(后下15分)生姜捣一大块,约75克,武火急煎30分钟取汁约200毫升,趁护士不在予服10毫升,然后拨除心脏监护仪及正注射之糖盐水,背起妹即出院,恰妹夫有车,即带妹回广州,大概20分钟后,见妹之额角汗出,问妹曰:“身上都有汗否?”答曰:“全身有汗,粘乎乎的”,语音清朗,见其面容较在急诊室舒缓许多,两下肢仍有麻痹,用手抚之,其双脚已回暖,到吾楼下,欲背之上楼,妹不肯,遂由我搀扶其自行上楼,到家中稍躺片刻,即言肚饿,于是吃白粥一碗,此时按其脉,仍偏数,但精神已复,听人言笑,嘴角亦露出笑容。
  20:40左右突恶心呕吐,呕出白粥及少量白色稀痰,呕毕觉全身豁然舒适,虑致呕之由,乃中焦寒逆,遂将所剩药加姜汁一小盅服下,至睡前又吃白粥一碗。大病向愈,恐有突变,于是亲自将第二剂药煎好备用。
6月9日早上8:00,我和师兄王振旭一同探视,知妹昨安睡一夜,除腰酸痛外,余无不适,脉已敛。遂嘱将头晚所备之药分3次于天黑前服完,至晚18:00,3次药已服完,自觉无不适,唯牙龈部位进食仍痛,口不干不渴,胃口一般。察其舌依然胖大,左脉沉缓,较前宽而有力,右脉沉弱仍偏细,脉证合参,知服用前二剂药后,阴寒已去大半,少阴之围已解,但久伏之寒欲想全去,谈何容易!六经辩证,三阴统于太阴,欲想全面改观其体质,唯有恢复太阴后天之功能,即经云:中焦健运以溉四旁。乃疏大剂桂附子理中汤2剂.
制附子100克  干姜120克       炒白术100克      炙甘草120克  红参30克    紫油桂10克(后下5分)
   加水2500毫升文火煮取300毫升分3次服。   
    
                                                      
9月10日下午18:00,二剂药已服完,食欲大增,服药期间畅泻二次,甚感舒服,牙龈亦愈。
拙按:此病确是急之又急,在西医确诊药物过敏导致心衰,病情反复后却又不敢再用药物但病人自觉越来越重时,幸得师公之破格救心汤加麻细托透法,救危难于顷刻,否则拖延片刻,脆弱之生命稍纵即逝,岂不悲哉!吾平时读师公之《急危重症经验专辑》,知吾妹此症是素体阳虚,阴寒重症,加之劳倦内伤,骤虚突发,导致邪气直入,仅几粒消炎药就一触即发,心衰垂危之兆显露。此时更加深刻理解师公之言:“当心衰重危,病人五脏六腑表里三焦已被重重阴寒所困,生死存亡,系于一发之际,阳回则生,阳去则死。非破格重用附子纯阳之品的大辛大热之性,不以雷霆万钧之力,不能斩关夺门,破阴回阳,而挽垂绝之生命。”此语虽言之凿凿,不亲临此危症,岂能信乎!
麻附细托透法又是师公之一绝招,观吾妹之症,其本阳虚,内伏阴寒,加之玄府闭塞,乃闭门留寇,必后患无穷。经言:“善治者治皮毛”,麻附细一法实乃表里内外同治之大法,麻黄开表闭,通九窍,附子直破少阴(肾)之寒冰,细辛破阴寒,通利窍道,师父(吕英)言其为二传手,三者同用,可谓珠联璧合,锐不可挡,使内伏之阴寒邪气一层层由里出表,邪却正复,身体自然安矣。此方虽是伤寒经方,不少医家亦用之,但剂量极轻,师公在书中不止一次提出,伤寒不传之秘在于剂量,像吾妹之伤寒重症不用此霹雳手段,焉能作救人之菩萨?看师公之方,麻附细用处甚广,且剂量惊人,此也是老人家毕生重要经验精华之一!
此贴未征得六味子先生同意,特此致。细心敬上。
谢医生(吕英之徒弟)之亲妹      女   26岁     07.6.8
6月8日下午4:00左右忽接母亲(南海)来电,说我妹上午由于吃芬必得、氟派酸等西药造成严重过敏,呼吸困难,经西药抢救脱险,现住南海二妹家,虽已脱险,仍四肢无力,呼吸困难,一副奄奄一息之样,情急之下,我连忙电告恩师吕英,其当时正开会,简述病情后,师父当即授师公之破格救心汤加麻黄,细辛,我急奔赴药房取了二剂药(制附子200 ,干姜.炙甘草,山萸肉各120 , 红参50,麻黄(另包)15,辽细辛75),然后乘出租车径往南海,约40分钟到了南海,此时之妹,由于病情危险又去了医院(南海市人民医院),在重症监护室里,妹躺在床上,蜷缩成一团,脸色苍白如白纸,唇紫暗,声低息微,一副极痛苦之象,按其脉,左沉细数微,时若有若无,右沉细,稍敛,观其舌淡、胖大,吾欲探其下趺阳脉,谁料拇指刚碰及皮肤,妹妹竟打一冷颤,嘴里吐出极凄沉的”痛”字,询病之由,知妹前二三天因小孩身体不好加之生意忙碌,休息饮食皆不得,昨突发牙龈肿痛,因时间不济遂未服已告知之中药,直至今早因痛得厉害才去了医院看牙医,孰料服完西药(芬必得、先锋霉素、氟派酸等)后,五分钟内,满面通红,即刻手脚抽搐,蜷缩一团,心脏难受,呼吸急促,牙医说是药物过敏,须及时抢救,于是赴急诊室为时2-3小时的抢救方缓解,谁知病情反复,病人自觉有越来越重之势。
我去时该医院有护士在场,我询其治法,护士曰:“医生交代观察情况变化,怕服药再引起过敏,暂不可用药”,如此急危大症,生命岌岌可危,岂能坐以待毙?吾遂提出用中药治疗,护士当即反对,曰:“在医院是绝对不可能用中药的。”情急之下,拨通师公(李可)电话,详述病情后,师公问:“有汗否?”吾曰“无”,师公曰“此三阴伏寒之重症,急以大剂破格救心汤加麻细,绝不会出现过敏情况。”听师公之言,吾疑虑全消,即煎中药(制附子200 克,干姜、炙甘草、山萸肉各120克 , 红参50克,麻黄(另包)15克,辽细辛75克,(后下15分)生姜捣一大块,约75克,武火急煎30分钟取汁约200毫升,趁护士不在予服10毫升,然后拨除心脏监护仪及正注射之糖盐水,背起妹即出院,恰妹夫有车,即带妹回广州,大概20分钟后,见妹之额角汗出,问妹曰:“身上都有汗否?”答曰:“全身有汗,粘乎乎的”,语音清朗,见其面容较在急诊室舒缓许多,两下肢仍有麻痹,用手抚之,其双脚已回暖,到吾楼下,欲背之上楼,妹不肯,遂由我搀扶其自行上楼,到家中稍躺片刻,即言肚饿,于是吃白粥一碗,此时按其脉,仍偏数,但精神已复,听人言笑,嘴角亦露出笑容。
  20:40左右突恶心呕吐,呕出白粥及少量白色稀痰,呕毕觉全身豁然舒适,虑致呕之由,乃中焦寒逆,遂将所剩药加姜汁一小盅服下,至睡前又吃白粥一碗。大病向愈,恐有突变,于是亲自将第二剂药煎好备用。
6月9日早上8:00,我和师兄王振旭一同探视,知妹昨安睡一夜,除腰酸痛外,余无不适,脉已敛。遂嘱将头晚所备之药分3次于天黑前服完,至晚18:00,3次药已服完,自觉无不适,唯牙龈部位进食仍痛,口不干不渴,胃口一般。察其舌依然胖大,左脉沉缓,较前宽而有力,右脉沉弱仍偏细,脉证合参,知服用前二剂药后,阴寒已去大半,少阴之围已解,但久伏之寒欲想全去,谈何容易!六经辩证,三阴统于太阴,欲想全面改观其体质,唯有恢复太阴后天之功能,即经云:中焦健运以溉四旁。乃疏大剂桂附子理中汤2剂.
制附子100克  干姜120克       炒白术100克      炙甘草120克  红参30克    紫油桂10克(后下5分)
   加水2500毫升文火煮取300毫升分3次服。   
    
                                                      
9月10日下午18:00,二剂药已服完,食欲大增,服药期间畅泻二次,甚感舒服,牙龈亦愈。
拙按:此病确是急之又急,在西医确诊药物过敏导致心衰,病情反复后却又不敢再用药物但病人自觉越来越重时,幸得师公之破格救心汤加麻细托透法,救危难于顷刻,否则拖延片刻,脆弱之生命稍纵即逝,岂不悲哉!吾平时读师公之《急危重症经验专辑》,知吾妹此症是素体阳虚,阴寒重症,加之劳倦内伤,骤虚突发,导致邪气直入,仅几粒消炎药就一触即发,心衰垂危之兆显露。此时更加深刻理解师公之言:“当心衰重危,病人五脏六腑表里三焦已被重重阴寒所困,生死存亡,系于一发之际,阳回则生,阳去则死。非破格重用附子纯阳之品的大辛大热之性,不以雷霆万钧之力,不能斩关夺门,破阴回阳,而挽垂绝之生命。”此语虽言之凿凿,不亲临此危症,岂能信乎!
麻附细托透法又是师公之一绝招,观吾妹之症,其本阳虚,内伏阴寒,加之玄府闭塞,乃闭门留寇,必后患无穷。经言:“善治者治皮毛”,麻附细一法实乃表里内外同治之大法,麻黄开表闭,通九窍,附子直破少阴(肾)之寒冰,细辛破阴寒,通利窍道,师父(吕英)言其为二传手,三者同用,可谓珠联璧合,锐不可挡,使内伏之阴寒邪气一层层由里出表,邪却正复,身体自然安矣。此方虽是伤寒经方,不少医家亦用之,但剂量极轻,师公在书中不止一次提出,伤寒不传之秘在于剂量,像吾妹之伤寒重症不用此霹雳手段,焉能作救人之菩萨?看师公之方,麻附细用处甚广,且剂量惊人,此也是老人家毕生重要经验精华之一!
此贴未经六味子先生同意,致歉。细心拜上。


-----------李老先生的大作我买了两本,一本做学注,一本做存书。我看了几遍,一直很是景仰其人。
-----------孰优孰劣,当下立判。
-----------西医治这类病的方法就是开一封病危统治书,撇清关系,万一病人有个三长两短的跟医生无关,不是人力可以救治的,如果万一病人侥幸好转了,那么就是科学的力量了.非得靠病人自己命大才能拣条命来的,幸亏病人的姐妹是李老的徒孙,换了别人怕又是另外一个结果了.
-----------好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